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西校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导处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的学期,实验小学西校区将紧紧围绕学校集团和学校办学宗旨和指导思想,聚焦学生能成才、教师能成功、学校能发展、家长能放心的目标导向,继承和发扬过去一学年“实干为先、见效为本”工作作风,借鉴和改进以往的成功经验,提出以下工作设想。
二、工作要点及措施
(一)学生能成才
1.强化读、写、算基本技能
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确立了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标准和要求,注重培养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果简而言之,小学阶段的重点任务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良好的学习习惯,读、写、算是小学生必备的、终身发展必需的基本技能,新的学期,学校将进一步强化以读、写、算为核心的学生素养意识,细化培养措施,加强过程管理,纳入绩效考核,力求落实有力、基础扎实、人人提升、实效显著。
(1)读
①古诗文诵读
继续以集团校本教材《和美课程——古诗文诵读》为载体,坚持求精不求多、每周一首、一学期15首、一年30首、六年180首的推进模式,确保人人过关,目标达成。
②经典阅读
充分利用课外、课间、课余时间,倡导课堂导读、同伴促读、亲子共读、读书分享等多种形式,实现每天阅读30分钟、每学期5本经典书目、六年145万字阅读量的保底目标,建立学生阅读档案,对阅读进度指标进行量化管理。
(2)写
①写字。固定利用每天午自习时间15分钟练字,定期进行班级、校级展示。
②写作。坚持我手写我心、记述真实事件、抒发真情实感,每生每学期一篇精品习作(低年级写话)。
(3)算
①口算。
多种形式进行口算练习,每生每天不少于20道口算练习。
②中高年级简便远算。
强化简便运算意识,培养简便运算能力,数学教师自行组织实施,学期末通过专项抽测(口算+中高年级简便运算)检验目标达成度。
2.训练体育与劳动技能
(1)体
根据学生年级、年龄阶段的不同,每个年级确定一项学生必备体育技能,形成年级特点、学校特色,增强学生体质,释放生命活力,磨炼意志品质,培养集体观念、团队意识和竞争精神。学期末进行抽测评价,作为体育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
(2)劳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开辟校园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3. 狠抓习惯养成
以课堂学习习惯、课间行为习惯和上放学与集会队列习惯为切入点,高标准落实学生一日常规要求,培树懂礼仪、守规矩、讲纪律的学生行为文化。
(二)教师能成功
1.打造学习型、成长型教师队伍,通过好书共读、读书分享等形式,引领教师读书习惯、读书氛围,丰厚底蕴,涵养内功,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源头活水。
2.练好教师专业基本功,以粉笔字、普通话为着力点,强化训练,赛练结合,统一考核,争取每位老师在短期内都能取得较大提升,强基固本,树立良好专业形象。
3.继续坚持常规教研特别是听评课机制,发挥利用好师徒结对的作用,引领全体教师更新理念,提升教学研究力、设计力和驾驭力,大面积提高教师队伍课堂教学水平,实现强课提质,减负增效。
4.加强校本研究。基于校情学情,针对重点难点问题,以年级组和科目为单位,人人参与小课题研究,以教学案例、教育故事、教学小论文为主要指标,以改进教学和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开展校本教科研活动,增强教研的实效性。
5.开发校本课程,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依托,凸显湖区地方特色,充分挖掘校外资源,突出传承性、实践性、趣味性,促进学生了解家乡文化,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积极、主动的发展,初步形成学校特色。
6.持续构建构建五位一体的学校文化。构建以三风一训为共同愿景的观念文化,兼顾公平公正与人文关怀的制度文化,优美、整洁、有内涵的物质文化,团结奋进、修德厚能的精神文化,彰显师生文明素养的行为文化,提升育人品味,丰厚办学内涵,打造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三、工作安排
二月份:
1. 制定教导处学期工作计划。
2.协助学校安排好教师分课任务,排好课程表。
3.做好开学初的各项准备工作,准备好教师们开学前教学所需。
4.各学科老师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提前一周备课,安排好教学进度。
三月份:
1.召开一年级任课老师会议。
2.召开六年级任课老师会议。
3.汇总各教研组学科活动日安排,正常开展教研活动。
4.根据集团业务计划适时补充调整。
5.各科教师新课标考试。
6.开展课堂常规检查。
7.教师基本功粉笔字比赛。
四月份:
1.开展课堂常规检查。
2.三四五六年级钢笔字比赛。
3.学生优秀作业展。
4.青年教师听课。
5.期中阶段业务检查。
6.部分学科阶段性调研。
7.教师基本钢笔字比赛。
8.根据集团业务计划适时补充调整。
五月份:
1.一、二年级铅笔字比赛。
2.组织期中考试及期中教学质量分析会。
3.青年教师讲课。
4.部分学科阶段性调研。
六月份:
1.部分学科阶段性调研。
2.学生学科节比赛
3.教师优质课赛课。
4.各学科制定期末复习计划,启动期末复习工作。
5.各年级各学科期末复习研讨活动。
6.开展音体美学科教学质量考核。
七月份:
1.组织期末考试及分析。
2.收缴整理各类档案资料。
3.各类评先评优。
4.教导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