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市属 > 济宁市第一中学 > 教育教学 > 教研信息

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年度教研总结

发布日期:2024-05-28 15:40 信息来源:济宁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教科研处依照学校的总体工作思路,将教师教育列为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任务,紧紧围绕学校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总体要求,教科研活动依据学校实际追求实效打造特色。以省市“十四五”教育工作和培训工作整体思路为先导,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积极探索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新路子,努力摸索教科研强校的新途径,促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综合素养提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立足师本,活化资源,打造学习共同体 

教科研承担着全体教师各级各类培训,各种形式个人、集中、网络、远程研修,通过培训,继续加强骨干教师和教研骨干的培养工作。进一步增强我校的师资和教研力量。坚持以“问题引领式”展开学科校本培训,注重过程,讲究实效,逐步形成“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各类学习共同体。

1、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培训(暑期、寒假439人)

2、2023省教育厅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439人)

加大对教师全员培训等远程研修的监督力度。根据《济宁市教育局关于转发<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23年“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要求,按流程提前完成各项研修步骤。研修期间不断为教师解决各种登录问题,定时公布研修进度,督促我校参训教师完成研修任务。建立我校2023年省市工作坊主持人群,传达省市项目办文件,公布数据,督促我校学科工作坊主持人工作。

转发《关于加快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学习进度和参加工程问卷调查的通知》,多次下载整理我校2023年“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未完成情况,完善个人信息,下发通知,回答问题、重置密码,发至各学科处室,告知参训教师及时学习,注意时间节点等。

3、山东省、济宁市教师培训(11人次)

2023年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园)长省级集中培训项目

法治副校长省级示范性培训(于戈)

教师培训专家培训(张磊)

骨干教师高中语文培训(程坤)

骨干教师高中数学培训(张艳红)

骨干教师高中英语培训( 卞传军)

骨干教师高中生物培训( 张伟伟)

高中劳动教育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苏国义)

山东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培训(周元厚)

齐鲁名师名校长领航工作室主持人培训(张岩)

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指导专家培训(张岩)

济宁市教育规划课题主持人培训(8月28日-30日)(宋琳莹、马芹、田利锋、孟蕊)

济宁市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培训活动(10月20日- 21日)(张岩)

济宁市名师名校长高级研修班管理(11月12日-18日)(张磊、张岩)

4、校本培训

为了开阔我校教师视野,汲取先进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教师凝聚力,2023年7月15日,教科研处利用暑期,精心安排组织我校教师团队,远赴美丽的星城——长沙研修学习。培训中,老师们通过聆听主题报告、互动交流、参观学习等形式,完成了一次高质量的共分享、共学习、共成长的研学之旅,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学校历来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把年轻教师作为学校校本教研中心工作。一是完善《济宁市第一中学青年教师培养方案》,为进一步落实我校新入职青年教师培养制度,规范培养工作,为帮助青年教师扣好入职的“第一粒扣子”,促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提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充实后备力量。联合高一、高二年级部,制定方案,开展青年教师培训,并形成机制,系统性、连续性。2023年5月12日,我校举办了青年教师培训活动。第二实行以老带新活动,大力实施“青蓝工程”,2023年11月8日在中学堂举行新教师入职暨“青蓝工程”结对拜师仪式。加强拜师结对子管理,要求指导教师上好示范课,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课后进行座谈评课,找差距、找亮点、提信心、促成长。第三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课程执行力,使所有教师尽快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以各级学科名师工作室为平台,以团队为成长共同体,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为路径,以主题、课例、研讨、培训的有机结合为行动方式,使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充分发挥名师引领作用。2023年1月,张岩作为第四期齐鲁名师成功遴选为山东省第二批齐鲁名师领航工作室主持人,7月,被省厅遴选为第五批齐鲁名师工程人选导师。先后邀请山师大傅海伦教授,济南教研员安学保,曲师大数学学院副院长王培合等专家进校面对面交流指导。同时,11月、12月先后携齐鲁领航工作室青年教师远赴烟台、乳山参加“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线下活动。杨涛老师代表济宁一中,与乳山二中、省实验2位老师同课异构,执教《随机事件的独立性》,获得一致好评。

为发挥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示范引领作用,省教育厅依托山东省中小学师训干训中心组织“志愿服务,领航先行”活动。周元厚作为山东省班主任工作坊主持人,张岩作为齐鲁名师领航工作室主持人,参加了济宁市教育局统筹规划、组织安排的曲阜、泗水送教助研志愿服务活动。

