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金乡县 > 金乡县崇文中学 > 规划统计 > 规划计划

金乡县崇文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专项发展规划完成情况

发布日期:2024-05-23 13:45 信息来源:金乡县教育和体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一、教育教学方面

1.了公正、客观的奖惩制度,积极引导师成长

针对教师,完善了教学成绩奖惩制度、晋级评优制度,给全体教师创造了一个公正、客观的竞争空间;完善了教学常规、教研教改和成绩评价等管理制度,教师以喜欢的管理方式抓教学,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增加了工作的幸福感。针对学生,创新成绩评价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制定了更为全面的学生素质评定办法,以荣誉激励学生不断上进。针对班级,突出了班级学习成绩在评选先进中的分量,促进班级的整体进步。

2.积极建设校本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

学校在保证学科课程实施,成绩在全县前列的前提下,积极开设了黄河文化、安全教育、我为班级添光彩、开启智慧之门等校本课程,开展了陶艺、绘画、书法等兴趣小组活动,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加大了校本培训力度,争取了更多“走出去、请进来”学习机会。

近年来,学校积极参加了上级组织的各项外出学习活动,积极请进校外名师、教研室的领导专家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引导教师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巨大作用,对教师进行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并制定培训方案,提高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应用能力,运用好“空中课堂”这一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平台,从而促进了教学质是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4.狠抓教学常规的管理和落实,向常规要质量

(1)教务处积极完善了教学常规工作管理制度,放活了对常规的要求,尝试着教案在不断改进的基础上循环使用,老教师写简案,重在上课思路、学生问题预设等内容,教师用电子教案等。

(2)在常规检査上,实施了教务处组织月査与教务处、级部联合抽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优秀教学常规和学生常规的评选表彰、展示活动。促进教学常规抓严、抓实、抓活。

(3)加强了课程管理,落实了减负增效举措,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科组为单位,每学期要规划好学科组建设目标与内静组织好集体备课和听课研讨活动,引导教师学习思考和实践,完善了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师教学更加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5.扎实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积极构建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与评价,积极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上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新型师生关系在课堂中的体现,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等,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课堂教学为载体,积极推进了“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在教学管理、质量监测、教学评价、校本师训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二、教科研方面

1.坚持思想务实,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每位教师的工作。

教科室以假期集中培训、理论学习、定期召开各类讲座、课改推进会、校本教研等形式,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教学等教育理论,丰富了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坚定不移地走有育才特色的素质教育之路。本年度,完成了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计划的编制工作;完成了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方案的制定、报名和培训工作;完成了济宁市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报名与组织工作;完成了学校新教师培训方案的制定工作。

2.培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改善课堂教学,提高了教育质量。

(1)通过课堂观察、听课等形式,帮助教师提高了课堂教学技能。提供给教师自我观看、自我反思、自我矫正的机会,发现自教学设计中的闪光点和不足,提局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技能和调控能力。同时,利用不断积要的个人教学素材,再现教师的成长轨迹,促进了教师的发展性评价。

(2)建立“说课制度”,通过教师间的对话反思教学。讲解自己的教学设计,分析其中的理论依据。与其他教师进行思想交锋、共同探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意识到了隐藏在教学行为后面的教育观念,重构教学设计。反思性教学实践和教育行动研究,促进了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在市县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3.强化教研组建设,使教研组成为名师的孵化器

(1)认真分析教研组现状,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从课程开发、课堂教学、青年教师培养、梯队建设、教师个性化发展、科研成果等方面反思教研组建设的特点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同时,教研组帮助每位老师制定了专业发展规划,成为教研组发展的基础。

(2)强调团队学习,建立了理论学习制度,以组织的力量推动教师的学习和实践。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获取知识,在组织内部传递知识并创造出新知识,以增强组织自身的实力,带来了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组内实行叙事交流制度,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围绕某个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

(3)以教研组为科研主体,以课题研究促讲教师向专业化发展教师即研究者。在以校为本的科研活动中,课题来自于学校来自于教学现场。每个教研组都承担一项校级课题的研究,通过子课题的形式,将科研意识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提高落实到教师身上,在组内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学校核心课题立项为市级课题,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努力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4.加大对名师、名学科的培养和扶持力度,增强学校竞争力

(1)学校加快了骨干教师培美的速度和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进一步发挥了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的创新和激励功能,鼓励青年教师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校际交流、参加各层次的教学研讨、出去培训等形式,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育视野和理论水准。

(2)学校建立了名师培养推出机制。在优秀中青年教师中选拔名师培养对象,帮助其制订了个人发展规划,明确阶段目标,加强了过程管理和目标检测。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有重点地指导这些教师在教学、教研、评比中有新的突破与发展

(3)以研讨会、开放日、校本教研等形式,缔造强势学科。客观分析了学校各学科的现状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选择语文学科作为学校重点项目,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保证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定期开展的校本教研与培训、专题研讨等形式,增强该学科的影响力,为名学科的形成打下了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