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县第一中学 科教研指导方案
学科教研是教师准备教学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是对教学中心内容预设的具体体现,是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基础。自2020年9月推行《微山一中学科教研指导方案》以来,全体教师越来越重视教研活动,教研规范性和实效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科教研质量,使我校学科教研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实效化,结合本学期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突出集体教研,提高常规教研活动的实效性”这一要求,教研活动要围绕课堂有效性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的形成、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重难点问题突破、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反思等关键问题展开。教研活动要本着“目标同向,经验同享,课堂同研,质量同进”的宗旨,努力营造“以学兴教,以教辅研,以研促教,以研提效”浓厚的教研氛围。使教研与教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力求做到人人是研究者、人人有教研主题、人人共享教研成果。
二、教研形式
为有效开展集体教研活动,依据我校实际情况,将集体教研分为:“明日课·今日研”、“一周课·前置研”、“大课题·分月研 ”三种形式,形成教师之间合作、交流、探讨、共享的教研活动机制和模式。
(一)明日课·今日研 (微教研)
即在学科组范围内,针对明日课为主要内容,开展一天一次的微教研。
1.研讨时间:周一至周五之间,学科内非公共上课时间,建议时长为1小时左右。
2.研讨地点:各学科组办公室。
3.管理方式:学科组长对微教研活动进行自查,年级教学管理中心进行抽查。
4.研讨分工:
学科组每日设立1名主研人,即教案审核人(一周一名,由学科带头人轮值),负责主持、召集、记录、汇总、整理、报送、存档等工作;
设助研人1名,即微教研活动中心发言人,助研人要结合主备情况进行说课,并听取学科组内其他成员的的意见,进行二次备课;
学科内其他教师,要提前做好研课程标准、研教材、研教情、研教法、研教案、研课件等先期工作;学科组长督导当日教研活动的实施;
设记录员1名,负责记录教研活动的主要过程。
5.研讨内容:
(1)主研人负责组织学科教学理论学习。内容包括学习课程标准和研究教材教法,把握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知识体系、逻辑关系;学习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教学重点难点突破、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2)共同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态度、学习需求以及层次差异。
(3)预测学生学习障碍和应对策略,围绕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释疑、拓思、达标”地学习,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探讨教学所需的教具、学具,演示实验课前要预做。
(5)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精心制作学生的导学案、练习案(巩固案、提高案)。
(6)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每个教师结合所教班级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三次备课”。
(二)一周课·前置研 (周教研)
即针对提前一周的教育教学任务,开展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的,一周一次综合性教研。
1.研讨时间:
建议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教研制度,时间定在周二至周四之间(不建议选周五7-8节)。
2.研讨地点:建议各年级设立相对固定的集体教研活动室。
