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攻坚之年,是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之年。我们将迎来高中学位扩增的挑战,面临周边学校日益强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做好全年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站在历史发展的关键节点上,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取得新发展、实现新突破、作出新贡献,我们必须勇于革新,谋求变革之道,以更大的力度和决心推动学校育人模式、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及相应管理机制的落实,奋力打造全市教育新高地,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2024年,要以更高水平的党建引领谋求教育教学实力增长之道。
1月11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组织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是今年教育系统的工作主线、头等大事、一号工程,要以“开年即开战”的冲锋姿态,奋力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2024 年是济宁“干部作风建设三年行动”第三年,市委、市政府坚持把高质量发展动员暨干部作风建设大会作为开年大会,就是进一步亮明“一以贯之从严治党、狠抓作风、大抓发展”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狠抓落实,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意识,以敢打必胜的胆略气魄、激情燃烧的进击状态“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跑出加速度、干出高效率,奋力开创新时代学校建设新局面。
新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持续激发教育工作新动能。坚持“党建+”的工作思路,做到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我们以“三亮三比一争当”、“党员模范窗口”、“党员先锋岗”评选活动为载体,让党员教师主动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比作风、比业绩、比贡献,争当教学标兵。搭建资源和成长平台,落实“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的“双培养”机制,提高党员队伍专业水平。开展党员示范课活动,鼓励党员教师讲党课,将思政融入课堂。我们将实行“学思习行”多维度学习模式,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对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学习。我们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立足“五位一体”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签订拒绝有偿补课公开承诺书,坚持推进师德师风和干部廉政建设。让党建引领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成为锤炼党员干部新本领、谋划新篇章的定盘星、压舱石。
二、2024年,要以更高质量的特色化办学谋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之道。
根据附高实际,改革教学模式,制定特色学科课程实施规划,创新特色学科课堂教学方式,继续推行大单元教学和学历案教学,探索艺体生培养新模式。实现文化课教学和专业生教学双轮驱动,并实现教学质量双丰收:纯文化课本科上线率和艺体生双过线率争取每年以10%的比率递增。
坚持探索落实生涯教育和创新“全员导师制”学生发展指导模式,办好思政课程,校级领导包保年级和备课组,加强对教学工作的常规检查与监督。
抓好三种类型教师的培养。一是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讲示范课、研讨课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二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开展“青蓝工程”,建立青年教师读书会,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三是对教学能力薄弱教师的培养,采取同伴互助,目标引领,构建提升平台。在课程体系的引领下,我校将重点建设一支“肯奋斗”“能创造”“敢争先”的师资队伍,支持和鼓励有能力有想法的老师大胆创新,积极建设,让奋进的热火尽情燃烧,让创造的活水充分涌流。
各学科教研室要根据我校学科建设指导思想,围绕我校学科建设总目标,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处理好内生动力与外在压力的关系,要处理好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处理好教学规律与教育规律的关系,处理好课上与课下的关系,处理好片段与全面的关系。真正从学科能力、课程建设、专业发展、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整体规划具有学院附高特色的学科建设,努力建设高水平优势学科,全面提升学科教育水平,丰富学校教育教学内涵,不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教务处要继续组织青年教师过关课、党员教师示范课、校优质课评选等活动。继续推行精准化教学,规范集体备课工作,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广大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打造有效高效智慧化课堂。
教务处教研室要研制教学质量评估细则,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做好对教学质量的检测与分析,加强对教学工作的常规检查与监督。让教学成绩与评先树优和职称评聘有机结合。要加强学科教研、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巡查力度,推行推门听课制度。坚决做到让制度管人、用数据说话,以教学实绩论英雄,全面提升学校教学和育人水平。
