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教育学院“师德为先,雁阵前行”品牌创建综合规划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按照济宁市教育局《济宁市“党建领航铸师魂”系列师德师风品牌创建活动方案》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全院教师弘师德、正师风、铸师魂,提升我院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水平,转作风,树形象,以“争创一流、唯旗是夺”的精神,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开创我院工作的新局面。经学院党委研究决定,即日起全面开展“师德为先,雁阵前行”师德师风品牌创建活动。为了抓好师德师风品牌创建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国家、省、市教育大会精神,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品牌理念
“师德为先,雁队前行”,重点突出三个方面。一是“师德为先”,强调无私奉献,以高尚的精神感染人,以非物质的荣誉引领人,形成“比做奉献人,比做真君子”的教风校风。二是“雁队”阵型,强调团结互助,“众人划桨开大船”,培育、发展集体的凝聚力、战斗力。三是砥砺“前行”,强调做出工作实绩,以“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为目标,以“严真细实快”相要求,以实绩论英雄,倡导风清气正的实干精神。
三、创建目标
坚持党建引领,开展学习明德、活动育德、规则立德、典型树德为内容的“四德”教育活动,教育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激励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塑造学院“崇仁尚礼,诲人不倦”的优良师风。
四、创建步骤
按照济宁市教育局“党建领航铸师魂”品牌创建活动的要求,通过师德师风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促进师德师风的大提升、作风的大转变、事业的大发展,顺利完成我院师德师风品牌的创建,成功创建成为济宁市师德师风建设示范校,为学院各项事业的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创建时间为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品牌酝酿申报阶段(3月)
在全体教职工中大力宣传品牌创建活动的意义、要求,树立教职工的品牌创建意识,调动教职工参与品牌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立品牌创建工作领导机构,认真总结提炼我院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经验方法,制定创建实施方案,向市教育局提出申报。
(二)品牌具体培育阶段(4-10月)
按照实施方案,加强师德师风品牌培育,开展各项创建活动,提升创建效能,形成规范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同时,将创建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责任到人,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保障品牌创建活动有序开展。具体创建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坚持党建领航,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凝心聚力,健全组织体系,建立起党组织责任主体机制,建立院党委—党支部—党员示范团队(党员结对非党员教师)的三级责任体系,明确党员干部、教职工参与的主体地位,实现处室科组全覆盖,实现党员结对非党员教师全覆盖,充分发挥好党支部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培养一批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的党员教师模范,将党旗插在教学一线。
二是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力求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每一位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以达到学习明德、活动育德、规则立德、典型树德的创建目标。
1.坚持学习明德,铸牢思想之魂,厚植文化之根。健全教师学习制度,把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融入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和教师培养、培训、管理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
2.坚持活动育德,丰富师德师风建设载体。以师德教育、师德宣讲、交流研讨、警示教育、专项治理等系列活动为抓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激发我院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3.坚持规则立德,严格遵守师德师风的相关规定。建立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让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首先,通过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明确具体的师德“红线”和“底线”,查找问题,抓好整改。守好师德底线,建立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其次,完善师德考核办法,明确考核内容、程序、方法,建立起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五位一体”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再次,强化师德考核的作用,实行师德师风前置审查制度。把师德考核作为评先树优、评职晋级、表彰奖励的首要要求,实行一票否决制。
4.坚持典型树德,发挥好榜样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岗的作用,树好身边的师德典型,让全体教师对标学习,共同进步。首先,树好师德典型,善于从党员中选树师德典型、塑造师德榜样、讲好师德故事等活动,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浓厚氛围。其次,开展好“身边的榜样”师德标兵和师德师风优秀团队评选活动,发掘师德师风优秀案例,做好济宁最美教师、齐鲁最美教师和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等推荐评选活动,发挥好师德模范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激励导向作用。再次,开展好“党建领航铸师魂”品牌创建,争创济宁市师德师风建设示范校,争做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头雁,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走在前,开新局”,带动学院各项工作的全面进步。
三是抓好抓实教育教学工作,以高尚师德师风的精神品质推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从而达到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目的。
(三)品牌认定巩固阶段(11-12月)
开展好品牌创建工作的自查,全面总结创建经验,向市教育局提出品牌认定申请,做好创建档案和汇报材料规范整理,迎接市教育局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党建领航,建章立制。充分发挥好党组织在师德师风品牌建设中的领航作用,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学院党建工作要点。在学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支部要按照学院党委品牌创建方案的要求制定本支部的创建方案并组织实施,建好党员先锋岗,发挥好党员在品牌创建工作的先锋带头作用,亮身份,做表率,将党旗插到基层一线。成立以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的师德师风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创建工作。同时成立师德师风品牌创建工作专班,研究品牌创建工作的各项具体措施,负责将各项创建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合作、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保障师德师风建设和品牌创建工作务实高效。
(二)学习教育,涵养师德。开展好“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学习教育活动,按照“制定方案系统学、党员干部带头学、结合活动重点学”的总体要求,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有计划安排、有形式创新、有学时要求、有时间节点、有督促检查、有效果总结”的系统化学习教育,将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深入人心。通过主题党日、三会一课、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将师德师风学习教育纳入日常党建工作,开展专题学习研讨,交流体会、深化认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做实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利用暑期集中培训,组织开展教职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培训和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用好优质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党性教育基地、师德涵养基地、教师实践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作用,采取现场教学、专题辅导、网络课堂、观看影视等多种形式,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培训,推动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走实入深。
(三)活动创新,搭建平台。围绕师德师风品牌和师德师风示范校的创建工作,开展好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重点开展好教师开学第一课、师德师风宣讲、师德师风知识竞赛、典型案例评选、“党建铸师魂,文化润师心”主题征文和微视频征集,最美教师、“四有”好老师、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讲好师德故事,选好师德典型,为师德师风建设创设载体、搭建平台,在丰富的师德实践活动中弘扬优秀师德、塑造优良师风。
(四)作风建设,正风肃纪。深入贯彻落实好济宁市教育系统作风建设会议精神,全面查摆在师德师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开展好师德师风失范专项整治活动和警示教育活动,解决好教师政治觉悟不高、规矩意识不强、法规意识淡薄、奉献精神欠缺、服务学生不到位、教育学生方式简单粗暴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杜绝有违师德师风行为的发生,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塑造敬业爱岗、关爱学生、甘于奉献、努力工作的优良师风。
(五)考核表彰,选树楷模。做好年终师德师风考核工作,明确考核内容,完善考核办法,规范考核程序,利用好考核结果,切实发挥考核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指挥棒作用。做好总结表彰工作,总结好经验、好做法,选树一批师德典型,开好总结表彰大会,发挥好师德典型的模范带动作用,推广先进经验,形成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六)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站、宣传橱窗、微信公众号等校内外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师德师风品牌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部署和要求,宣传报道我院师德师风品牌创建工作的开展情况、经验和做法,大力宣传师德楷模的先进事迹,及时反映我院师德师风建设的进展和成效,营造品牌创建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