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兖州区第一中学附属学2024年专项规划-教学工作规划
锚定教育发展高质量 迈开矩阵发展新步伐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告别了多彩充盈的寒假,我们迎来了崭新的学期。为明确新学期工作目标、把握工作重点、助推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做好开学前准备工作,确保新学期教导处平稳有序地开展,教导处制定了2024年春季新学期工作计划。
1.建强“主阵地”,打造高效课堂。抓实常规教学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开好课程。坚持将教学质量作为课堂教学重中之重,进一步规范教师上课行为,通过巡查诊断教师课堂问题,探究轻负高效课堂模式,探究,“双中心乐学课堂”理念下的课堂改革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2.分工共管强化纪律意识。进一步落实年级主任负责制,落细落实班主任管理、教师管理,从而凝聚共识、强化责任意识、实现管理高效。
3.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通过班主任例会、专题培训、课堂教学练兵、班主任素养大赛等活动,不断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细化班主任考核制度,及时反馈,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
4.竖好“风向标”,探索评价改革。细化学生学习测评方案,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各备课组分阶段有梯度的根据学科内容及学生年龄段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测评方式和评价机制,开展好低段“无纸化游园活动”和中高段的阶段性总结评级,让测评内容和评价方式能有效检测课堂生成、反映课堂实况、改进课堂设计。
5.找准“突破口”,优化课后服务。继续巩固“双减”成效,全面升级课后服务,完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打造一批体育、美育、劳动、创客品牌特色课程和学校特色课程,助力学生适性发展。
6.下足“真功夫”,加强作业管理。进一步优化作业管理,探索布置精准作业、分层作业、个性作业,为学生压力“减负”,为作业效果“提质”。切实加强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实现学生作业数量减少、睡眠时间延长、手机依赖减轻、阅读时间增加、体质健康增强。
7.探索“新路径”,推进学科融合。立足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积极探究跨学科融合项目式实践教学方式。借助“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经验,逐步尝试分层次开展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8.细化班级管理,规范学生行为。建立和完善适应学生发展的一日常规管理机制;实行班级公约,在班主任引导下,由班级学生共同来制定,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等。进一步严格少先队干部值日、红领巾监督岗制度,以监督促改进,使全校形成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丰富班级文化内涵,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运用团队力量和学生主体教育原理开展特色班级活动。
9.重视视力防护,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定时开展不同年龄段儿童视力检查活动,加强爱眼护眼宣传工作及眼保健操检查力度。适度降低PPT在课堂使用率,切实增强学生爱眼护眼工作的有效性。
10.重视法治、心理、安全教育,护航学生身心健康。利用晨会、班会、队会课等时间大力开展珍爱生命教育,宣传交通安全、水电用气防火安全,加强学生的自我护意识。配合做好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工作,上一次法制课,举行一次安全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安全保护能力。 借助安全心理课、心理成长中心,化解学生心理焦虑、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11.打好“配合拳”,坚持多方共育。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联系,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开展好家长培训,推动家庭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借助社区、社会力量,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护航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实现全面育人目标。
12.强化落实读书节活动。在学校读书节活动方案,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一些小型地各类读书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把读书活动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常抓不懈,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让书香浸润我们的校园。
总之,本学期重点任务是提升教育质量,做好教导处常规工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效提质。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配合学校圆满完成本学年度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