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兖州区 > 济宁市兖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校园安全 > 应急预案

济宁市兖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火灾应急疏散预案

发布日期:2024-05-24 16:14 信息来源:兖州区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济宁市兖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火灾应急疏散预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的学生管理和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增强师生面对火灾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自救、以及迅速有序撤离现场的自护能力,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应急事件疏散预案。

一、实施对象和范围

当发生火灾险情、地震、建筑物倒塌等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时,需要紧急疏散教学楼、宿舍楼内的师生,最大限度保障师生人身安全时启动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1、应急疏散指挥领导小组

组  长:学校负责人

副组长:学校领导班子

成 员:各系部、处室负责人

职 责:全面负责指挥协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布命令,启动预案。做好安排指挥、疏导救助、通讯医疗、集合地点等准备工作。

2、在应急疏散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下设五个具体工作组,成员和职责如下:

(1)现场指挥组

职  责:负责指挥协调;掌握情况,及时报告;贯彻传达应急领导小组命令,组织有关人员按预案程序对现场进行果断处置,并配备必要通讯器材和安全防护设备。

(2)紧急疏散组

职  责:在现场指挥组指挥下,依据预案措施及疏散路线、顺序,有秩序、快速地疏散学生,疏散完毕后有序撤离至安全区域,并及时清点人数报指挥小组。

(3)伤员救护组

职  责:负责及时切断电源;将伤员运送到指定的安全区域或联系医院救治。

(4)外围控制组

职  责: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赶到现场,设置警戒区,

维护现场秩序,负责维护出入口秩序,疏导学生有序撤离,引导专业部门人员进入现场进行处置,并配合紧急疏散组做好学生人数的清点和特殊情况的处置汇报工作。

(5)通信联络组

职  责:根据事态发展,及时上报上级部门,提供各种处置突发事件所需通讯装备,保障各工作组之间以及学校与外界间的通讯畅通,并争取获得外界相关部门的支援。

三、紧急疏散程序

(一)听到警报后,由各系部组织各楼层学生按照学校规定的疏散线路快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或宿舍楼,到校园预定地点集合。

(二)撤离顺序: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迅速自然形成单列纵队快速撤离,切莫惊慌失措、无方向乱跑、造成秩序混乱。做好学校内部的通信联络工作,防止出现情绪过激情况,随时与总指挥保持联系。立即启动消防广播,并告知师生:老师、同学们,学校现在发生紧急情况,为确保安全,请全体师生按照学校安排的疏散路线有序迅速地撤离到学校的操场,按各班出操队伍集合,请务必听从指挥,不要惊慌,要求学生保持冷静,按学校要求进行有序疏散。

1、事故现场的老师一边指挥学生进行紧急疏散,同时第一时间向学校应急疏散领导小组报告。

2、指挥机构人员马上按工作职责到现场指挥师生进行紧急疏散,具体如下:

(1)利用广播或哨音发出紧急疏散信号。

(2)用高音喇叭进行现场指挥疏散。

(3)紧急疏散小组组长迅速通知各楼层组织本楼层学生按照学校规定的紧急疏散线路快速、有续地撤离到操场指定集合地点。

(4)撤离现场后,各班主任迅速在集合地点组织本班学生集中,清点好人数,不允许学生擅自离开队伍;对没有到场的学生要做好登记,并及时上报现场负责领导。如果班主任未及时就位,系领导、任课教师或班干部要积极做好上述工作,避免遗漏。

(5)对于受伤的学生,应在第一时间通知总指挥和伤员救护组,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并通知家长。应急疏散领导小组安排学校有关人员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安抚工作。

四、紧急疏散要求

1、发生应急事件时,教学楼和宿舍楼大门必须全部打开,学生迅速自然形成单列纵队沿墙壁或楼梯跑步撤离,彼此间不要相互交叉乱跑,造成混乱。

2、每个楼层的既定负责人负责管理楼道口的秩序,严防楼道拥挤踩踏事故发生。撤离时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靠离楼道口近的首先撤离,相邻班级或宿舍紧接撤离,做到井然有序。并遵循从高层至底层的顺序撤离。

如遇火灾时,无论是教学楼还是宿舍楼,最先起火的那一层首先撤离。例如:按照着火宿舍(第一撤离)--着火层宿舍(第二撤离)—着火层上层宿舍(第三撤离) —着火层下层宿舍(最后撤离)的先后转移顺序进行转移。

3、当火势过猛,楼道被烟火封锁住的逃生办法:

用水浇湿全身,用湿毛巾或衣物罩住头部,用半蹬姿势顺楼梯往下撤离。在无法通过烟火封锁时,可用湿被或床单封住卫生间门,呼救等待救援。

在既被火封锁,救援人员又未能到位的危急情况下, 低楼层(三层以下)的宿舍可用绳索或将数床床单边接成条,系住一端沿布条攀沿逃生,切忌擅自往下跳。高楼层的学生应尽快往楼上逃生。楼顶平台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场所,如楼顶有水箱,可用水浇湿自己的衣服,以抵御火焰的高温熏烤,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身着化纤服装和丝袜的同学在逃生时要注意将衣物脱掉,以免融化后紧贴身体烧伤皮肤。

五、处置原则

1、快速反应原则。处置突发事件要坚持一个 “快 ”字,信息上报快,部署控制快,预案落实快。

2、现场指挥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指挥人员要亲临现场,全面掌握情况,准确分析局势,果断做出正确指挥判断。

3、设置警戒原则。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要迅速疏散现场周边人员,设置警戒区,保护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4、损失最小化原则。处置方法要妥当,要以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安全,确保师生员工人身、财产安全为工作重点,力求做到尽量减少社会影响,减少人员伤亡,降低危害。

5、基本装备原则。学校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应急广播、强光手电、电喇叭、消防器材等必要基本装备保障。

6、协调配合原则。学校各部门及教职工要明确职责任务,按照预案分工,互相协调、通力配合,对突发事件进行妥善处置。

7、责任追究原则。依据处置突发事件预案中职能任务分工,划清权限职责;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对因未能落实预案有关要求造成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的,依据相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