三、2024年,要以更高标准的立德树人水平谋求育人质量增效之道。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提高德育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素养。一是继续实行班主任竞争上岗,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荣誉感。二是班主任队伍培训常态化,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三是严格执行班主任评价方案,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强化班级管理量化,坚持每周一上报,每月一汇总,推进班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四是创新德育教育模式,提升育人品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推进心理健康咨询室的建设。五是加强内外统筹,着力在资源建设上下功夫。统筹校内、校外德育资源,加强一体化建设,打造环境优美、积极向上、适宜学生成长的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加强实践育人。六是形成品牌引领,着力在主题教育上下功夫。统筹设计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第二课堂活动平台,围绕党和国家重大主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实现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七是坚持钉钉子精神,行政值班常态化,年级部值班精准化,学生会管理自主化,班主任跟班跟寝,任课教师跟晨读,全体教职员工晚自习进教室坐班陪学,坚持全员育人导师制24小时无缝隙管理体系。八是形成育人合力,着力在家校社协同上下功夫。推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体化育人共同体。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家庭教育支持服务,构建和谐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关系。
四、2024年,要以更加自信的教育战略谋求学校高质量发展竞争之道。
中考招生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随着新学期的开启,各高中招生宣传工作也紧锣密鼓的开始了,我们的宣传重点还是“鸡头效应”、新校区效应、无缝隙管理和卓越班建设。每一位附高人都责无旁贷,招生宣传工作“人人都是战斗员、人人都是宣传员”。我们必须持续大力宣传附高传,做好招生政策的宣讲和解读,我们要以从零开始的姿态开展招生工作,要让更多的学生及家长明白,报考附高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2023年9月市教育局印发了《济宁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质量提升方案》。学业水平合格考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更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性指标。每年省教育厅都会对各地市的该项指标进行排名,市教科院要对全市各高中学校进行统计分析,今后教务处、各年级要想方设法提升我校学生学业水平合格考的优秀率和合格率。
我们还将统筹校内外教育资源,继续对接高等学校,进行课程开发及联合培养;同知名高中交流学习,定期举办同课异构活动;定期派教师外出学习,汇报传递新的教学理念、做法。实现专家讲座常态化,交流学习精细化,讲课评课精准化。我们要大力宣传附高精神,发出附高声音,持续不断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
五、2024年,要以更加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谋求学校发展创新之道。
要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强化服务意识、担当意识,狠抓落实。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结合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列出清单,制定整改措施,打破思维定势和工作套路,以更宽广的视野来深化协同,创造性应对问题。要从工作态度、精致管理、提升内涵、创新手段、提高品味等五方面深入研究学校管理改革性举措,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努力提升管理水平,提升办学质量。
紧跟时代步伐,主动对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以教育数字化为驱动,积极探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学评价等各环节的深度融合,推动数字化在拓展教学时空、共享优质资源、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过程、精准开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助力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利用好智慧校园建设成果,继续优化规范行政性事务流程,打破处室部门、年级部之间的藩篱,共同做好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加快现代化的图书馆建设,努力创建“书香校园”,全面提高师生的阅读能力。保证师生有地方读书,保证师生有好书阅读,保证师生有目的读书,保证师生有时间读书,保证师生有兴趣读书。
要绷紧安全发展这根弦,树立底线思维,掌握战略主动,提高应急处突能力,筑牢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铜墙铁壁”。在今年这个特殊节点,安定祥和就是最重要的政治责任。各部门、年级部一定要强化风险意识,切实维护好学校安全稳定。要守好守牢意识形态阵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抓紧抓好校园安全工作,持续加大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全面做好消防、食品、实验室、教育考试等安全工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继续完善制定各类安全预案,加强应急疏散演练,建立救援突击队与防汛突击队,对保安员进行定期培训,确保意外来临全体师生会自救,能逃离,有人组织,全面提升校园内应急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面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唯有保持精益求精的匠心、久久为功的耐心,勇挑重担、善作善成,以实干笃行创造新辉煌。在新的一年,让我们扬帆起航,乘风破浪,以坚定的责任意识,博大的教育情怀,一流的教育品质,不断自我提升、自我淬炼,以强有力的举措稳步推进附高教育改革再创新、体制机制再完善、教育质量再提升,不断实现赶超跨越的新担当新作为。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心中有梦、眼中有光、手上有力、肩上有责的新时代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