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学院附属小学2023年冬季教学工作计划
济宁学院附属小学2023冬季教学工作计划
一 、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义务教育制定的既定方针和济宁市教育局的指导意见,以落实2022新课标为要求,秉承学校“师生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探索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努力实现教学管理的评价科学化、内容系列化、运行规范化,以高效的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和学生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 、 工作目标
本学期,教管处将持续探索师生评价体系,推进精细常规管理,营造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积极建构实施田园课程,完善课后服务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主题活动,促进学生素养的有效提升。
1.在常规管理上持续发力,从读、备、教、批、健五个维度,依据《教学常规各项评价标准》,开展晨读巡视、教学设计检查、推门听课、作业检查、课间操评比,通过数据统计 、及时反馈,强化教师目标意识,使新进教师明晰岗位职责,保障常规工作开展有序。
2.继续营造家校全方位读书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会阅读交流与分享。加强图书阅读借阅管理,促进学生阅读整本书的习惯养成,最大限度发挥学校阅览室功能。通过读书系列活动的举办,在校园内营造“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感受读书乐趣。
3.立足“评价量规、评价形式、真实情境、真实任务”等维度,积极探索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的多元化评价,注重多路径发挥测评实效,将测评成效辐射于田园课程、艺体社团、课后服务等,评价学生学科素养达成情况,助推学生个性发展,助推数据赋能下的学校教学评价改革工作,实现以评价撬动师生共成长。
三 、 工作措施
( 一) 常规管理
1.晨读
工作目标 | 措施 | 执行时间 | 负责人 |
依据评价标准及 方案,教师明晰晨 读 职 责 并 认 真 履 行,学生养成到校 即读的良好习惯, 各 班 晨 读 组 织 有 序、有效。 | ( 一) 准备 1.经各班晨读教师商议、在上学期基础上完善评价标准。 2.成立评价小组、制定巡查方案。 | 8月31日前 | 耿乐、吴虹燕、 各年级语文教研 组长 |
(二) 实施 1.向各班晨读教师下发评价标准及巡 查方案。 2.每月通过教研组长例会发布巡查报告,在学校工作群公示。 3.每月听取教师的反馈意见,同步完 善评价标准及方案。 | 9 月-12 月 | 评价小组 | |
(三) 总结 1.进行本学期巡课数据整理,评选最美 晨读班级。 2.下学期开学初,利用分学科会议反馈 问题、听取意见,形成下学期评价标准 及方案。 | 1 月 | 耿乐、吴虹燕 |
2.备课
工作目标 | 措施 | 执行时间 | 负责人 |
借助教学设 计评价 ,青 年教师能够 反思 自 己的 设计过程 , 了解在编拟 新课标下的 教学设计时 的 一 般 步 骤 ,基本掌 握新课标理 念下教学设 计的规范性 撰写; 骨干 教师能够进 一步提高教 学 设 计 水 平 ,发挥示 范 引 领 作 用。 | ( 一) 准备 1.评价小组成员研讨、修订、完善评价方案公布济宁学院附属小学教学设计评价方案。 | 8 月 | 耿乐 、王永 超 |
(二) 实施 每两周收一次教学设计,每月组织评价小组依据教学设计评价方案进行评价。 | 9月-12月 | 王永超 、评 价小组 | |
(三)总结 整理本学期评价资料,公布学期评价结果。 | 1月 | 耿乐 、王永 超 |
3.上课
工作目标 | 措施 | 执行时间 | 负责人 |
通过课堂常规评价,教师能自觉遵守济宁学院附属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 通过课堂质量 评价,教 师能够以教学 目标为核心进行授课,关注 并实践“教学 评一致性”。 | ( 一) 准备 1.公布济宁学院附属小学课堂常规与质量评价方案。 2.制定巡课值班表。 3.成立教学质量评价小组。 | 8 月 | 耿乐、宋哲 |
