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微山县 > 微山县第一中学 > 学校概况 > 规章制度

微山县第一中学 课堂教学指导方案

发布日期:2024-05-28 15:44 信息来源:微山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为不断提高学校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依据微教体函﹝2016﹞6号文件《关于加强课堂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微一中发【2017】4号文件《关于加强课堂教学和业务常规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微一中字【2020】29号文件《微山一中课堂教学指导方案》有关精神,结合我校课堂教学工作实际,学校将持续推进“‘361’动感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建设。自2020年9月推行《微山一中课堂教学指导方案》以来,全体教师课堂教学观念得到一定更新,课堂教学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为做好本学期工作,现制订本学期课堂教学指导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基于高评体系的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坚持新课程核心理念“学为中心,尊重差异,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构建“361”动感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推动我校教育教学事业健康发展、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背景分析

调研发现我们的课堂依然存在以下三个弊端:课堂教学推不动,教学目标难达成;课内学习很被动,作业经常完不成;学过知识好遗忘,基础知识不系统。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滔滔不绝的讲,学生硬着头皮被动地听,被动地练,学习积极性提不起来,一些学生不喜欢学习,把上课当成受罪。这种粗放式,低层次教学,突出表现是教师本位,知识本位,急功训练为主,强度大而效率低,教师对学生控制太多,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科学的规律。

三、更新观念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强大的专业素养、个人魅力、教学艺术都会对课堂效率产生积极影响。

2.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好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3.课堂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战场,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的主要阵地。

4.建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新理念、新方法,变课堂心理场域的“被动”为“主动”,变课堂管理方式的“控制”为“服务”,变课堂教学手段的“独奏”为“伴奏”,变课堂学习方法的“单一”为“多元”;变“讲堂”为“学堂”,让课堂成为一个小型社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361’动感有效课堂”的“动感有效”

1.“动”,即学生的“主动”,“能动”,师生之间的多维“互动”。“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自己做主,实现自主学习;“能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动感课堂的核心,是学生学习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学习水平能否迅速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互动”是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知识、学法、评价交流等方面多维共动的碰撞交流、资源共享。

2.“感”,即“感知”,“感悟”。“感知”是对课堂中的知识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科素养的认知、感觉和接受。“感悟”是对所学习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悟、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3.“有效”是针对课堂现状,不是脱离实际地奢谈“高效”,更为务实地追求单位时间内的收益,收益越多,体验越深,效益越高。

五、“‘361’动感有效课堂”的“3、6、1”

(一)做实三个保障

1.学案辅助教学

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的前提下,通过集体备课、个人备课、每日一研编制适合学生实际的学案。学案制作有:审核人、主备人、助备人。学案提前一至两天发给学生,学生首先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预习,最大限度地自主解决问题。学案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基础导学--质疑探究--拓展提升--当堂检测等环节。

2.合作学习小组

依据学生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设置6-8人合作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原则上是同组异质(分三个层次),异组同质。选出品学兼优且具有组织领导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

3.一个范式助推

采用一个通用范式进行助推,在通用范式的基础上,根据年级、学科及课型,衍生出富有个性与创新的学科范式和课型范式,克服“强硬式、一刀切”的推进方式,即:母范式→学科范式→课型范式。

(二)把好六个流程

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的六个流程:前置导入——交流展示——精讲拓思——质疑探究——评测反馈——总结延伸

1.前置导入动起来

课前提前下发导学案(分层要求),让学生对要学的知识进行预习。教师做好导学案预习阶段的过程指导,要设计好预习的环节,布置好预习的要点、方法、要求。

教师导入语言要动起来,新授课的导入语要形象、生动、趣味,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检查方法要动起来,复习、讲评等课型的检查方式要体现多样性,通过学生互查互批展示讲解等形式,创新检查方式;学生兴趣动起来,教师语言与检查方法的动,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动起来。

2.交流展示动起来

上课后,在对导学案的预习基础上,老师进行必要的讲解,然后留时间进行学习小组内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并在讨论交流之后,形成小组或个人学习成果,然后利用各种方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不应是对原有知识的重复,应该是小组对学习疑惑的问题性展示,是小组学习成果的生成性展示,是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互动性展示。提倡学生展示内容个性化,展示方法个性化。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展示自我,在成果展示中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3.精讲拓思动起来

在学习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后,老师要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关键问题、易错问题进行精讲和拓展,启发他们而不代替同学们去思考,给他们多提建议、点拨方法。讲在学生知识的“空白处”,讲在模棱两可的“易混处”,讲在思维无法触及的,知识的“纵深处”和学生的“拓展处”。

4.质疑探究动起来

在完成基础知识学习后,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案中的质疑探究问题(根据重难点设置)进行自主探究、质疑点评、合作解疑。质疑探究是深挖教材、生成目标的关键,要总结规律和科学思维,可质疑不同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题,激活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要质疑问题创新化,方法探究新颖化。教师要创新问题角度,探究问题解决办法,做到实验探究让手动起来,推理探究让口动起来,交流反馈全体动起来,最终达成学习过程让思维动起来。

