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医疗 > 任城区 > 济宁市任城区金城街道众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科普健教 > 健康科普

【众和-中医流感门诊】推荐: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预防方案

发布日期:2024-05-22 09:28 信息来源:任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近几周,全国多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门急诊压力增大,儿科门诊量激增。目前,多种呼吸道病原体(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流行,不少患者出现混合感染。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疫病研究院、中医疫病学传承创新团队发挥学科和专家优势,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根据目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特点,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制定了预防方案。


图片

PART.01

图片

内服药方





图片


图片
图片

(1)成人预防方药

【组成】生黄芪10g,藿香10g,青蒿10g,陈皮10g,芦根20g,冬桑叶10g,桔梗6g,生甘草3g。

【方解】生黄芪补气扶正,藿香、青蒿清透湿热,桑叶、桔梗轻宣肺气,陈皮理气和中,生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补气扶正,清透邪气之效。

【煎服方法】上为单人两日剂量,加水约300ml,浸泡30分钟,第一煎20分钟,取汁100ml,第二煎加水200ml,煎15分钟,取汁100ml,两煎混合;若大锅煎煮以供大量人群服用,可同比例扩大,单次煎煮30分钟。日服2-3次,每次50ml,餐前温服。

【适用范围】适用于日常预防使用,严重基础疾病、孕妇等人群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图片
图片

(2)儿童预防方药

【组成】薄荷5g,陈皮5g,藿香5g,桔梗5g,莱菔子8g,芦根10g,生甘草3g,金银花6g。

【方解】金银花、桔梗、薄荷轻宣肺气、透邪外出,莱菔子下气化痰,消积导滞,藿香、陈皮芳香化浊、理气和中,芦根清热生津,甘草调和诸药。

【煎服方法】上为学龄前儿童单人两日剂量,加水约300ml,浸泡30分钟,第一煎20分钟(10分钟时加入薄荷),取汁100ml,第二煎加水200ml,煎15分钟,取汁100ml,两煎混合;若大锅煎煮以供大量人群服用,可同比例扩大,单次煎煮30分钟,薄荷后下。日服2-3次,每次50ml,餐前温服。学龄期儿童用量酌加。

【适用范围】适用于日常预防使用,严重基础疾病等儿童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图片

PART.02

图片

 外用药方








图片

艾条、药香等中药制品,具有芳香辟秽的作用,且刺激性较小,每周使用1-2次,可起到净化空气、静心凝神的功效。



图片
图片

(1)艾条熏蒸

每50-100㎡空间,使用20-30g的艾条点燃熏蒸。


图片
图片

(2)香囊预防

艾叶9g,丁香6g,白芷9g,薄荷6g,石菖蒲9g,紫苏6g,郁金9g,冰片9g,药料研粗末,装入小布袋,随身佩戴或置于室内。



图片

图片

PART.03

小儿推拿提高抵抗力  

图片






01

捏脊——调阴阳,和脏腑

图片




操作手法:操作部位为背部脊柱旁,可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小儿皮肤,拇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颈部,算作捏脊一遍;或用拇指交替按揉;或用指腹由颈部捋至尾椎。可于睡前洗浴后进行,一般反复3-5次。


02

摩腹——促进胃肠动力

图片




操作手法:操作部位为以肚脐为中心的整个腹部,用整个掌心贴按至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揉。可于饭后一小时后进行,一般按揉5-10分钟,可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排便困难。




03

按揉四缝穴——消食导滞

图片




四缝穴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掌侧,第二横纹中央,轻柔按揉。可随时、随地进行操作,一般按揉5-10分钟。


图片

PART.04

 日常护理  

图片






01

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 
图片




在公众场所注意佩戴口罩;勤洗手,可选用洗手液(或肥皂)加流动水洗手,避免使用未清洁的手或物接触口、鼻、眼等黏膜处;居室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02

饮食清淡,膳食均衡

图片




每日摄入足量水,多喝热水、米粥、羹汤等;饮食清淡,每日适当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酌情食用蛋、肉类、奶,多食山药、莲子等健脾和胃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少食煎、烤、炙、煿等高热量食物,如炸鸡、烤肉、膨化食品等;避免摄入生冷、油炸、黏腻等食物,如冷饮、油条、粽子、粘糕等,以防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导致防御能力减弱。





【附】食疗方:山药、莲子、薏米、陈皮、小米等适量熬粥喝,每日饮用。


03

劳逸结合,适当锻炼

图片




保证睡眠,每日睡眠时间维持在8小时以上,入睡不超过22点,适时午休30分钟左右;适当运动,推荐每天做1次保健功法练习,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瑜伽等。运动有利于保持心情舒畅,强健体魄;适当的出汗可以透散体内郁热。


04

调畅情志

图片




避免紧张恐惧,保持精神上的放松安静,及时调摄不良的情绪,可选择听音乐、阅读、聊天、听音乐和看电视等,转移放松心情,疏导情志,使心情处于放松安静的状态。
图片

PART.05

 体质调护 

图片







01

气虚体质

图片





气虚体质常见于老年人、久病患者、体力劳动者。此类人群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更容易呼吸道感染,感染后容易加重。
人群特点: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平素可见精神不振、语声低弱、气短懒言、舌淡红、舌边齿痕、脉弱等表现。
调护建议:不宜做大量消耗体力的劳动以及剧烈的运动,应以柔缓运动为主,如散步、八段锦、五禽戏等;可适当食用小米、山药、白扁豆、大枣、蜂蜜等健脾补气食物。


02

湿热体质   

图片




湿热体质常见于嗜烟酒、经常熬夜、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等人群。此类人群易出现痤疮、湿疹、痈疮、黄疸等疾病,内环境失调,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感染后容易加重。
人群特点:以形体偏胖或偏瘦、面部油腻、皮肤容易出现痤疮等湿热疾患为主要特征,平素可见口苦、口臭、身体困重、脘腹胀满、肢体倦怠、饮食减少、心中烦闷不安、眼结膜充血、眼睛分泌物增多等表现。
调护建议: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等食物;适食赤小豆、薏米、茯苓、冬瓜、空心菜、芹菜等食物。适当进行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


03

胃肠积热   

图片




胃肠积热是临床常见证候,多见于儿童,高热量饮食是胃肠积热的主要原因。胃肠积热易形成内因,影响消化系统、呼吸疾病、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人群特点:以食欲不振、便秘、夜卧不安、舌红苔黄厚等为主要特征,平素可见恶热、易汗、烦躁、手足心热、口臭、渴喜冷饮、小便黄、脉数等表现。
调护建议:以饮食调节为主,同时适当增加运动、调畅情志。平素要多食蔬菜、水果,以及米粥、山药、莲子等健脾胃易吸收的食物,并可配合梨水、荸荠等清热养阴之品;酌情食用肉类,少食炸鸡、烤肉、巧克力、膨化食品,以及元宵、粽子等油炸黏腻之品,少喝成品果汁、可乐、雪碧等饮料,用餐习惯以两口菜一口肉为宜,并注意晚餐不晚于19点,不吃夜宵。
食疗方:蒲公英10g、山楂10g、鸡内金10g、麦芽10g、莱菔子10g、代代花6g、茯苓10g,煮水,每日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