(二) 实施 1.根据巡课值班表进行巡课,保证本学期每位教师被巡课次数不少于两次。 2.每月进行5次“推门听课”,保证每个教研 组被随机听课人数不少于两人,课堂质量评价小组进行打分。 3.组织各教研组进行内部听课,每人每学期听 课不少于 10 节,期末上交听课记录。 4.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教师上课情况。 | 9 月-12 月 | 宋哲 、评价 小组 | |
(三) 总结 1.依据数据,评选课堂常规优秀教研组。 2.下学期开学初,利用分学科会议反馈问题、 听取意见,完善方案。 | 1月 | 耿乐、宋哲、 评价小组 |
4.作业
工作目标 | 措施 | 执行时间 | 负责人 |
完善作业评价标准 与作业公示制度, 使教师科学合理地 布置作业,严谨细 致地批改作业,提 高作业批改质量。 | ( 一) 准备 1.在上学期学科会议调研的基础上,完善作业评价 标准及作业公示制度。 | 9月 | 耿乐 、吴虹燕、 王永超、宋哲及 教研组长 |
(二) 实施 1.向学科教师下发评价标准及作业公 示制度。 2.每周作业公示。 3.每月通过评价小组作业检查,评价作 业批改情况。 | 9月-12 月 | 评价小组 | |
(三) 总结 1.教管处对教师作业批改情况做总结。 2.听取教师的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评 价标准。 | 1 月 | 耿乐 、吴虹燕、 王永超、宋哲 |
5.课间操
工作目标 | 措施 | 执行时间 | 负责人 |
通过学练与展示,师生能认识到大课间活动是实现学生校内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重要途径,学生展现健康、文明、向上的精神面貌,提升体质健康水平,推动学校体育发展。 | ( 一) 准备 1.拟定济宁学院附属小学阳光大课间评价方案。 2.制定大课间值班表。 3.成立阳光大课间评价小组。 | 8 月 | 耿乐、宋哲 |
(二) 实施 1.组织体育教师对大课间内容进行创编,择选优秀创编加入到阳光大课间。 2.根据阳光大课间值班表进行巡视,保证本学期每个年级各班级打分评价不少于5次。 3.举办济宁学院附属小学大课间展评活动,评选出济宁学院附属小学阳光大课间展评优秀班级。 4.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教师体育课堂上大课间内容执行情况。 | 9 月-12月 | 宋哲 、评价 小组 | |
(三) 总结 1.依据数据,评选济宁学院附属小学阳光大课间常规优秀班级。 2.下学期开学初,利用分学科会议反馈问题、 听取意见,形成下学期评价标准及方案。 | 1 月 | 耿乐、宋哲、 评价小组 |
( 二) 核心素养评价
工作目标 | 措施 | 执行时间 | 负责人 |
根据新课标中各 学科要培养的核 心素养,结合本 学期学科教学内 容及系列主题活 动,制定表现性 评价量规,在学 科素养考核中评 价学生在核心素 | ( 一) 准备 1.召开分学科会议,围绕学生本学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制定各学科素养考核方案。 2.根据考核方案,修改完善本学科教学计 划。 | 8 月-10月 | 教管处全体 成员、各教 研组长 |
(二) 实施 1. 以素养考核目标为导向开展有针对性 教学活动、主题活动。11月组织三至五年级学生语文、数学学科素养评价,12月组织三至五年级综合学科素养评价,1月组织一二年级期末学科素养评价。 2.借助教研活动加强教师对学生学科核 心素养的培育意识。 | 11月- 1月 | 教管处 |
养视域下的 素 养 的 达 成 情 况。 | (三) 总结 1.进行各学科学科素养考核。 2.对考核数据进行诊断分析。 | 1 月 | 教管处 |
( 三) 阅读
工作目标 | 措施 | 执行时间 | 负责人 |