3.管理方式:各年级教学管理中心负责对周教研活动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出勤人数、教研内容、教研活动开展情况,检查结果及时公示,并作为评价学科组工作的依据之一。
4.研讨分工:
学科组长负责召集,负责督导周教研活动的实施;
设主研人2名(本周和下周主研人各一名),对研讨课进行综合评价、总体评价;
设助研人2-3人,即为周教研活动的中心发言人,其主要职责:总结上周工作得与失,设计下一周的教学思路、计划,并从“学生状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板书设计、教学效果、学案设计、课件制作”等方面对研讨课进行专项点评;
其他老师也应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设记录员1名,负责记录教研活动的主要过程。
5.研讨内容:
(1)主研人负责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教学技能学习。
(2)由主研人对助研人上周的研讨课设计、观点进行客观的、中肯的评价,分别指出其教学设计的“亮点”,值得借鉴的内容以及值得商榷的课堂环节、内容、活动方式。
(3)由主研人组织共同研究本周教学中出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共同研究在本周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题、问题,共同研究针对错题、问题的解决方式和补偿性练习。
(4)主研人组织安排布置下一周教学计划及学案、课件、练习的制作分工。
(5)总结上周教研活动,商定下周教研计划、教学任务的安排。
(三)大课题·分月研 (月教研)
即开展在学校层面以全校学科组为单位的,一月一次的专题性合作大教研。
1.教研时间:在每月第四周的固定时间。
2.教研地点:在全校范围内调配教研活动地点。
3.教研管理:学校教务处负责对月教研活动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出勤人数、教研内容、教研活动开展情况,检查结果及时公示。检查结果作为评价月教研活动的重要依据和评价学科中心工作的重要依据。
4.教研分工:
学科中心主任负责召集;
活动设主研人1名,建议主要为各年级的学科组长,主要职责是提前做好整个教研活动的准备工作;
设助研人2-3名,即为月教研活动的中心发言人;
设记录员1名,负责记录教研活动的主要过程。
5.教研内容:
(1)“学一学”: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学科前沿知识、课程标准等理论学习。
(2)“晒一晒”:总结上一学月各年级学科组工作亮点和不足。
(3)“展一展”:展示以高考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题研究成果。
(4)“拓一拓”:开展其他主体鲜明的科研活动,联动式的教研。
(5)“通一通”:会商下一学月教学计划。
三、教研要求
1.在明日课·今日研活动中,要求中心发言人严格落实“三案”制作要求,即教案、学案、展示案(课件)三位一体。担任中心发言的教师,要提前发放教研材料(提前分享到微信群、钉钉群),参加教师人手一份。各教研组应制定每日研讨计划,并在教研组内显著位置张贴一周微教研的安排表。
2.在周教研活动中应形成“分配任务、先周备课、集体研讨、形成‘三案’、个人调整、因材施教、教后反思”的教研模式。
3.在月教研活动中,在学科中心主任的组织下,要对各年级各学科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前汇总,切实解决广大教师最关注的焦点问题、难点问题,在教研活动中有针对性解决。
4.在各种教研活动中,研讨活动的召集人应提前谋划,精心设置活动流程,明确活动目标任务,提前告知相关人员活动议程。
四、实施保障
1.规范流程,加强检查。既要检查教研活动的出勤情况、活动的前期准备情况,又要检查教研的组织情况,保障教研活动规范化运行。
2.科学规划,注意细节。各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应精心谋划、提前安排各种形式教研活动细节,力求活动有载体、有内容、有结果、工作任务指向明确。
3.建章立制,量化评比。建议各年级按照学校要求制定评定教研活动检查评比机制,对教研活动组织较好的学科组,作为评选优秀学科组的重要条件之一。
4.责任包保,保驾护航。学校、年级主要管理人员、学科中心主任、学科组长,应该积极参与学科包保制度,确保学校、年级的集体教研活动落实生根,切实收到实效。
5.及时抽查,结果公示。在教研活动中,由教务处、教科室及各年级教学管理中心负责检查落实赋分并进行公示。每学期或学年统计结果作为衡量业务常规工作的重要指标。
