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第五中学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校园安全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头等重要大事,课堂教学安全管理是其中重点。为进一步增强安全管理意识,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消除课堂教学中的安全隐患,杜绝发生课堂教学安全事故,确保教育教学秩序稳定正常,特制定本制度。
一、室内课堂教学
(一)在课堂教学中,安全工作实行任课教师包课堂的责任制。
(二)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坚持按课表上课,调课必须到教导处登记,若未登记出现迟到、缺旷等现象以及因此而引发的事故一律由原任课教师自行承担。
(三)严格遵守教学时间,按时上下课,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中途离开,不拖堂,如因教师迟到,早退或中途离开,所发生的一切事故由上课教师本人全权负责。
(四)进班上课时先清点、记录学生到班情况,一旦发生有学生缺勤情况要及时与值班教师或班主任联系,查明原因后方能进行教学活动。
(五)上课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上课时不随便讲话,不做小动作,不顶撞老师。严禁学生在课堂上随意离开座位,互相打闹等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师不得坐凳授课,考虑到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课堂上教师要适时进入学生区巡查。上课期间教师不得接打手机和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
(六)尊重学生人格,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教育学生语言要文明、批评要适度,不讽刺挖苦学生。不准使用教鞭、尺子、刷子、粉笔、书本等敲打学生。教学中不准把学生驱逐出教室,严防学生未经允许悄悄离开教室和学校。杜绝由于教育不当而导致学生出现的安全问题。
(七)课堂教学中,教具学具(特别是铅笔、小刀、剪刀、圆规等)的使用、实验课的操作、体育课动作示范及课堂开展的游戏活动要在老师示范、指导下安全有序的进行,有毒害实验药品的使用,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严格规范操作。
(八)在课堂上发现学生身体不适,当堂任课教师要及时与值班教师或班主任联系,并及时交班主任或值班教师妥善处理。
(九)上课期间,任课教师不得让学生私自离开课堂,如有其他教师确实需要学生配合处理相关事宜的,必须由该教师当面向正在上课的教师提出,征得上课教师同意后方可带学生离开,一旦事情完毕,要及时亲自将学生送回教室交上课教师,如处在下课时段,要将学生交给值班教师。
(十)到专用教室(如微机室、实验室、音乐、美术教室等)上课,教师必须要求学生集队有序进出教室,上下课注意清点学生人数,防止学生乱跑乱窜。
(十一)使用电教设备,必须由上课老师亲自操作或由学生电教员专人负责操作,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向教务处或总务处汇报,同时告知班主任并当场提醒学生,禁止学生继续接触和操作,坚决防止触电等意外事故发生。
(十二)上实验课教师及实验员要切实按操作规程上好实验课,保证实验课的安全。
1.上课教师要严格按教材要求做好实验准备,对所用药品、器材要在课前检查并进行预做,确保药品、器材安全有效。不得让过期变质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药品进入课堂。
2.上课教师要认真组织实验课的教学工作,必须做到:课前教师对要做的实验的整个过程能熟练操作;对存在一定安全问题的实验,教师上课时一定先讲实验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处理安全事故的必要知识;并对重要操作进行必要的示范和演示;同时对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认真指导和全面监控,确保学生安全。
3.上课教师及实验员要教育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实验步骤进行。
(十三)上课期间学生外出必须有班主任同意放行的手续,同时必须有班主任或值班教师护送到校门口,门卫方可放行。
二、室外课堂教学
(一)体育课
1.上课应集合整队,记录考勤,课前、课尾做好点名、查人工作,一旦发生有学生缺勤情况要及时与值班教师或班主任联系,查明原因。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同时妥善安排见习生活动。
2.课前须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严格实行体育器具使用前的安全检查制度,针对每项体育活动预先准备好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3.严禁学生上体育课衣服上别微章、胸针等饰品,不携带小刀、钥匙等尖锐、硬质物品。
4.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质较弱学生和特异体质学生。
5.体育教师对授课项目要给予正确示范,对注意事项要给予提醒,认真组织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活动和课后整理活动,以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6.在进行投掷项目练习时,教师教育学生要严格按教师发出的投掷和拾拣器材信号进行练习。严禁相互对掷练习。无器材的学生应远离投掷区,拣拾器材时,应持器材返回投掷区,禁止抛掷回投掷区。同时对单杠、双杠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教师必须亲自负责直接对学生进行保护。
7.教学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保证学生在准备、学习、练习等环节均队列整齐安全有序。教师必须不离学生,不离场地,不准学生随意离开运动场。不得出现学生散乱教师离场等严重违纪行为及安全问题。
8.对上课不及时到岗以及提早下课、提早结束教学任务然后放纵管理而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任课教师负全部责任。
(二)其他室外活动课除了要求按体育课的规范进行操作外,还必须坚持“学生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天气、场地、教学设备、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尽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师必须全程参与,精心组织,全程监控。
三、责任追究
未能严格执行上述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管理制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