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市属 > 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 校园安全 > 安全制度

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防欺凌”工作管理制度

发布日期:2024-05-29 17:11 信息来源:济宁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防欺凌”工作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防溺水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按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校园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机构

1. 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苏明

副组长:陈皓、高喆、郭峰、纪慧慧、朱彩霞

成员:校中层领导及各班班主任

职责:全面负责组织,协调防溺水工作,负责制定防溺水安全应急预案。督促检查防溺水安全教育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当溺水事故发生时,负责下达预案的启动和终止指令,全力维护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稳定。

2、应急工作小组

(1)宣传教育组

负责人:郭峰

职责:负责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按照学校领导小组的指令,负责与有关单位联系与沟通,加强防溺水工作的综合管理。

(2)现场救护组

负责人:陈皓

职责:依现场情况制定和落实施救措施,对伤病员进行紧急抢救,联系当地医院救治,或拨打120请求救助

(3)事故调查组

负责人:高喆

职责:协助公安部门对学生溺水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事故责任的认定。

(4)善后处置组

负责人:陈皓、纪慧慧

职责:负责师生及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做好溺水师生的安抚工作,协同有关部门调查,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联系保险公司,对溺水学生进行理赔。妥善处理各种善后事宜。

二:安全预防措施

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1)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专题片等媒体开展防溺水安全专题教育活动。和防溺水等安全知识宣传,增强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

(2)通过办防溺水专栏,出防溺水板报,张贴防溺水图片等形式,宣传防溺水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向家长发放“关爱生命,预防溺水-致全校家长的一封信”等宣传材料,让学生家长明确学校防溺水工作要求,了解学校作息时间,提高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履行好监护人的职责,配合学校共同做好防溺水工作。

2、加大督促检查力度

(1)加强督促检查,学生在校期间决不允许随便出入校园,如有事有病必须持班主任签字的请假条,确保学生在校园期间的安全。

(2)学校应积极联系学校周边水域的管理部门,排除水域的周边安全隐患,在学校周边水域设立警示牌,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防溺水安全意识。

(3)学校周边水域事故多发地点,学校安排专人不定期的进行巡查,发现存在隐患的水域,巡查人员应报告校应急领导小组,协调有关部门予以处理。

(4)如有发现存在隐患或危险的水域周边戏水的孩子,应上前予以劝阻和制止。在学生中形成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及时反馈的信息通道,如发现有玩水的同学要及时制止,立即向学校报告。

(5)让家长和学校密切配合,加强学生放学后,双休日,节假日的安全管理,如去有水的地方玩耍,必须要有家长的陪同,确保孩子的人身安全。

三:应急处置措施

1. 学生一旦发生溺水事故,最早发现或知晓的教师应立即向学校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 学校应急领导小组视情况下达预案启动指令,指挥组织各小组,采取积极果断措施进行施救,并及时与家长联系,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医院进行救治,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

3. 一旦出现溺水伤亡事件,学校将及时,如实将有关情况上报上富镇中心小学应急领导小组。

4. 做好溺水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出现伤亡情况,积极联系保险公司予以理赔,各种善后事宜。

5. 协同有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对责任进行认定,如属责任事故,将追究有关部门和个人的责任。

四:注意事项

1.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防止溺水事故再次发生。

2. 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让人人将安全工作记在心上,讲在口头上,抓在手头上,落在行动上。

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校园欺凌事件攻坚专班制度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屡见不鲜,严重伤害了学生身心健康,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全面预防和杜绝小学生校园欺凌,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应对极端恶劣校园欺凌事件,成立校园欺凌事件攻坚专班。

一、 校园欺凌事件攻坚专班组成:

组  长: 苏明 

副组长:  郭峰、陈皓

法制副校长: 陈明振

心理辅导教师: 张立

成  员:  孔霞、李裕柱、各班班主任

二、 校园欺凌事件攻坚专班职责

1.统一领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确定现场指挥人员,负责应急队伍及物资的调动。

2.向公安、医院、教育局等应急部门报告,并保持密切联系,相关部门人员到达单位后,配合这些部门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3.向上级和家长教职工通报事故情况。

4.向上级部门请求救援事项。

5.对所发生的欺凌事件,15日内完成调查、复查,提出处置意见及跟踪观察设施学生及舆情管控措施。

三、事故调查,善后处理:

1、学校应急组在110的协助下,应立即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对伤员进行救护,并安排家长情绪等。

2、学校应急组负责协助110调查事故发生经过。

3、如属于责任事故,追究责任,并进行相应处罚。

校园欺凌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屡见不鲜,严重伤害了学生身心健康,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加强对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与处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全面预防和杜绝小学生校园欺凌,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本方案。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全面落实校规校纪和相关法律制度,增强法律意识,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专项领导组织:

