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教师管理制度
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教师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主要职责
1、教师应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2、教师应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业务学习和集体活动,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教学纪律,做到治学严谨,教风端正。
3、教师在工作中要服从分配,勇挑重担。教学工作是教师的首要工作,我校教师不仅要把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讲课,提高教学质量,在业余时间应积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此基础上努力搞好科学研究和学校基本管理工作。
4、教师应负责课堂教学和维持课堂纪律,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应主动与班主任、同学科教师和其他任课教师等交流教学信息,共同解决教学中的有关问题。
5、教师须认真履行与自己相应的职责,并按照有关规定接受学校工作安排、工作考核与教学评价。
(二)基本要求
1、加强自身修养,注意职业道德,讲究仪表礼仪,处处为人师表。
2、穿戴整洁,发式适合,端庄大方,上班不化浓妆,佩带首饰适度,符合职业身份。
3、按时上、下班,遵守考勤制度,有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外出,因事或因病不能到校上班,必须按学校规定履行相关手续。
4、使用礼貌用语,讲普通话,使用职业语言,说话注意身份,注意场合,切忌用粗言恶语伤害他人。
5、参加政治学习、听课、讲座活动时,应讲究礼仪,不迟到、不早退,不交头接耳,不随意进出会场,做好会议记录。
6、在上班时间内绝对禁止在办公室打牌、下象棋、谈论股票等;不允许带手机进课堂。
(三)基本修养
1、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
2、与学生谈话要用热情的语调,鼓励的眼神。既严格要求,又避免简单粗暴,不训斥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3、保持良好的心境,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不得向学生发泄怨气而影响工作,损害自己的形象。
4、教态亲切,声情并茂,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风度。
5、坚持正面教育,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6、尊重他人,团结同事,诚恳待人,礼貌相处,不议论、不传播别人隐私,不诽谤中伤同事;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奋发向上。
(四)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为确保课堂教学规范有序,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格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特制定本规则,望全体教师认真遵照执行:
1、任课教师始终是课堂的第一责任人。教师必须认真担负起课堂上教育教学的全部职责,课前认真备课,写好教案,绝不允许无教案上课。
2、上课前一分钟到位,教师到达教室时面向学生站立,目视学生,检查学生课前学具准备情况,维持好班级纪律。认真组织教学,准时上课,按时下课。不私自调课。
3、上课时间教师做到“八不”:不接待家长,不接打手机,不要坐教,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侮辱学生人格,不带等与教学无关的物品带入教室,不与其它教师闲谈,不随意离开教室,不刻意拖堂。
4、严格按照教学计划上课,切实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要求,不得随意增减教学内容,不得擅自调动课程,做到专课专用。
5、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贯彻小学生守则和课堂规范,引导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集中精力学习,有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努力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教师要重视学生站姿、坐姿,看书写字姿势。要求学生站直坐正,看书写字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学生的视力。
6、讲课时,要随时注意组织教学,秩序良好,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应变能力强,能妥善处理偶发应急事件,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如若实在处理不了,应及时通知该班主任。
7、课上不允许做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不允许看动画片、上自习。如该节课后安排有眼保健操,任课教师必须组织学生认真做操,保证室内绝对安静,眼保健操结束后方可离开教室。
8、需要在各个功能室授课的任课老师必须使用功能室,教育学生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按要求使用,爱护各功能室内的仪器,认真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操作,切实搞好组织工作。
9、室外授课提前一分钟进入教室,由本课课任教师组织学生排队,安静进入室外。授课时严格按照室外课要求进行。不允许自由活动,可在老师指导下小组活动,密切注意学生人身安全,预防意外状况发生,如不慎发生及时处理并报班主任。下课后由本课课任教师带回教室。如遇眼保健操,则由体育老师组织学生做完带到做操地点。
10、教师要仪表端庄、整洁,讲课时教态自然、庄重、大方,态度和蔼、亲切、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用普通话,语言文明。
11、教师要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体验学习提供充分的空间。
12、教师必须把立足点放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保证每节课40分钟的有效上课时间,力争构建高效课堂,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13、要重视讲课效果的信息反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讲课进度和教学方法,力求教与学协调一致。
(五)教师上课制度
上课制度是学校教学流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职业准则,为了规范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与和谐的校园环境建设,特制定以下制度:
1、教师上课前必须认真备课,写好教案,绝不允许无教案上课。
2、教师要认真组织教学,预备铃响必须进入课堂,准时上课,按时下课。
3、上课时间教师做到“八不”:不接待家长,不接打手机,不要坐教,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侮辱学生人格,不带与教学无关的物品带入教室,不与其他教师闲谈,不随意离开教室,不刻意拖堂。
4、严格按照教学计划上课,切实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要求,不得随意增减教学内容,做到“堂堂清、日日清。”不得擅自调动课程,做到专课专用。
5、要树立“自主、合作、探究、民主、创新”的课堂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有效课堂”的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营造积极互动、平等对话的课堂文化。课堂上,要随时注意组织教学,秩序良好,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应变能力强,能妥善处理偶发事件,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6、教师要仪表端庄、整洁,讲课时教态自然、庄重、大方,态度和蔼、亲切、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用普通话,语言精炼、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板书清楚,书写工整,用字规范,布局合理,重点突出。
7、教师要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体验学习提供充分的空间。
8、教师必须把立足点放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保证每节课40分钟的有效上课时间,力争构建高效课堂,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9、要重视讲课效果的信息反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讲课进度和教学方法,力求教与学协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