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学院附属小学2023—2024学年体育发展报告
济宁学院附属小学2023年度体育发展报告
我校现有专职体育教师16人,其中研究生两人,本科以上10人,学校现有300米塑胶跑道操场1个、2800平方米体育馆1个、1600平方米游泳馆1个、篮球场1个、排球场1个、乒乓球馆1个。设施设备和仪器等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本年度,学校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积极响应教育部五项管理中关于体质管理的内容,进一步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活动。
(一)上好体育常态课
学校认真落实国家对体育课程的规定,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其中一、二年级每周四节体育课,三至五年级每周三节体育课,严禁任何理由削减或挤占体育课时。本学期,学校多次组织体育常态课听评课活动,同时认真高效做好体育教研活动,为上好每一节常态课保驾护航。
(二)创新体育特色课
学校进一步加大体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探索高效实现教学目标的科学方法和途径,进一步完善课程的评价体系。除体育常态课外,我校目前继续开发实施包括足球、篮球、乒乓球、武术等体育选修型校本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受到学生的喜爱与欢迎,同时学校组建足球、篮球、田径各级梯队,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需求的同时,有效增强了学生体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三)建立健全学校大课间活动制度
学校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日常教育工作,纳入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形成制度。 11月15日,开展1-5年级冬季跑操活动,王文郁副校长宣布冬季跑操活动开始。本学期冬季跑操活动在一至三年级同学四路纵队跑基础上,加入四五年级图形跑,以足球场中圈为核心,四五年级同学以分队、并队的形式,呈现出几何图形的跑操模式。这种跑操方式,激发了学生跑操兴趣,提升了跑步对学生的吸引力,提升了体质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集体协作意识。
(四)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视力检测工作
学校每年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要求,制定学生体质测试的实施计划和方案,并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为探索建设新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学校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汇总分析,便于下一步体育教学工作的调整,同时把学生体育课出勤情况、体育获奖情况一一登记,作为学生成长记录的重要内容。
为进一步贯彻国家近视防控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全市中小学生视力筛查工作的通知》,有效保障学生视力,11月30日—12月2日,教管处组织各年级有序进行2021年度学生体检活动。体检与视力筛查结束后,学校把测试后的数据汇总分析,进一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读写姿势,保证孩子每日两次眼保健操,注意用眼卫生。 接下来,我们将同体测成绩一起及时反馈给学生家长,并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体质管理。
(五)创新体育节项目,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每年春季,我校都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节活动,至今已经第六届。体育节项目包括趣味闯关赛,队列比赛、“校长杯”校区足球联赛等,力求全员参与,人人锻炼。同学们在体育节中积极训练、永不言败,文明观赛、有序离开,用阳光与活力以及良好的精神风貌,点燃了美好的校园。明年的体育节,我们将继续创新项目,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体质健康、近视防控的宣传教育,建立家校合作和互助伙伴制度,倡导学生相互提醒。同时,学校将不断认真落实五项管理体质健康工作,自觉规范办学行为,为学生的幸福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