组  长: 苏明    校长,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 陈皓  高喆    郭峰  纪慧慧   朱彩霞

成 员:  李裕柱  张冬青  宋美慧 各班主任

二、预防为主,教育为先 

1.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

2.开展专题宣传。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校纪校规教育、遵纪守法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邀请公安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

3.发挥反面教材事例作用。以主题班队会的形式,结合近期国内、省内的发生的一些校园欺凌事件,进行案例分析, 帮助学生树立纪律观念、法制观念,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交往、沟通、交流能力。

4.加强重点防范。对班级中纪律较差、喜欢拉帮结伙、有暴力倾向的学生要重点关注;要把单亲儿童、留守儿童作为教育重点,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

5.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认真排查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做好矛盾化解工作,避免矛盾激化,发生过激行为。要及时发现并立即收缴学生携带的管制刀具和其他可能危及校园安全的物品。

6、开展家校合作,有效控制校外不良人员的教唆和利用。校外不良人员往往是一些恶性事件的幕后推手,所以学校要和家长密切合作,教育学生要明辨是非,不做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德的事。

7、严肃校园欺凌处理事件。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校园欺凌防范工作职责分工

学校责任清单:

校长室:

1.成立校园欺凌防范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职责;

2.妥善做好突发校园欺凌事件的统筹、协调和处置工作。

办公室:

1.做好校园欺凌的来信、来访、来电办理,建立并完善值班巡查制度;        

2.做好学生欺凌事件的信息、报送和媒体沟通、舆情管控工作;                                                      

3.加强师德师风和国家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班级部、少先大队部:

1.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注重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品德提升和身心健康;

2.     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学生从鲜活的案例中吸取教训,提高意识,正确处理校园欺凌行为;

3.     做好宣教发动,广泛全面宣传校园欺凌的危害及防止措施;

4.     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研究解决学生心理疏导和矛盾纠纷排解问题;

5.     搭建心理教育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6.     收集、汇总、分析、研判校园欺凌信息,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7.及时发现、调解、处置校园欺凌事件,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8.加强团队工作,组织开展向真向美向善的校园社团文化活动。

教务部:

1. 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完善学生课堂教学安全管理措施;

2.将防治校园欺凌纳入课程教学模块;                                                                       

3.强化教育惩戒作用,制定针对性教育方案并监督实施欺凌学生按要求接受教育,同时根据不同情形予以相应惩戒。

后勤部:

1.做好校园欺凌专项宣传、教育、整治活动的物资保障;

2.加强对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力度,

学校重点部位隐患排查及检修,配齐配全安防人员,确保人员、安全防卫设施及时到位;

3.组织保安、门卫等相关人员接受学生欺凌预防与处置专题培训,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班主任:

1.做好易受欺凌群体的排查工作。

2.开展防治校园欺凌专题班会,营造班级良好班风。

3.随时关注情绪变化或特殊学生的思想变化。                                                              

 4.引导学生在受到欺凌时及时与家长、老师沟通,寻求帮助。

保安员:

1. 严格防止外来人员进入校园滋事;

2. 定时巡视校园,发现问题及时汇报,防止校园内发生

欺凌行为;                                                

3.密切关注校园周边环境和可疑人员,杜绝校园欺凌苗头。

家长责任清单:

1.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增强法治观念和守法自觉性;

2.加强家校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在校动向,及时向学校反馈子女在校外的表现;

3.督促子女按时上学、返家,不在上、放学路上逗留;

4.加强子女节假日的安全监管和教育,不得放任自流;

5.教育监督子女文明上网、上绿色网站,远离营业性网吧;

6.教育监督子女不带手机到学校,不得利用手机短信QQ、微信等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7.加强子女教育,在与他人之间产生矛盾时,应协助学校积极化解,杜绝纵容、指责甚至是打击报复;

8.子女被欺凌时应及时向班主任、学校报告,不能忍气吞声,更不能以暴制暴、扩大事态;

9.发现有其他校园欺凌事件,应及时劝阻,报告学校或打110报告公安部门。

学生责任清单:

1.以《中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校规班纪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2.自觉遵守网络公约,文明上网,不得通过手机短信、互联网对同学进行造谣、诬蔑等人身攻击;

3.团结同学,礼貌待人,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众欺寡,学会礼让和包容;

4.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主动排遣自己的心理压力,多向同学、老师和家长倾诉,寻求他们的帮助,不做过激的行为;

5.同学之间发生矛盾,绝不能采用武力手段来解决,应寻求教师、家长的帮助等合理手段来化解;

6.发现有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应及时劝阻、报告学校;

7.自己被欺凌应及时向教师、家长报告:不能忍气吞声,更不能以暴制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