5.评测反馈动起来

要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评测、变式训练或跟踪训练,巩固落实不留死角。通过评测反馈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做到“堂堂清·人人清”。同时进行课堂评价,主要是学习过程行为评价,如合作、探究、试验、展示等过程的表现情况。做到测试情境动起来。教师为学生或创设真实知识情境,或者小专题满分卷,或者只抽查小组达标情况。教师测试情境的巧妙设置要让学生能在轻松的心态中正常发挥。评价要得动起来。把评价的权利放手交给学生,通过活动的形式给学生空间和机会学会对自己和他人的表现做出合理评价,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体。

6.总结延伸动起来

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给学生留2-3分钟时间,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课时学习的主要内容,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布置课后作业,明确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  

(三)集于一个核心:一切以有效学习为核心!

“有效”即“有效率”和“有效益”。与其高高地飘在天上,不如踏实地走在路上。针对我校现状,我们需要埋下头追求“有效”和“实效”。教师要努力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达成度,达成度越高,效率越高,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收益,收益越多,体验越深,效益越高。

六、实施进程

(一)宣传启动准备阶段(2022年2月16日-3月15日)

1.制定学期新方案。各年级在上学期基础上,依据此方案建立具有年级特色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2022年3月15日前完成,由校课堂教学执行小组检查落实情况,并督导。

2.召开一次会议。各年级召开动员再宣传、再启动会议,总结上学期工作,传达学校课堂教学指导方案(第二学期)和年级课堂教学实施方案,组织学习指导方案内容。2022年3月15日前完成,由校课堂教学执行小组检查落实情况,并督导。

3.持续推进“最美亮点导向课”引领作用,在此基础上组织系列研讨课活动,建议语数外每月开展2-3次,其他科目至少每月开展1-2次。

4.开展“请进来”和“走出去”教科研、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5.开展课改推进推门听课抽样调研活动,重点调研收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起草《微山一中课堂教学评价办法》。

6.创建新学期“双案”活动开展档案。校课堂教学执行小组和各年级要创建课堂教学档案,做好课堂教学中的材料整理、保存、归档工作。2022年3月15日前,校课堂教学执行小组检查工作落实情况。

推进说明:三个年级根据各自情况设计第二学期推进方案,进行不同层面的宣传引领;学校层面对宣传发动情况至少进行一次检查(调研)通报。学校层面由执行小组通过工作群、工作邮箱、工作推进简报,进行跟踪指导、检查评定;继续完成上学期未完成的宣传表彰工作(“十大最美教研团队”、“十大最美课改带头人”等)。

(二)学习研讨提升阶段(3月16日~4月15日)

1.持续开展“请进来”和“走出去”教科研、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2.年级内部组织课堂教学评比、展示、交流、提升活动、总结课堂教学思想核心要义等。

3.规范提升导学案,对教学范式的结构进行深度教研,规范提升基本流程、重点环节。

4.进行导学案范式、教学范式的成果展示活动。总结归纳提炼课堂教学范式的基本要义。

5.开展“‘361’动感有效课堂”评价标准研讨活动,修订、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推进说明:在公开执教课活动的基础上,各年级要根据既定的方案,进行学习研讨提升活动。各年级各学科组,结合本学科工作实际,继续组织年级学习《课堂教学指导方案》(第二学期)。同时组织一次年级范围内的课堂教学展示和研讨活动。

三个年级根据各自情况对课堂教学“导学案设计”和“六个流程设计”深化提升工作进行直接管理量化,校课堂教学执行小组对“月教研”进行整体调度,年级协助实施。学校对各年级试行情况进行第一次月度检查评定、总结指导,对优秀年级、学科宣传表扬。

(三)晒课展示开放阶段(4月16日~5月15日)

各年级要以范式示范课、范式研究课、范式汇报课等为载体,以“学案辅助教学、合作学习小组、一个范式助推”为基本要求,以“前置导入——交流展示——精讲拓思——质疑探究——评测反馈——总结延伸”为基本流程,认真开展不同形式的晒课“开放月”活动,打破年级课堂教学壁垒、校际壁垒和家校壁垒,面对不同年级、家长、校际开放。年级组织统一晒课展示开放活动,评选“最美亮点导向课”报学校。2022年5月15日前完成,由校课堂教学执行小组检查落实情况,并督导。

推进说明:年级协助实施,该阶段各年级推出3-5个“最美亮点导向课”进行年级内部的展示、观摩,学校在年级推选基础上组织“推门观课”。学校对各年级内部学习提升阶段工作进行第二次月度检查评定、总结指导,对优秀年级、学科宣传表扬。

(四)评价立模总结阶段(5月16日~7月15日)

