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奎文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奎文学校秉承“厚德博文”的办学理念,打造“阳光教育”品牌,构筑以“立德树人”为育人目标、以实践性和体验式为特色渠道的生活德育课程。
近三年来,我们积极建设德育育人课程体系,坚持“学科渗透+思政贯通相结合”的双体系并行的综合劳动实践教育课程,重视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课程有机融合,实现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润美的大德育渗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经验。
一、建设五育融合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
(一)躬体力行,以劳强体
在家庭推进劳动课程,如全家总动员、亲子做饭、家务劳动我能行、劳动手册建档、家庭垃圾分类进行时。发挥家庭基础作用:有劳有动,学习基本技能,学会承担责任。进行家务岗位建设和亲子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亲子采摘、亲子务农、亲子手工实践、感恩劳动)。
在学校推进劳动课程,如大扫除日、标准化教室建设、劳动创造美美化校园活动、种植春天、植树节、丰收采摘节、评选劳动小能手。发挥学校主导作用:设计劳动课程,设置劳动岗位,创造劳动机会,明确育人目标;进行卫生扫除(培养卫生习惯、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掌握劳动技能);实践美化校园活动(除草、扫雪、捡拾树叶等美化校园活动);设置真实劳动岗位(校园保洁员、校园安全员、纪律卫生岗、配餐管理员、校园广播员、绿化养护员);开设劳动课;举办科技竞赛节(劳动小创造、小发明);实践致敬节日活动(教师节贺卡作品、中秋节做月饼、元旦灯笼制作)。
在社会推进劳动课程,如志愿者在行动、小手拉大手、劳动基地实践、职业体验。发挥社会支持作用:参与社会实践,致敬劳动者,歌颂劳动精神,创新劳动发明,宣传劳动光荣意识。进行志愿者行动实践(打扫社区、清理小广告、党史宣讲活动);进行小手拉大手宣传(节约社会、文明城市、规范语言文字、垃圾分类);做社区小主人(宣传抗疫卫生知识、宣讲抗疫英雄、小小社区规划师、社区主人翁献计献策)。
通过劳动主题活动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提高身体素质、磨炼意志、培养健全人格,使学生身体机能得到充分锻炼和发展。
(二)心灵手巧,以劳育美
在社团活动中,手工、剪纸、版画、科技制作、简易机器人、编织等社团,体现了以劳育美的理念,让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审美感受。
任务型课程中,“我是设计师”、“舌尖上的美食”等课程,体现了以劳育美的理念,激发学生的美好本性和审美追求,实现以劳育美。
(三)科技创新,以劳增智
主推“劳动课程”,找准课程与劳动教育的结合点,“劳动课程”包括:劳动技能、劳动实践、收获田园,让学生了解植物特征、参观实践基地展馆、解说劳动实践,以劳增智。
利用主题月中的科技竞赛月,找准科技创新与劳动教育的结合点,以劳增智。科技竞赛月活动包括:科技小制作、发明创造、智慧校园小明星。这两种课程活动都用创造的方法来做劳动教育,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让劳动教育入脑、入心,还能让学生产生“问题导向”的思维方法,“发现问题”、设计项目、解决问题,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表达、思考、观察等能力,拓宽视野、加强认知,以劳增智。
(四)润品树人,以劳树德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独立自主、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高贵品质,在参加劳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形成乐观向上的积极品质,让学生体认劳动精神、锤炼品格和磨炼意志,使“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根植于心。坚持以德树人,促进学生以劳求“善”,让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综上,我校重点打造劳动课程,充分体现了五育融合的先进理念。智育方面:学习种植知识,了解节气时令,学会掘土、下种、培土、浇水、施肥、除草等劳动技能,了解蔬菜特征。德育方面:增强学生自信心,形成乐观向上的积极品质,体会劳动精神,锤炼品格,磨炼意志。把劳动成果带会家庭,给家人做一顿蔬菜晚餐,感受分享的快乐;把劳动成果分享给老师,培养尊师重教的情感。体育方面: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肌肉骨骼发展,扩大肺活量,调节学习压力负担,增强肌体协调能力。美育方面:采摘节、恬元劳动节、恬元劳动诗画比赛,设计劳动节宣传海报,宣传报道劳动最美丽,以劳育美。
二、践行“学科渗透+思政贯通”的劳动育人双体系
加强劳动课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劳动课新路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组织道法教师认真研究教育大纲和教材,理清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大力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以及劳动态度观念的培养,努力探索劳动课教学新路子,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实际操作,促进学生劳动技能的形成。“思品道法”学科渗透劳动教育,劳模走进课堂、学习劳模精神、宣讲劳模故事、传承工匠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劳动,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获取知识,是人类文明起源发展的最主要手段,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一环,是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更是造就幸福的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