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县特殊教育学校 2023-2024学年教学计划
为完成学校“抓管理 促提升”工作目标,积极落实县教体局“高质量发展”会议精神,强化教学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学校工作安排与要求,制定本学期教务工作计划。
一、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加强师德建设,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党员教师先锋作用。
2.加强师德学习,严格落实《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不断提高教师师德修养,严肃查处师德失范行为,规范教学行为,做好课堂、课间的教学巡查。
3.加强业务学习与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落实教师全员培训制度,重点倾向教育评估、教育教学、环境创设、家庭教育指导等能力的提升。这也是最近一个阶段内的培训目标。做好二次培训,以点带面,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全面性。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鼓励教师充分利用智慧教育平台自主研修。
(2)强化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学习与达标活动,专业教师要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并接受特殊教育相关培训。通过集体学习与自学等多种形式,完成不少于5000字的理论学习笔记。
(3)加强教师通用基本功训练,以书写、普通话、课件制作与模拟课堂为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特殊教育教师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书写训练每周三次,计入量化考核。提高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率与有效性,引导教师积极利用希沃教学软件,征集成熟作品,共享教学资源,加强课件制作训练,在熟练制作的基础上做到布局、色彩、字体搭配合理,教学逻辑清晰。加强模拟课堂训练,继续完成模拟课堂的展示活动。(以45岁下青年教师为主)
(4)孤独症、教育康复、学前与中职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期准别与学习培训,为今后学校相关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支持并鼓励教师参加校外的各级各类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活动,展现教师自我素质,提高学校形象。
4.关注青年教师的发展与提升。
重视青年教师的思想建设与作风建设,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支持与帮助,积极开展青年教师座谈会,做好新入职教师的汇报课、青年教师的展示课、交流课,提高青年教师教育科研活动的参与度与教科研能力。创设青年教师学习培训的机会,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二、重视课程教学实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做好新生入学和学生返校工作,落实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培智课程。关于劳动课、劳技课与职业课的设计,集思广益。(衣物的清洗与晾晒、每天一节劳动课与卫生的清扫、劳动基地的绿色养殖、洗车刷车的公益性行动。)康复训练的集体康训和个别化康训。
2.明确教学常规工作要求:
上课:严禁迟到、早退、空堂现象的发生,提前三分钟进入课堂组织学生,严查放养式教学行为。
备课:按课标要求备课,新授课要撰写边侧页的二次备课和教学反思。本学期语数学科均完成不少于60课时的备课量。
作业:根据学生实际合理设计作业,全批全改。
教学论文:每学期一篇。
听课:每学期20节听课任务,鼓励同学科听课,不提倡集中听课,禁止空堂听课。
做好过程性管理,教研组月检与期中、期末考核相结合,进一步完善考核细则。
3.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精准评估,制定个别化教育教学方案。要求班主任会同任课教师,在多种评估、精准考核的基础上,切实掌握学生基本情况,教育需求,制定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做到集体教学、差异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有机结合,注重全面发展、潜能开发、缺陷补偿,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课堂教学要采取多样教学方式、手段与必要的教具、学具,注重启发式、探究式、直观性教学,让学生多感官参与,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备课,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积极参与开发特殊教育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4)落实《辅助器具进校园工程实施方案》,为学生提供辅助器具适配及相关服务,提高学生学习生活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推进医疗康复和特殊教育康复相融合。
4.做好送教上门工作,提高送教质量。
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学期送教计划,合理安排送教内容,认真编写送教教案,做好送教材料收集。完善职能,多部门联合送教,辅助相关部门做好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的指导培训活动。
做好教师送教上门课时费、交通补助的落实。
5.强化教研组职责,按计划积极开展教研组活动。(教研计划)
6.做好家校沟通,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根据情况合理安置实地家访活动,每学期班主任采用电话或者网络方式主动沟通至少1次。鼓励教师合理利用自身渠道,挖掘社会资源、争取社会团体支持,积极开展家校共建活动。
四、关注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四史教育等丰富多彩的的德育活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深入课内外教学活动中,组织开展学生的诚信教育、支援服务等活动。
3.关注学生生活能力与技能训练,明确新生学期训练目标,开展生活技能比赛等活动。本学期以及下个阶段的生活教育重点,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转变学生的个人形象。
4.注重学生综合发展,按计划推进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根据社团活动方案,本学期继续开展手工、朗诵、毛球画、钻石画、篮球与音乐等社团活动,各活动小组制定计划明确人员做好活动准备,教务做好活动保障,为社团活动提供支持。
5.广泛开展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职业体验和社会交往等相关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班级劳动,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能采用适合的方式进行社会交往,基本适应家庭、学校、社区生活。
五、重视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强化安全教育,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的分层开展青春期与生理教育,加强环保教育活动,学会垃圾分类。积极开展“1530”安全教育活动,利用晨读与班会时间做好安全宣传,开展主题安全教育和演练活动,制作手抄报与黑板报,提高活动的参与率与效率,并整理安全教育资料。
工作要点:
八月份:开学前准备与教师培训
制定教学计划
九月份:学生返校与开学教育
新生入校试读
组织教师市级教研活动和教学能手评选活动
教师培训活动
教研组活动
学生主题教育活动
十月份:新生试读情况座谈会
新入职教师培训座谈
组织教师参加市级教研活动
教研组活动
学生主题教育活动
十一月:新教师入职汇报课
教师的外出培训
组织申报相关课题
教研组活动
教师业务期中抽查
十二月:组织教师参加市级特殊教育教研活动
省特殊教育西片区教研活动
教师课堂教学评估与青年教师赛课活动
分组教研活动
学生主题教育活动
一月份:教学工作总结
教师基本功训练总结
期末教学工作考核
学生假期安排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