继续营造家校全方位读书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会阅读交流与分享。加强图书阅读借阅管理,促进学生阅读整本书的习惯养成,最大限度发挥学校阅览室功能。通过读书系列活动的举办,在校园内营造“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感受读书乐趣。 | 第一 阶段:对上学期书香校园建设活动做总结。 主要任务: 1.2-5年级以上学期自评基础上评选学期书香家庭、书香少年。 2.语文教研组长共同商议,制定本学期书香校园创建制定方案 、计划。 3.向全校师生 、 学生家长发出倡议 ,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4.依据上学期座谈反馈的情况,进一步完善各年级书香班级与书香少年评价标准。 | 9月 | 耿乐 、吴虹燕 |
第二阶段: 9月—12月书香校园建设活动继续实施阶段。 1.各年级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主题特色活动。 2.多学科融合读书节活动。不断提高全校师生阅读兴趣,提升全校师生的文化底蕴,突出书香校园文化特色。 | 9月-12月 | 耿乐 、吴虹燕、王永超、宋哲及评价小组 | |
第三阶段:2023 年12 月为总结 、评估阶段。 1.对全年书香校园活动做总结与评估。 2.评选年度书香班级与书香少年评选。 | 12 月 | 吴虹燕、各年级评价小组 |
具体工作月历安排:
九月份:
1. 传达教管处工作计划,各教研组制定教学计划 、教研组工作计划。
2.启动实施新学年校本课程及课后服务工作。
3.一年级入学课程的实施。
4.组织教师参加2023市教学能手评选活动。
5.组织学生参加济宁市黄河文化主题朗诵比赛。
6.成立晨读、备课、上课、作业、课间操评价小组,发布评价标准及方案。备课检查 、教研组长例会。
十月份:
1.组织一至五年级学生国家健康体质测试。
2.举办济宁学院附小2023年秋季运动会。(待定)
3. 晨读、备课、上课、作业、课间操检查 ,发布检查结果,听取教师反馈意见。教研组长例会。
十一月份:
1.组织三至五年级学生语文、数学学科素养评价。
2. 书香年级阅读活动汇报。
3.晨读、备课、上课、作业、课间操检查 ,发布检查结果,听取教师反馈意见。教研组长例会。
十二月份:
1. 组织三至五年级学生综合学科素养评价。
2. 做好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命题工作。
3. 做好期末复习指导工作。
4.书香年级、书香班级、书香少年评选。
5.晨读、备课、上课、作业、课间操检查 ,发布检查结果,听取教师反馈意见。教研组长例会。
一月份:
1. 一二年级期末学科素养考核。
2.三至五年级期末质量分析工作。
3. 做好学生的评优工作。
4 .作业、备课及单元练习的全面检查。
5. 收取教学资料,完善各类档案工作。
6.晨读、备课、上课、作业、课间操检查 ,发布检查结果,听取教师反馈意见。教研组长例会。
附件 1 :晨读标准
济宁学院附属小学晨读标准 (教师)
年级 | 等级 | 晨读意识 | 晨读氛围 | 晨读 参与度情况 |
低 ( 一、二) 晨读激情 | A | 早于学生到教室。 | 黑板 (屏幕) 上 有明确的晨读任 务、要求。 | 通过示范读、领 读等方式参与晨 读整个过程的辅 导。 |
B | 早于一半学生到教室。 | 黑板 (屏幕) 有 晨读任务,晨读 任务不够清晰, 要求不明确。 | 有示范读、领读 的形式,无指导。 | |
C | 晚于 7:55 到教室,晨 读时长不足。 | 没有晨读任务。 | 做与晨读无关的 事务,无朗读指 导。 | |
中 (三、四) 晨读习惯在养 成 | A | 早于学生到教室。 | 黑板上有明确的 晨读任务、要求, 有课外读物可供 扩充。 | 带读、集体读、 晨读全过程引 导,指导朗读。 |
B | 早于一半学生到教室。 | 黑板 (屏幕) 有 晨读任务、要求, 不够明确,只有 课本文章的朗 读。 | 有带读、集体读 形式,有指导。 | |
C | 晚于 7:55 到教室,晨 读时长不足。 | 没有晨读任务 | 无朗读指导或有 收作业等现象。 | |
高 (四、五) 晨读品质在生 长 | A | 早于学生到教室。 | 出示晨读任务、 要求,可读资料 丰富,供有选择 性的朗读。 | 全程参与朗读、 演讲、小组合作 读等形式的辅 导。 |
B | 早于一半学生到教室。 | 任务、要求、资 料单一,选择性 不强。 | 有参与朗读形式 之中、有指导。 | |
C | 晚于 8:00 到教室,时 长不够. | 只朗读课文。 | 无参与指导朗读 或有改作业、训 话等现象。 |
济宁学院附属小学晨读标准 (学生)
年级 | 等级 | 晨读意识 | 晨读氛围 | 晨读 参与度情况 |
