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县第三实验中学 教师管理制度
教职工综合评价方案
为认真做好2019年度学校教职工综合考核工作,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和县教体局《关于做好教育和体育系统2019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微教体字【2020】22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在充分商量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建立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力求全面、公正、客观地评价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评价的规范性、导向性与激励功能。通过评价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评价目标(共计1000分)
(一)育人效果(200分)
执行方案:《第三实验中学教师育人效果考核办法》。
评价内容包括“团队育人”和“个人育人”两个层面。其中团队育人旨在构建以班主任为核心,全体任课教师参与的的班级育人团队。其评价内容包括学校行政管理中心、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学生成长发展中心、后勤服务保障中心、学生会、家长委员会及班级等对相关活动开展情况及相关管理工作情况;个人育人则通过查阅教师家访记录、与学生谈话记录、教育案例以及学生评教等内容进行评价。
(二)师德表现(100分)
执行方案:《第三实验中学教师评议赋分标准》。
主要包括学生评教、教师互评、学校评价小组评议,通常以年级为单位围绕“依法执教,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热爱学生,廉洁从教;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四个方面分别组织评议。其中,学校评价小组成员由校委会成员和教代会推选的教师代表组成,在对教师评价前,小组成员首先对教师的相关材料,如学生评教、家长意见等进行必要的了解,然后再评价赋分。
(三)业务能力 (200分)
执行方案:《第三实验中学教师业务评价细则》。
评价内容包括:计划、理论学习、教学案、课堂教学、听课、说课和评课、作业批改及记录、单元测验、教研活动、教改实验、课外指导、总结反思、校本实践和评优获奖等。评价组织形式分为“四查”,即备课组自查、教研组互查、年级部普查、教务处督查。
(四)出勤情况(100分)
执行方案:《第三实验中学教师出勤考核意见》。
实行坐班制度,坐班期间采取考勤机考勤与考勤员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该意见对教师的出勤要求、请假种类及方法等均提出了明确规定,并对考勤结果的统计与使用方法也作了必要说明。
(五)教学质量(400分)
执行方案:《第三实验中学教学质量分析办法》。
该办法力求引导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和教科研的开展,增强竞争与协作意识,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为此,该办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指标加以考评:
(1)参试率:目的防止学生辍学流失,提高巩固率。
(2)平均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
(3)上线人数:按年级以适当比例(70-80%)分学科划线,确定各班学科上线人数,分档赋分。
(4)中标人数:以总分上线为标志,以单科上线为前提,确定各班学科中标人数,分档赋分。
(5)进步加分:考虑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鼓励后进班级勇于超越。
(6)合作奖励:增强同科教师的合作意识。以参评年级为单位,符合规定条件的学科可获此奖,分为一、二、三等奖,在绩效工资中发放。
当有可比学校的情况下,除按上述方法分析外,再按县教研室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其主要考评指标为优秀率、及格率和平均分。两种方案分析结果各占60%和40%作为最终结果。
三、考核方法及指标分配
(一)考核方法。采取领导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组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学校考核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评定。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二)指标分配
参照县教体局分配给我校优秀名额比率及学校实际情况,拟定初中部优秀人数7人(其中文化科目教师6人,非文化科目教师1人),小学部优秀人数1人。
四、加强领导,严格要求
(一)成立工作小组。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各科室主任负责同志及教师代表为成员的教职工综合评价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本年度教职工综合评价工作,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邵长军
副组长:刘文伟
成 员:韩方成 宋方伟 杨宗星 上官现华 张庆亮 侯玉涛 李晓强 陈贵敏 白守强
(二)相关要求
1.2019年师德考核达不到优秀等次的人员,本年度考核不得定为优秀;师德考核不合格或违反师德师风纪律规定者,本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
2.其它未尽事宜依据县教体局《关于做好教育和体育系统2019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微教体字【2020】22号)等上级文件要求执行。
五、评价结果的运用
本方案旨在激励、引导教师改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评价结果作为师德考核、年度考核、绩效工资的发放、评优树先、辞退、评聘等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