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兖州区第十五中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济宁市兖州区第十五中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它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弥补各位教师备课中的不足,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更深刻的领会教材及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更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更灵活地实施教学方法,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特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一、组织形式及参加人员
语数外三科主要以同一年级的同一学科组为单位,其它科目主要以同一学科组为单位。由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统一组织,学科组全体任课教师参加。
二、集体备课原则──四定、九备、六统一
(一)做到“四定”:1、定时间。2、定地点。3、定内容。4、定中心发言(主备)人。
(二)落实“九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备教学过程、备作业设计、备课件。
(三)保证“六统一”:1、统一教学进度2、统一教学目标3、统一重点、难点4、统一教学方法5、统一作业布置6、统一学情调研。
与此同时,发挥各个的特长与优势,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与特色,体现个人加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三、备课内容
(1)各备课组在每单元或每章(每课)授课前,要组织本备课组教师认真学习本单元的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确定目标、重点、难点,分析学情,探讨教法。
(2)课时教案体现的内容,一般包括: 课时序号,课题,课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及预习新课要求。
(3)考试命题也是集体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考试的题型、题量、知识点、检测形式等需要教研组集体教师各抒己见,优中选优确定最佳考试命题。
(4)考试结束后的试卷分析,仍需要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共同反思,根据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查找教学中的不足,共同寻找措施补救。
四、集体备课活动要求
1.开学初,备课组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交教导处。
2.集体备课要定时间、定主讲人。
3.所有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阅读其他参考资料,明确本章节与其他章节、其他学科的关系及所处的地位。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实际,为集体备课,深入切磋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4.集体备课首先由主讲教师介绍讲课的内容,叙述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整体构思、理论框架、重点和难点、逻辑结构、内涵外延、教学方法、讲课艺术等,提出疑难问题,讲明注意事项。然后同参加备课的教师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补充完善,达成共识。
5.每次集体备课,各集备组都要确定周教学计划,并由主备人预选写出书面材料(或教案)在集体备课时进行交流。
6.做到堂堂有教案,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活动课、讲评课皆有教案。
7.重点、难点课题要建立说课制度,说课要落实到人。
8.注意进行教材的单元分析,拟定周课教学计划。
9.课后同备课组教师要及时交流教学心得,探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10. 布置下周备课组活动内容和任务,落实到人。
11.集体备课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效果,每次集体备课都要认真填写集体备课记录,活动后交教务处作评价并存档。
五、加强集体备课的督导评估
1.学科教研组长要经常检查指导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并提出改进意见。
2.教导处要通过听课、检查教案、作业等方式加强对集体备课的督导,并将督导信息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3.各备课组要全员参与,按安排保证充分的集体备课时间,无故缺席者按旷工处理。
4.每学期由教导处、教科室和教研组对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质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备课组评优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