低 (一、二) 晨读激情 | A | 进入校园后进入教室, 知道做晨读准备。 | 晨读过程保持坐 姿端正,手拿书, 眼神专注。 | 全班同学自始至 终跟读、教室内外无因迟到等情况站着的学生。 |
B | 进入校园后进入教室, 没有晨读准备意识,需 提醒。 | 晨读过程坐姿端 正,双手拿书, 眼神专注,保持 性不足。 | 80%同学跟读,纪 律良好、教室内外无因迟到等情况站着的学生。 | |
C | 进入校园后进教室,盲 目、被动晨读。 | 姿势不够端正, 精神不够专注。 | 60%学生跟读,有 精力不集中,小 声说话等现象、教室内外有因迟到等情况站着的学生。 | |
中 (三) 晨读习惯在养 成 | A | 到校后进教室,查看晨 读任务,主动准备晨读 内容 | 保持朗读声音洪 亮,和谐、发音 准确,吐字清晰。 | 全班同学自始至 终朗读、教室内外无因迟到等情况站着的学生。 |
B | 进教室,了解晨读任务 后,等待晨读安排 | 声音洪亮,和谐, 发音准确,吐字 清晰保持性不足 | 80%同学朗读,有 秩序性,教室内外无因迟到等情况站着的学生。 | |
C | 进教室,需要提醒,催 促做准备 | 声音低,语速快, 发音吐字不清晰 | 60%同学朗读,有 走神、写作业等 现象、教室内外有因迟到等情况站着的学生。 | |
高 (四、五) 晨读品质在生 长 | A | 查看晨读任务,选择读 物,开始朗读 | 保持朗读,抑扬 顿挫,有轻重缓 急,能够读出真 情实感。 | 全班同学自始至 终参与朗读,教室内外无因迟到等情况站着的学生。 |
B | 查看晨读任务,随意资 料朗读。 | 阅读抑扬顿挫, 有轻重缓急,有 感情,保持性不 足。 | 80%同学参与朗 读,教室内外无因迟到等情况站着的学生。 | |
C | 不注重晨读任务范围 及选择性,只读课本 | 朗读声线平形, 无起伏,缺乏感 情。 | 60%同学参与朗 读形式,有说话、 写作业等问题、教室内外有因迟到等情况站着的学生。 |
附件 2 :教学设计评价标准
济宁学院附属小学教学设计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 | 分值 | 评价指标 | 得分 | 综合评定 |
量 | 20 | 教学设计数量与教学课时一致,一课一 案。 (20′) | ||
质 | 40 | 目标续写以学生为中心,指向核心素养。 (10′) | ||
评价设计能基于单元、课时目标达成进行 设计。 (10′) | ||||
依据新课标理念、本学科特点及学生实 际,对集体备课进行标注、删改、微调等 深入处理,形成完善的、操作性较强的二 次备课教学设计。 (20′) | ||||
思 | 30 |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聚焦核心素养 达成。能从课堂实际出发,反思自己的教 学过程、教学行为、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得 失,写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措施。 (30′) | ||
新 | 10 | 有创新、有特色、有个性。能基于新课标 理念设计出体现教师自身独特教学特点 和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设计。 (10′) |
附件 3 :教师作业批改标准
语文作业批改评价标准
评价类型 | 评价要求及标准 | 评价内容及等级评定 | |||||
批改数量 | 赋等级 | 批改日期 | 反馈订正 | 评语 | |||
课 堂 作业 | 字 词 作 业 | 1.作业全部批改,没有遗漏。 2.批改认真、细致, 等级明晰。有 批改日期。 3.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及 时、准确地指出,并要求学生加以 改正。 | |||||
习 作 | 1.作业全部批改,没有遗漏。 2.批改认真、细致, 等级明晰。 3.教师在学生习作中的批语书写 工整,字迹清楚,语句通顺,具有 鼓励性,能针对习作中问题给予说 明。 4.圈画出精彩句子或者词语,并作 出激励性旁批。 5.针对不通顺的语句或病句,错别 字,给予纠正。 | ||||||
家 庭 作业 | 练习册 | 1.练习题全部批改,没有遗漏。 2.逐题批改,认真、细致。有批改 日期。 3.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及 时、准确地指出,并要求学生加以 改正。 | |||||