在推进“‘361’动感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中发现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认真倾听各学科组广大老师的反馈意见,以便对课堂教学及时总结、改进、提升。各年级部做好定标立模推进工作,年级课堂教学执行小组组织各学科组对课改实验课进行把关,在通用范式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及课型定出各自的课堂教学范式。校课堂教学执行小组于2022年6月5日前对各年级课堂教学范式进行汇总。

推进说明:在定标立模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考核总结。校课堂教学执行小组及时跟进,做好相关工作持续推进。

(说明:此方案自2022年2月16日启动使用)


微山县第一中学

2022年2月12日


微山一中“《学科教研指导方案》《课堂教学

指导方案》”工作推进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李  锰  李  伟

副组长:陈进忠  颜秉鑫  侯玉忠

成  员:张令东  徐云峰  陈克全  杨绳海  管明涛 王  平  

刘庆银 马  锋  张  明  吴小寒  李德为  杨祥智 孙  涛  张志华 宋正路  贾峰清  程守军  

2.调度小组

总 调 度:颜秉鑫

副总调度:张  明

调    度:孙  涛  宋正路  贾峰清

3.执行小组

(1)《学科教研指导方案》执行小组

组  长:杨祥智

副组长:郑作平 王仰涛  杨增国  梁亚

成  员:各年级教学管理中心负责人、各学科中心主任、各学科组长

(2)《课堂教学指导方案》执行小组

组  长:贾峰清

副组长:杨其颂  张淑营  杜建伟  

成  员:各年级教学管理中心负责人、各学科中心主任、各学科组长


附:“361”动感有效课堂的四种课型设计建议

(一)新授课

1.自主获取新知:阅读课本几页到几页完成下列问题和习题,使知识问题化、问题具体化,可采用教(导)学案或同步学习进行。

2.复习或导入:教师提出上节问题,二人小组复述巩固,组员先讲,组长纠正。

3.展示学习成果,对疑难问题进行突破:预估出现的问题,教师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合作探究,展示点拨。

4.当堂达标检测及评价:提炼每一组练习题,关注知识、方法、技能、评价、纠错。

5.课堂小结与反思。

6.布置作业,课后小结、纠错、反思。

(二)练习课

1.选题、做题:教师课前精心选题,排好题组。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互讲互检。

2.点拨:教师抓多数人的问题和题目之间的联结,揭示方法,拓展思维。

3.纠错:小组纠错,相互复述。

4.补偿:针对学生普遍存在问题设计变式练习,注意问题拓展,一题多变,多题一解。

5.课堂小结与反思,当堂达标检测、评价及后置。

6.布置作业,课后小结、纠错、反思。

(三)试卷讲评课

1.第一种方式:教师阅卷

(1)集中讲评:抓共性问题,抓重点、易错点、易混点。

(2)分组探究:分组讲解探究,教师讲过了不等于学生会了,要复述讲解和解决个性问题。同时要求学生把错误用红笔改正在试卷上。

(3)补偿练习:针对学生在试卷中出现的知识漏洞,设计题组练习;教师点评,揭示要害,使学生认识更清晰更深刻。

(4)再次互讲:通过这一过程,达到难点突破,解决同类问题的思路基本形成。教师点拨时注意问题拓展、一题多变、多题一解训练,问题归类分析,问题要回归到课标和知识点。

(5)课堂小结与反思,当堂达标检测及评价。

(6)布置作业,课后小结、纠错、反思。

2.第二种方式:学生阅卷

(1)批改:在考试结束前五分钟,发参考答案,让学生互批或自己批改试卷。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又能达到时间短效率高的效果;同时学生考试时已经过思考,接着批改,认识快,思维不间断。

(2)互学、精讲:学生先分小组互检互讲。教师集中共性问题、疑惑问题,进行精讲,解决问题。教师点拨时注意问题拓展、一题多变、多题一解,问题归类分析,问题要回归到课标和知识点。

(3)复述:以小组为单位再次复述错误问题并纠错。把错误用红笔改正在试卷上。

(4)补偿:针对错误进行补漏练习,巩固思路。

(5)课堂小结与反思,当堂达标检测及评价。

(6)布置作业,课后小结、纠错、反思。

(四)复习课 

1.做题:以练代讲,教师先把复习的问题习题化。学生练完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复述、归纳解答问题的方法。此环节教师只需把握节奏,针对性巡视指导。

2.交流、释疑:由组长组织本组同学相互交流做题得失,组内不能解答或有争议的问题汇总后交给老师,以便全班交流解决。各小组将问题汇总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质疑释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适时引导点拨。

3.提炼:做到习题关联化(建构知识网络),让学生体会知识链、知识树,使学生豁然开朗。

4.变式: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变式练习,拓展思维,形成解题思路。教师点拨时注意问题拓展、一题多变、多题一解,问题归类分析,问题要回归到课标和知识点。

5.课堂小结与反思,当堂达标检测及评价。

6.布置作业,课后小结、纠错、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