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曲阜市 > 曲阜市田家炳中学 > 学校概况 > 规章制度

曲阜市田家炳中学教学管理制度

发布日期:2024-05-21 10:02 信息来源:曲阜市教育和体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为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教学计划

1. 教师必须在学期初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全面分析和研究学生的情况,制订好切实可行的学期课程教学计划。

2. 教学计划必须具备以下内容:⑴学生基本情况分析,⑵教学目标,⑶教材内容分析以及单元或章节教学的具体要求,⑷实验实训,⑸教学措施,⑹教学进度安排。

3. 教学计划必须详实,具有指导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必须准确反映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情况。教学目标的必须明确、具体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分析必须详尽,单元章节教学要求必须明确、具体,重点突出。教学进度安排必须科学、合理。

4. 教学计划一式两份,教师自留一份,置于备课本前,一份交教务处检查后存档。

5. 教学计划提倡手写。

二、教案

写好教案是上好课的基本前提,教师必须在上课前写好教案,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1. 教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⑴课题,⑵教学目标,⑶教学重点、难点,⑷课型,⑸教具准备,⑹教学过程与方法,⑺小结、作业布置等。

2. 教案要求书写认真规范,内容结构严谨,环节完备,有作图内容的一律要求使用作图工具规范作图。

3. 要求分课时写好教案。个别操作性、整体性极强的课可备少量连堂课,但连堂节数不得超过3节。兴趣小组课、活动课、专业辅导课、操作指导课都必须有书面教案。

4. 作文指导与讲评课,各学科练习指导与讲评课、试卷讲评课、实验实习课,含上机课、复习课等等,都必须有书面教案。

三、上课

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必须以新的教学理论作指导,以良好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手段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1. 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熟悉教材教案,检查教学用具,严格按规定的作息时间表上课。教师必须在上课前二分钟站在教室门口,安定学生情绪,组织学生课前准备,做到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中途离开教室或私自请人代课,不准接打电话。特殊情况需要调课的必须在先一天与专业部联系,获准后由专业部统一调课。

2. 教师上课前清查到堂学生人数,缺席学生需询问去向,并做好记录。

3. 教师在课堂上要以良好的教纪教风影响学生,灵活驾驭课堂,注意信息反馈,疏通教学渠道,管教管导,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严禁放羊式教学,努力优化课堂环境。兴趣小组课、活动课、专业及其它室外课,指导老师自始至终必须严密组织,合理安排,不得请他人代理,更不准让学生自由活动。

4. 教师上课必须举止文明,穿着大方,仪表端庄,精神振作。教师上课前不准酗酒,在课堂上不准抽烟、喝茶,不准坐着上课,不准穿拖鞋,男教师不准单独穿背心和非西装短裤,女教师不准穿袒胸露背或透明服装,不得染发,不准佩戴与教师身份不符的饰品。

5. 上课时发现学生打瞌睡、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应及时提醒并制止。

四、作业

作业是学生加深理解知识并将其转化为技能的重要环节,又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每个教师必须科学布置和认真批阅学生作业。

1. 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要求,切合学生实际,按学科规定布置学生的课后作业。作业内容应突出教材重点,注重培养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能力。

2. 关于各科作业的基本定量。语文、数学和英语科当天可适量布置书面作业,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原则上每课或每章节作业一次。

3. 教师应严格督促学生按时认真完成作业,要求学生书写工整,答题或解答规范,不准学生敷衍塞责,相互抄袭和拖欠作业。

4. 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详细,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坚持更正制度,要求及时补做所缺和做错的习题并及时批阅,作业批阅评分一律采用百分制。

5. 教师要认真搞好作业讲评,讲评要有针对性、时效性和激励性,讲求实效。

五、考查与考试

1. 检查教学效果应采取考查、考试两种形式。课堂提问、随堂测验、检查作业、单元测验属于考查。期中、期末考试属考试,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

2. 按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进行考试或考查。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课程可以搞随堂测验和期未考试,时间可提前进行,其它各科均应按规定组织好测试或技能考核。

3. 期中、期末考试后,学科教师要进行全面质量分析,交教务处备案。

4. 严肃考纪考风,严禁弄虚作假。

5. 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教学质量奖核定标准。

六、听课

1. 教师要积极参加听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其中新教师不满3年的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主管副校长、教务处正、副主任、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要求在期中前必须完成一半的任务,以防止突击现象的产生。

2. 行政领导听课要以事先不打招呼的推门课为主。

3. 教师听课要填写“听课笔记”,并有下列内容:①教师讲课知识的准确程度,②教学重点的突出及难点突破情况,③教学原则的贯彻情况,④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改革情况,⑤教态、语言及板书情况,⑥教学环节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听课者课后要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并由被听教师签字。

5. 公开课或集体听课均需要集体评议,由专业部主任或教研组长形成评议材料,交教务处存档。

6. 教务处应定期检查教师的听课记录,作为教学工作的考核内容之一。缺交或课时不足者以教学事故处理。

七、教科研

1.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努力学习教育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探索本学科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开展教学专题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2. 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至少10节以上。三年以下的新教师,每周听课一节,每学期上教学研究公开课一次。每次研究课的课题要从教学实际的需要出发,目的明确,课后要互相切磋,认真讨论,填好听课、评课表。

3. 教师都应根据自己原有的基础,制定进修计划,提高自身素质,优化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