日记 | 1.作业全部批改,没有遗漏。 2.批改认真、细致, 等级明晰。 3.圈画出精彩句子或者词语,并作 出激励性旁批。鼓励教师给予学生 鼓励性简要评语。 4.针对不通顺的语句或病句,错别 字,给予纠正。 |
数学作业批改评价标准
评价类型 | 评价要求及标准 | 评价内容及等级评定 | ||||
批改数量 | 赋等级 | 批改日期 | 反馈订正 | |||
课 堂 作业 | 课 堂 作 业 | 1.作业全部批改,没有遗漏。 2.批改认真、细致, 等级明晰。有 批改日期。 3.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及 时、准确地指出,并要求学生加以 改正。 | ||||
家 庭 作业 | 练习册 | 1.练习题全部批改,没有遗漏。 2.逐题批改,认真、细致。有批改 日期。 3.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及 时、准确地指出,并要求学生加以 改正。 |
英语、科学作业批改评价标准
评价类型 | 评价要求及标准 | 评价内容及等级评定 | ||||
批改数量 | 赋等级 | 批改日期 | 反馈订正 | |||
课 堂 作业 | 练习册 | 1.练习题全部批改,没有遗漏。 2.逐题批改,认真、细致。有批改 日期。 3.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及 时、准确地指出,并要求学生加以 改正。 |
附件 4 :课堂常规及质量评价标准
济宁学院附属小学课堂常规评价标准
采用扣分制,每位教师起始 100 分。
评价项目 | 评价内容 | 扣分标准 | 合 计 |
课前 | 每堂课上课前,要提前 2 分钟到教室;使用多 媒体教学时,必须在上课铃响前调试准备完毕。 | 未准时到达扣2 分,教具与多媒体 未准备好扣2 分。 | |
上课铃声停止后,随即立于讲台前,宣布“上 课”,待学生起立后,鞠躬并要求学生“请坐” | 无课前常规扣 1 分。 | ||
对迟到学生,必须要求学生从前门喊报告后, 方可允许进入教室,对擅自进入的学生,要责 令去重新按规定进入教室。 | 任由学生随意进出教室扣 1 分。 | ||
教师不允许携带食物进入教室 | 带食物进入教室扣 1 分。 | ||
教师自身 要求 | 衣着要端庄整齐,得体大方。严禁穿着背心、 运动短裤、拖鞋;不得蓬头垢面,奇装异服。 | 未按规定着装扣 1 分。 | |
保持师者风貌与和蔼的态度。严禁使用不尊重 学生的言词;严禁传递个人的消极观点。 | 侮辱、打骂等不尊重学生行为扣 10 分, 向学生传递个人消极观点 扣 10 分。 | ||
3.举止要严谨、自然、大方。严禁坐着讲课 (因 故经过批准除外) ;严禁使用手机;不得乱扔 杂物,保持讲台清洁。 | 坐讲、玩手机扣 3 分,乱扔杂物扣 1 分。 | ||
课中 | 维持课堂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对违反课堂正常 秩序的行为,必须立即制止;严禁指派学生上 课期间办理与本教学活动无关的事情;有权抵 制任何人以任何理由调动上课学生。 | 课堂秩序混乱扣 3 分,安排学生办 理与教学无关事情扣2 分。 | |
及时阻止学生使用手机、玩电脑游戏、聊天等 非学习行为;及时提醒学生保持学习状态。 | 对学生的非学习行为不管不问扣 2 分。 | ||
保持教室环境,及时阻止学生乱扔、乱画、乱 吐等不文明行为;课间及时清理出个人垃圾。 | 对学生不文明行为不管理扣2 分。 | ||
体育课堂,要在室外活动前准备好器材,提出 安全要求,并传达到每个学生;活动过程中, 必须随时巡查不安全因素并及时处理;一旦出 现安全问题,及时上报学校。 | 课前准备不到位扣2 分,因个人疏 忽原因而导致出现安全问题扣 10 分。 | ||
活动课堂,教师必须保证在场指导,不得脱离 课堂和学生。 | 无故离开课堂扣 5 分。 | ||
课下 | 临下课前,教师必须清理讲台和多媒体工作台。 | 未清理扣 1 分。 | |
实验课教师必须责令学生清理仪器、工具、材 | 违反实验室管理制度每项扣 1 分。 |
料,并按照事先制定的标准归位摆放;组织学 生检查关闭水、 电、 门窗等。教师要求学生将 自己的凳子摆放在规定的位置。要求学生检查 抽斗,桌面杂物,并带出教室;提醒学生带走 个人物品。 | |||
严禁拖堂,宣布“下课”后,学生方可离开教 室。 | 教师拖堂扣 1 分、学生私自提前离 开教室扣 1 分。 | ||
外堂课 | 带堂课带出前,提醒学生将课桌文具摆放整齐, 带出后,需关闭教室灯具。 | 文具摆放杂乱扣 1 分,未关灯扣 1 分。 | |
