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任城区 > 济宁市实验中学 > 校园安全 > 应急预案

济宁市实验中学学校体育课(体育活动)安全应急预案

发布日期:2024-05-20 15:28 信息来源:任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为了切实加强学生在参加体育课(体育活动)期间的安全管理,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高效、有序地组织事故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明确安全事故处理的责任,确保学生人身安全不受伤害,特制订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

学校建立学生参加体育课(体育活动)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  长:高峰松

副组长:李大新  鲍小兵  丁守峰        

 员:李    王守峰      常发廷  张继争  白志国  

于亚尼  李会庆      王圣营  王吉昌  吴莹莹    孙中美  戈文光  张敦超  蔡玉香  吴重阳  薛文林

   倪保华  张万勇  楚遵星  刘姝含  

全体班主任  全体体育教师

二、责任分工

1.责任人:全体体育教师  

负责运动前的各项安排工作,提前布置好场地,准备好运动所需的器械:并确保场地及器械的安全;

2.责任人:班主任

充分利用好本班的安全监督员,教育学生发现问题或发生事故时要及时报告,班主任要做好监控,发生事故要采取应急措施。

三、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防范

1.要求体育老师牢固确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把学生上课及活动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体育老师要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掌握全校患有心源性、脑源性等疾病学生情况,对自己所教班级的这类学生情况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确保运动安全。

2.使学生们了解运动安全知识,运动安全技巧,明确安全运动的重要性,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会学生测量心率,把运动时的心率始终控制在 100-160 次/分钟的范围内,并能根据心率及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运动的尺度进行适当运动。以防止因为体育课中的剧烈运动而产生不必要的意外事故。

3.规范体育课教学,体育老师在备课时,应针对每堂课内容,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课前对上课所要用的器材、场地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使用安全。

(1)上课时,体育教师向学生宣布课堂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对于学生进行常规检查(服装、鞋子、身体状况等),体育老师在开展运动前应该把不良体质所产生的恶性后果主动告知学生,学生也应主动告知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便有效预防突发性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2)体育老师要根据不同体质的学生安排不同运动量的项目,绝不能“一视同仁”。建议身体欠佳者小运动量练习与活动,确保运动安全。

(3)体育课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老师应向学生们讲解做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及如何科学地做准备活动,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积极预防运动伤害的出现。

(4)特别强调有器械上课内容的安全问题,如实心球、垫上动、杠上运动等项目教师们一定要注意学生恐惧心理的调节,教育学生们做动作时要胆大心细,特别注意自我保护及学生间的保护与帮助,注意力集中,安全第一。

4.高温时段学生的体育课应因地制宜,或安排到室内,以防学生中暑。

5.体育场、篮球架、跑道等场地设施都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使用安全。

四、应急预案

1.体育课上遇有学生发生晕倒、抽搐等中暑症状,立即将其送往校医务室救治,严重者由学校卫生老师陪同立刻送往医院,并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2.体育课上遇有学生四肢无力、面色苍白等症状,立即将其安置阴凉通风处,给予补充水份,并将其送往校医务室救治。

3.体育课上,老师应时时观察学生的运动状况,如在课上一旦有运动性伤害事故发生,教师们要沉着冷静,安全应急处理小组在第一时间对事故做出判断,及时处理解决问题,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

学生运动时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沉着冷静,及时汇报老师,安全应急处理小组立刻对事故作出判断并加以处理解决。

五、应急处理措施

1.抢救方案根据现场实际发生事故情况,调查现场情况,如有人员失踪,立即判明方位,同时安排学生的疏散问题,疏散人群,维持现场秩序。

2.伤员抢救立即与急救中心(120)或就近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3.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4.自我保护,在救助行动中,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5.如因工作不力,相互推诿,造成不应有的人身或财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济宁市实验中学

2024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