6.热情服务,精心保障。安静有序、设施完善、和谐静谧的环境是教研活动的前提条件,为此学校和各年级应积极提供备课的场所和设备。学校各部门、各年级要为备课过程中出现的后勤保障问题积极协调、妥善解决。
五、实施进程
(一)宣传启动准备阶段(2022年2月16日-3月15日)
1.制定学期新方案。各年级在上学期基础上,依据此方案建立具有年级特色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2022年3月15日前完成,由校学科教研执行小组检查落实情况,并督导。
2.召开一次会议。各年级召开动员再宣传、再启动会议,总结上学期工作,传达学校学科教研指导方案(第二学期)和年级学科教研实施方案,组织学习指导方案内容。2022年3月15日前完成,由校学科教研执行小组检查落实情况,并督导。
3.持续推进“最美亮点教研团队”引领作用,在此基础上组织系列教研观摩活动,本阶段至少组织一次。
4.开展“请进来”和“走出去”教科研、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5.创建新学期“双案”活动开展档案。校课堂教学执行小组和各年级要创建课堂教学档案,做好课堂教学中的材料整理、保存、归档工作。2022年3月15日前,校学科教研执行小组检查工作落实情况。
推进说明:三个年级根据各自情况设计第二学期推进方案,进行不同层面的宣传引领;学校层面对宣传发动情况至少进行一次检查(调研)通报。学校层面由执行小组通过工作群、工作邮箱、工作推进简报,进行跟踪指导、检查评定;继续完成上学期未完成的宣传表彰工作(“十大最美教研团队”、“十大最美课改带头人”等)。
(二)学习研讨提升阶段(3月16日~4月15日)
1.持续开展“请进来”和“走出去”教科研、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2.继续开展干部联系学科组、学科中心活动。
3.对教研的形式、方式、方法,教研的结构流程,重点环节进行深度探究,规范推进。
4.进行教学范式、教研范式的展示交流活动。
推进说明:在观摩提升活动的基础上,各年级要根据既定的方案,进行学习提升活动,组织年级内部教研评比,经验交流,成果展示等。2021年4月15日前完成,由校学科教研执行小组检查落实情况,并督导。
三个年级根据各自情况对“微教研”、“周教研”深化提升工作进行直接管理量化,校学科教研执行小组对“月教研”进行整体调度,年级协助实施,该阶段各年级推出3-5个亮点学科组进行年级内部的展示、观摩。学校对各年级试行情况进行第一次月度检查评定、总结指导,对优秀年级、学科宣传表扬。
(三)经验交流开放阶段(4月16日~5月15日)
开展学科组之间、年级之间、校际之间等团队业务交流活动,分享经验、展示成果、共同提高。年级组织统一观摩评比活动,评选“微教研亮点学科组”、“周教研亮点学科组”报学校。2022年5月15日前完成,由校学科教研执行小组检查落实情况,并督导。
推进说明:年级协助实施,该阶段各年级推出3-5个亮点学科组进行年级内部的展示、观摩,学校在年级推选基础上组织“推门观研”,对三个年级开放观摩,校外开放交流观摩。学校对各年级内部学习提升阶段工作进行第二个批次月度检查评定、总结指导,对优秀年级、学科宣传表扬。
(四)评价考核总结阶段(5月16日~7月15日)
在教研活动实施中发现活动的优点和不足,认真倾听各学科组广大老师的反馈意见,以便对教研活动及时总结、改进、提升。2022年6月5日前,校学科教研执行小组检查督导完成情况。
推进说明:三个年级根据各自情况对“微教研”、“周教研”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评定,在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会商,评选亮点学科组,学校将组织在年级、学校层面的观摩学习现场会,学校、年级对各类“最美”评定结果进行不同层面的宣传表扬。
(说明:此方案自2022年2月16日启动使用)
微山县第一中学
2022年2月12日
微山一中“《学科教研指导方案》《课堂教学
指导方案》”工作推进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李 锰 李 伟
副组长:陈进忠 颜秉鑫 侯玉忠
成 员:张令东 徐云峰 陈克全 杨绳海 管明涛 王 平
刘庆银 马 锋 张 明 吴小寒 李德为 杨祥智
孙 涛 张志华 宋正路 贾峰清 程守军
2.调度小组
总 调 度:颜秉鑫
副总调度:张 明
调 度:孙 涛 宋正路 贾峰清
3.执行小组
(1)《学科教研指导方案》执行小组
组 长:杨祥智
副组长:郑作平 王仰涛 杨增国 梁亚
成 员:各年级教学管理中心负责人、各学科中心主任、各学科组长
(2)《课堂教学指导方案》执行小组
组 长:贾峰清
副组长:杨其颂 张淑营 杜建伟
成 员:各年级教学管理中心负责人、各学科中心主任、各学科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