外堂课带出需提前两分钟到达上课地点,带出 队伍队列整齐,保持安静。 | 未准时到达扣 1 分,队列纪律差扣 1 分。 | ||
游泳课 | 上课班级与本堂课体育教师提前五分钟到达上课场地,带出队伍队列整齐,保持安静。 | 未准时到达扣 1 分,提前离开扣2分,队列纪律差扣 1 分。 | |
一位教师协助游泳教练对游泳学生进行管理,另一位教师将见习学生带至指定场地进行阅读并有序管理。 | 教师未及时到位扣2分,学生私自离开指定见习场地扣3分,阅读秩序混乱扣2分。 |
课堂质量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 | 分值 | 评价指标 | 得分 | 综合评 定 |
课堂理念 | 10 | 课堂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会学习为主线的教 学理念,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
目标达成 | 20 | 学生能解决学习目标预设的问题,能进行自我学习评 价, 目标达成度较高。 | ||
教学设计 | 10 | 学习目标问题化或任务化,具体明确;突出重点,突 破难点;关注学生差异,最大限度实现分层教学。 | ||
教学结构 | 10 | 思路明晰,结构完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容量适中, 节奏合理,学生活动、总结、反思的时空充分。 | ||
课堂调控 | 10 | 发挥主导作用,把握学情,分层要求;抓实自主学习, 促进合作、探究学习,丰富展示方式;精讲重点、难 点和易错易混点,总结规律、方法和技巧;有效解决 新生成问题,采用灵活方式进行限时训练及达标测试。 | ||
教学评价 | 10 | 在学生学习、展示、训练等环节中及时给予评价,肯 定优点,表扬激励;指出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 ||
资源优化 | 10 | 据教学需求有效地整合教材、资料等课程资源;合理 有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 ||
学生状态 | 10 | 学习氛围激情活跃, 自主学习充分投入,合作学习明 确有效,探究学习敢于质疑。 | ||
活动形式 | 10 | 活动形式丰富,展示方式多样,恰当地运用听、说、 读、写、演、唱、画、实验、操作、设计、交流、质 疑等方式,有效完成给定的任务。 |
附五课间操评价量表
内容 | 权重 | 指标与 分值 | 评价内容 |
组织 入场 | 15% | 入场 (15分) | 下课无拖延,组织安全有序;做到快、静、齐。 |
基本 活动 | 60% | 活动过程 (50分) | 1. 精神饱满,富有朝气,队形队列整齐。(10分) 2. 能按照指定路线进行跑操,口号响亮,队形紧凑不松散。(10分) 3. 广播体操韵律感强,音乐合拍,整体效果好。(10分) 4. 千字文武术操口令响亮,动作协调一致,体现良好的精神面貌。(10分) 5. 学生兴趣浓厚,练习积极性高,取得预期的锻炼效果。(10分) |
参与度 (10分) | 全员参与。 | ||
组织 退场 | 15% | 退场 (15分) | 组织安全有序;做到快、静、齐。 |
其他 | 10% | 服装 (10分) | 学生服装整洁,体现良好的精神面貌。 |
附六 “书香年级”评价量表
书香年级评价标准
一年级书香年级评价内容 | |||
阅读兴趣 ★★ | 1. 喜欢读书,有阅读意愿。 2. 阅读内容广泛。 3. 乐于与他人交流阅读内容。 4. 积极参加与阅读有关的各种活动。 | ||
阅读习惯 ★★★ | 1. 每天有相对固定的阅读时间,并自觉坚持和完成。 2. 每天阅读时间达到30分钟,能专注其中。 3. 每学期至少阅读图画类20本、整本书5本,其中学校推荐书目不少于2/3。寒假计入上学期,暑期计入下学期。 | ||
阅读能力 ★★★★ | 1. 借助读物中的图意读书,能看懂图意。 2. 能用二、三句话正确、清楚地口述阅读内容。 | ||
二年级书香年级评价内容 | |||
阅读兴趣 ★★★★ |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主动记录阅读进程。 3.有阅读整本书的意愿。 4.乐于参与学校和班级组织的读书活动。 | ||
