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钢山小学2023——2024学年度学校体育年度工作报告
学校体育工作的成效,事关全体师生的健康成长,本年度我校继续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以《新课程标准》颁布为契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本学年度体育工作报告如下:
一、管理到位,责任到人,体育工作顺利开展。
我校按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组建了由林西亭校长为组长,孟祥臣校长为副组长,全体体育老师为组员的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到人。校长熟悉有关体育工作政策法规,负责学校体育的全面工作。学校制定体育工作计划、总结,评定先进时,能把体育列入重要内容。经常组织学习上级文件,研究学校如何开展体育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具体工作有指导、解决问题有办法。领导还经常深入与老师们一起研究开展体育工作,如校运会、大课间活动等。钢山小学现有专职体育教师12人,全部是大学学历。正是这样一支体育工作团队,确保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学校的全面落实,使学校体育课程的开设真正了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也确保了将学校的体育工作能常规性地列入校级工作日程和校级发展规划,还确保各项体育经费能按上级要求在校级预算中予以落实,我校拥有4个篮球场、一个8人制足球场、两个羽毛球场地、一个排球场地等体育场地,体育器材基本达到器材配备的要求,由苗地老师负责管理,对体育器材的管理能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体育器材使用的安全性。对体育器材的数量、品种、添置和损坏有明确的记录。
二、抓好体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科研能力。
体育教学工作放在学校体育工作的首位,提高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进行体育教学的改革。“健康第一”是体育新课标的课程理念,切实抓好体育课堂教学是落实这课程理念的前提。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向40分钟要质量,学生有笑声、有汗水。要落实好“课标”的新理念,改革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这就需要每一位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认真学习、不断反思,才能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标”精神,才能恰当地选用新的教法和新的学法。
为此,我们体育教师之间或学校之间不断听课、评课,交流经验,从而使得我们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让每位教师能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并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实践,学校要求每位体育教师在每学年开展一节学科组长示范课和青年教师展示课,这样既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也促进了教师经常性地对教学工作和公开课进行反思总结,以帮助他们逐步认识和掌握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新的规律。各体育教师均能根据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通过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逐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地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
三、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两操活动”,增强师生体质。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通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磨练我校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勇于进取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的提高我校学生体质,进一步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新高潮。学校“两操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活动”更能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一年来,体育组继续严格规范广播操进退场的纪律及做操质量,做到出操静、齐、快,动作规范、美观。体育组召开了学校体育委员会议,加强体育检查小组工作的领导,做到定人定班定时间,督促两操一活动的正常开展,并落实了体育检查结果每周点评制度。针对有的年级广播操质量不高的情况,体育组还组织了各年级的广播操比赛,以比赛促质量,大大地提高了全校的出操质量。学校的眼保健操则主要由值周教师负责检查评比。
四、齐抓共管,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为顺利完成学年度体育《标准》测试工作,提高我校体育《标准》成绩,学期初学校制定《健康标准》的达标计划,要求各达标班级认真开展《标准》训练和测试工作,在林西亭校长的领导下,由体育组牵头,以全体班主任为组织者,以体育教师为指导,齐抓共管,共同组织实施,积极发动全体学生踊跃参加体育锻炼。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活动,主要是进行了肺活量、立定跳远、仰卧起坐、50米快速跑等项目的测试。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本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顺利圆满结束。
五、持之以恒,科学训练,勇创佳绩。
学生课余训练和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活跃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后备体育人才具有积极意义。为更好地统筹安排各教师资源,做到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器材的四落实,学校教导处和体育组及早地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体育类竞赛的训练分工计划和各训练队的训练规划。根据队员的年龄特点对队员进行身体素质和专项训练,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全面兼顾,在训练中对队员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关心他们文化科的学习,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一年来,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坚持不懈进行日常训练,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按时保质抓成效。用辛勤的汗水换回了优异的体育成绩。我们相信,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的喜悦。
一年来,我们虽然在体育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受到上级各部门的肯定和好评。但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不够细的地方,有待我们不断去改进。接下来我们会发挥团结、拼搏、奉献的精神,不断去学习和提高,努力做好学校的各项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