二、聚焦热点,科学规划,务实研究

本着“基于问题导向”的原则,2022年我校教师教育研究工作着重于当下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踏踏实实将课题研究内容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我校教师具有较高课题参与意识,能围绕教学中产生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其中《黄河文化视域下鲁西南中学研学旅行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立项为2022年度三个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教学专项课题,2023年9月顺利结题。市级课题中,2项济宁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范式研究与实践》(主持人宋琳莹),《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体系的建构及实践研究》(主持人马芹)2项济宁市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学科融合的课程策略研究》(主持人田利锋)、《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学大单元教学研究与实践》(主持人孟蕊)等均申报立项成功。《智慧校园提升教师发展力的实践研究》(主持人张伟)、《新媒体声画艺术辅助文言文教学研究》(主持人辛薇)、《生命观念素养下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思维导图体系的实践研究》(主持人张伟伟)3个市级课题顺利结题。15项2023年度校级课题通过一年研究,顺利结题。目前已继续开始申报2024年度校级课题。为加快建设全省教育高地,2023年经市局评选,5项入选济宁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项目库,分别为《普通高中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年终考评制度》、《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数学教学改革》、《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

三、加强课程建设和校级交流,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一)课程建设

开展教育科研是推进课程改革,是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师素质,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只有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才能促进课程建设,顺应改革潮流,不断推进。

我校积极研发各类校本课程,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比赛,为我校锻炼培养更多优秀教师。14位教师参加2023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均取得市级优课一等奖,同时2023年初省教育厅公布了2022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省级优课名单,我校王雪燕、孙衍盼、孙小燕、包玉平、田曼曼、王舜华、王永力、宁娜八位老师荣获省级“优课”。以各级学科名师工作室为平台,以团队为成长共同体,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为路径,以主题、课例、研讨、培训的有机结合为行动方式,使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借助济宁市教科研简报(已出版4期,市直学校位列第一)宣传展示。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由教育部统一组织,旨在通过活动,进一步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我校14名教师获得2023年市级“优课”,如下:


姓名

荣誉名称

等级

发证单位

曹腾老师

市级“优课”

一等奖

济宁市教育局

刘雯康老师

市级“优课”

一等奖

济宁市教育局

刘琦老师

市级“优课”

一等奖

济宁市教育局

李晓梦老师

市级“优课”

一等奖

济宁市教育局

黄书静老师

市级“优课”

一等奖

济宁市教育局

高宇老师

市级“优课”

一等奖

济宁市教育局

陆相如老师

市级“优课”

一等奖

济宁市教育局

司金如老师

市级“优课”

一等奖

济宁市教育局

任倩倩老师

市级“优课”

一等奖

济宁市教育局

赵园园老师

市级“优课”

一等奖

济宁市教育局

牛亚群老师

市级“优课”

一等奖

济宁市教育局

边克旺老师

市级“优课”

一等奖

济宁市教育局

杨甜甜老师

市级“优课”

一等奖

济宁市教育局

王婵老师

市级“优课”

一等奖

济宁市教育局

(二)校级交流

10月9日—13日,16日—20日,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校长、教导主任分两批共50余人,来我校跟岗交流新高考改革工作。青岛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于12月8日来我校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同课”求精进,“异构”展风采。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探讨新高考背景下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三)其他工作

正值学校申报山东省首批省级特色高中,教科研处积极参与筹备工作和整理省级特色高中申报材料。教科研处及时将学校扎实有效的教育科研工作制作简报,通过济宁市教科院在全市推广宣传。积极参与市局教师教育科“教师风采”和“济宁教师说”栏目,老师们精心提炼具有广泛性、代表性的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满足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需求,上报数量多,质量优,我校被评为先进单位(市直仅有2所)。

11月组织2023年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工作。在学校微信工作群下发通知,广泛发动需要进行注册的教师,通过中国教师资格网进行注册网络申请。收取注册申请表、学时证明,分类整理。积极与教育局人事科对接,做好特殊情况的处理。对新进及调入教师信息收集、入库。对各类研修培训,如校本研修、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研修等赋分。

其他工作还有如,承担学校录播室录播室管理与使用,为老师们录制精品课、优质课等做好服务。与其他科室对接协同完成学校工作活动,协同学校教务处参与高考、中考、春考、合格考、听力考试学考等各种考试宣传、考务工作。

我们以“教育科研促教育改革,向教育科研提质量、出成果、出人才”的方针为指导,扬帆再出发,扎实研究,以研促教,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用智慧和力量开创学校崭新的明天,争取我校教科研工作更上一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