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市属 > 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 > 教育教学 > 教学教研

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教务处2024年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4-05-30 19:31 信息来源:济宁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2024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根本任务,以争创国家“双优”中职学校为契机,以建设山东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为抓手,全面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一、规范常规教学管理

(一)常态化抓好教学巡课机制

 继续完善巡课机制,调整以校领导为组长的巡课领导小组,开展每课必查的巡课制度。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课堂、直进班级的方式,开展巡课,掌握真实教学情况。形成领导引领,教学部实施,监察室督导的巡课体制。开展每课必查,每课必巡,确保不漏一节课的常态巡课机制。

(二)抓好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1.精准落实教学任务。提前做好每学期教学任务安排工作,每门课程落实到具体的教师,指导教学部和教研室选配好任课教师,甄选好符合国家规定的教材。

2.教学部常规教学检查。组织各教学部成立教学检查小组,对教师教案、教学计划、授课日志、作业批改、试卷分析、听评课、教研活动、实习实训等日常教学活动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3.组织好期中教学检查和期末考试工作,不断提升教学检查工作的精细化,制度化、流程化和规范化,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4.不断提升教风学风考风良性发展

开展常态化巡课工作,确保课堂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抓好考风建设,着力打造“诚实守信,自律自尊”的优良考风。

二、加强教学能力提升

(一)全面开展传帮带活动

加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充分发挥师傅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和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开展青蓝工程,调整“传帮带”组合,根据国家省市等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强化青年教师培养,使全体教师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不断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开展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培训需求调研,推荐更多老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培训。

(二)开展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为全面提升我校教学管理水平,规范我校教学管理工作,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成长,打造优质课堂,学校全面开展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教研活动记录评比活动。从教研室推荐到部处选拔,再到学校层面评选,逐级进行。通过教案、教学设计评比活动,在教师队伍中树立起教学典范,提升老师们比学赶超专研业务的进取精神。

(三)组织好教学能力大赛

动员更多的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聘请省级专家开展线下有针对性的指导,提升参赛水平。积极开展校内教学能力大赛选拔赛,加大指导力度,提升专业化教学能力,在教学能力大赛中,争取获得济宁市市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争取获得山东省省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四)组织好参加国家省市学校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积极组织和参加省市学校级别职业院校技能大赛。5月分组织全校技能大赛,设农林牧渔、财经商贸、土木建筑和信息技术服务类等等比赛项目,争取技能大赛全覆盖。积极申报承办济宁市和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饲料检测、装配式建筑安装和蔬菜嫁接等专业技能比赛项目。

(五)常态化组织“课程思政”公开课活动

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组织“课程思政”公开课活动,动员全部中青年老师积极参加公开课活动,把自己最好的教育教学技术展示给广大教师和学生,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能力。

(六)组织开展优质课比赛

组织开展学校优质课比赛,推荐优秀选手参加济宁市优质课评选。组织开展参评材料制作和参赛教课视频录制工作,开展教学能手业务指导,争取全部获得优质课一等奖。

(七)组织开展教师量化考核工作

科学完善量化考核制度,做好全校教师量化考核工作,为教师晋升职称提供依据。统计做好各类教师业务培训、荣誉等业务档案的汇总统计工作。

(八)积极组织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

组织做好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参加省市信息化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争取年内上线3门山东省在线精品课程。

(九)做好全校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汇总

根据学校文件精神,及时做好教师教学工作量、代课教师工作量的汇总统计审核报送工作。

三、加强教材建设

根据省市文件精神,不断提升教材建设质量。

1.落实完善教材选用管理办法。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加强我校教材选用管理工作,实现优质教材进课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教材〔2019〕3)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工作的通知》和《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教材选用管理办法》要求,做好教材的征订工作。

2.认真开展教材排查工作。根据省市教材排查文件精神要求,做好教材排查工作,确保我校教材全部符合有关要求。

四、服务做好全校试卷等各类文印工作

1.做好文印各项工作。做好文印室电脑、打印机相关设备和物品的使用、保管、维护和报修,杜绝浪费节约碳粉,纸张等耗材,注意安全,爱惜设备。

2.做好教学部处室的试卷、证书、检查表格等材料的打印工作。配合各处室打印、复印、扫描,装订相关文件项目课题等材料,及时对文件材料进行优化处理并做好登记统计工作。

五、开展专业动态调整,建好高水平专业

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及时修订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整专业设置。开展动态专业调整调研,根据学校办学能力,及时调整增减开办专业。调整学校和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修订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2.指导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专业和园林技术专业特色化专业建设,积极开展专业调研和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畜禽生产技术专业,开展畜牧核心技能技艺课程项目常态化建设。

3.开展1+X证书考证工作。积极开展1+X证书项目证书考评工作,学校7个重点专业,有11个1+X证书试点项目。督导每个证书都及时完成培训和考证工作。

4.积极完善新专业教学标准,完善新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6月底前完成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工作,并进行公示。

5.积极申报五年制贯通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申报工作,加大投入,挖掘潜力,不断充实办学资源,提升专业办学实力。

六、做好高水平中职学校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工作

认真落实学校党委会议精神,深入研究高水平学校和职教高地建设文件政策,严格按省厅要求和我校高水平学校建设方案和任务书,高标准开展11个项目建设工作,加强过程性材料的收集整理凝练提升工作,积极申报建设形成各类标志性成果,提高建设任务的支撑力度。组织好高水平学校建设调度工作。及时关注研究国家双优中职学校建设政策,提前准备,加强沟通,对标双高,争取第一批申报成功国家“双优”学校。通过各类大项目引领,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知名度。

七、其他工作

1.积极争取升级教务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日常教学业务,服务全校教师和学生。

2.更新增补文印设备,节约资源,降低成本,高质量服务全校师生试卷印刷,材料印制等。

3.完成领导交办和相关处室需要协助完成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