阅读习惯 ★★★ | 1.有爱护图书的意愿,逐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根据班级的阅读规划,在家长和伙伴的帮助下,设计自己的阅读计划。 3.有相对固定的阅读时间,并能在家长的监督下坚持和完成(每学期至少阅读10(6+4)本书,其中学校推荐书目不少于2/3。寒假计入上学期,暑期计入下学期)。 | ||
阅读能力 ★★ | 1.尝试阅读整本书,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分享书中最有趣的部分,最想告诉别人的书中故事、最想演的某个角色等)。 2.逐步提升自己的阅读速度(在一年级每分钟约50字的基础上,逐渐提升至每分钟约80字)。 | ||
三年级书香年级评价内容 | |||
阅读兴趣 ★★ | 1.有阅读兴趣;乐于与他人交流读书的内容和感受;积极参加班级、年级、学校和社会上举办的与阅读有关的各类活动。 | ||
阅读习惯 ★★★ | 2.每天的阅读时长超过30分钟,有短期的阅读计划,并能坚持和完成。每学期至少阅读图画书20本、整本书20本(200页计),拓展类图书15本,其中学校推荐书目不少于2/3。寒假计入上学期,暑期计入下学期。 | ||
阅读能力 ★★★★ | 3.掌握至少有两种自己喜欢且经常使用的读书方法。如: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的语句;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段意;运用多种方法读懂难懂的句子…… | ||
四年级书香年级评价内容 | |||
阅读兴趣 ★★★★ | 1.具有良好的阅读兴趣,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初步学会选择自己喜爱阅读的书报。 3.有自己喜爱的书籍,并能经常主动与他人交流读书的内容和感受。 4.积极参加班级、学校及社会组织的与阅读有关的活动。 | ||
阅读习惯 ★★★ | 1. 养成读书看报和收藏的习惯,与同学交流资料的习惯。 2. 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和相对固定的阅读时间。 3. 每天阅读时间40分钟以上,并自觉执行。 4. 每学期至少阅读图画书10本、整本书15本(200页计),其中学校推荐书目不少于2/3。寒假计入上学期,暑期计入下学期。 | ||
阅读能力 ★★★★ | 有自己喜欢且经常使用的读书方法,能欣赏所阅读的文章,与人交流阅读的感受;能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资料收集,并参与专题讨论。 | ||
五年级书香年级评价内容 | |||
阅读兴趣 ★★ | 1.阅读广泛,且有自己喜欢的某一类书;乐于且经常与他人交流读书的内容和感受;积极参加与阅读有关的各种活动。(不太喜欢与人交流或参与活动,但自觉阅读,且专注或痴迷其中。) | ||
阅读习惯 ★★★ | 2.有完备的学期阅读计划和相对固定的阅读时间,并自觉坚持和完成。每学期至少阅读整本书15本(200页计),其中5本科学类书籍,10本文学类书籍,其中学校推荐书目不少于2/3。寒假计入上学期,暑期计入下学期。 | ||
阅读能力 ★★★★ | 3.至少有两种自己喜欢且经常使用的读书方法;能就教师指定读物独立或在简单提示下概括故事梗概或主要知识内容;就喜欢的读物能说出新的收获、发现或亮明自己的观点、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 ||
评价方式 | |||
每班推荐4名学生,学校再随机抽取4名学生,共计80名学生作为年级样本。一名获得9颗星计2分,获得7颗星计1分,5颗星及以下减1分;85分以上为书香年级。并在年级内部公布班级分数。1.问卷调查,现场访谈,查看参与活动的过程资料等。2.查看学生提供的阅读计划、所读书籍并进行简单询问。3.现场访谈。查看学生能佐证的材料。 | |||
结果运用 | |||
1.书香年级:学校重奖2名年级主要负责人,8名班级负责人,命名100名书香少年,100个书香家庭。 2.非书香班级:学校奖励5名班级负责人,命名50名书香少年,50个书香家庭。 3.年级负责人推荐获奖的班级负责人,班级负责人推荐本班书香少年及书香家庭,学校统一审核。 4.学校对书香校园整体工作综合评估后,作出是否对分管领导及主体负责人的奖励。 5.学校举行颁奖仪式,并把成绩突出的负责人作为向上一级“阅读推广人”推荐人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