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曲阜市 > 曲阜市东方学校 > 体育美育 > 劳动教育

曲阜市东方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发布日期:2024-05-31 09:57 信息来源:曲阜市教育和体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一、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劳动是华夏儿女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当前的学生大多数十指不沾泥,普遍缺乏劳动实践经历,劳动教育在社会中被淡化、在学校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很多学生从小养成不劳动、不爱劳动、不愿劳动的习惯,逐渐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劳动意识缺乏,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机会减少,学生无法体会劳动的辛苦,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劳动教育的缺失,不仅使青少年身体素质下滑严重,还导致青少年价值观产生偏差,对道德培养和品格塑造造成负面影响,更与我校倡导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教育相悖。让孩子提高劳动意识,增强劳动体验,是东方教育的重要课题。

二、劳动教育课程目标

将劳动理念和行为渗透到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结合班务、家务、宿舍内务等常规工作,坚持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开展劳动习惯养成教育;以劳动实践基地为主要载体,依托重要节日,  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劳动体验,让学生体会劳动艰辛,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与劳动技能,在实践中长知识,在劳动中学本领。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与现有的良好生活条件,养成艰苦奋斗、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及创造能力。打通劳动与知识、品德、能力等方面的关联,以劳增智;以劳树德;以劳健体;以劳育美。通过以劳促全提升心志,使学生拥有充实的人生。

三、劳动教育课程内容

(一)常规劳动课程

1.班级内务课程

根据班级内务整理规范,每日对班级内务进行整理,校园文明督查大队每日进行定时检查与不定时抽查,培养学生日常劳动习惯。具体标准如下:

1)地面:干净无灰尘、纸屑、粉笔、积水、污迹和垃圾死角。

2)桌凳:前排距离讲台“一地面砖”,过道宽度均匀,课桌凳横平竖直,间距一致,均匀分布。桌凳无乱写乱画、无刻痕、无损坏,学习用品放置有序。下课或学生离座后,要将凳子推放到课桌下。每日到校后,及时将个人和同桌凳子从课桌上放下来,保持桌椅摆放整齐、美观。

3)讲台:桌上物品排放整齐,桌面、桌洞内下无灰尘、无杂物堆积。

4)卫生工具:垃圾桶、笤帚、簸箕、拖把等卫生工具整齐摆放于教室隔断内。

5)黑板:板槽、边框无粉笔屑、粉笔头。

6)玻璃、窗台:窗台无积尘,玻璃完整干净。

7)储物柜:存放衣物、书包等日常用品,柜门关闭严实,严禁书包背带外露。书架无杂物,书籍摆放整齐。

8)课桌洞:根据课程表安排,将当天所需用品放于桌洞内(其他物品自行存放在个人储物柜内)。桌洞内物品整齐、有序排放。禁止将垃圾放于桌内。

9)绿植:根据习性进行浇水呵护,修剪枯叶,确保绿植生长旺盛。

2.餐宿课程。

依托食堂、宿舍两大生活地点,结合就餐、就寝行为,开展日常劳动。

根据安排轮流分餐、分发碗筷;

就餐后整理收拾碗筷、清洁餐桌、地面;

倡导光盘行动,节约食物、杜绝浪费;

宿舍内注意个人卫生,个人物品摆放有序整齐、床铺整洁平整,培养劳动习惯。

3.家务课程

一年级:学习折衣服、裤子、袜子饭前盛饭、摆碗筷坚持每天自己背书包上下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会分类整理自己的玩具坚持每天自己洗漱

二年级:学习用扫把扫地、拖把拖地;学习清洗简单的小物品,如红领巾、袜子等;坚持饭后收拾、擦桌子,并学习洗碗筷;坚持自己的衣裤自己折;学会整理自己的书柜、书架;学会叠被子。

三年级:会用洗衣机洗衣服;会折衣服、裤子、袜子等;会洗自己的鞋子,也能帮家人擦皮鞋;整理自己的书柜、书架;学会用电饭煲烧出软硬适中的米饭

四年级: 整理自己的衣橱衣物; 坚持周末承包家里的洗碗工作;坚持每周至少清洗自己的衣物一次;会对书架进行归类整理;学会烧一个蔬菜;能够独立当家一天。

五年级:学会整理换季衣服;学习擦玻璃;坚持每天整理自己的书桌、书柜;照顾小弟弟、小妹妹;坚持每天帮助养护家里的花草;坚持每周至少洗一次碗并清理灶台;能在周末为家人准备一次早餐。

六年级:每周至少整理一次自己的衣橱;坚持每天清扫地面, 坚持每次用完卫生间后及时清理;坚持每天帮家人盛饭,饭后一起收拾桌子;学习清理冰箱;坚持每天自己整理床铺,会自己换床单和被套;每周能为家人准备午餐一次;坚持每天洗碗,洗完碗后及时擦干灶台和厨房地面。

--九年级:清洗衣物,需要清洗之时,随时、随地熟练清洗;个人物品科学分类;整理卧室,床铺整齐,衣物摆放整齐有序;书包、书桌成风景;坚持饭前帮家人盛饭、摆碗筷,饭后主动收拾碗筷、清洗餐具;科学种植养护绿植;练掌握科学种植1-2项技能;懂得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定时喂养并清理卫生,在种植养殖劳动中体验探究动植物的生长;学会加工6-8个菜品,每周为家人烹饪三菜一汤,能小范围招待客人。

(二)特色社团课程

1. 剪纸课程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按照学段不同将课程设置为低、中、高几个不同的层次。低年级同学以剪纸游戏、撕纸粘贴画为主,中年级的同学则以剪纸、图形理解为主,高年级的教学内容则上升为家乡的剪纸文化传承、工艺历史积淀为主了。各个学段教学内容相互渗透、螺旋上升。

课程开设以每周社团活动为主,各年级段间周上一次课,增加劳动动手机会,系统学习剪纸工艺的历史文化和工艺技法。

2. 席编课程

以本地区的传统编织技术为基础,立足地方,立足学校,立足学生,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设计多种多样的编织社团活动,增强动手能力,学习制作传统编织工艺的一些基本技能。掌握民间传统编织的技巧,并引领学生通过对编制技法的理解,创作出具有个性化和专业化的编织作品并在此基础上体验祖国南北方不同种类编织工艺技法的趣味性

按照学段不同将课程设置为低、中、高几个不同的层次。低年级同学以游戏感触、故事欣赏为主,中年级的同学则以编织技艺、图形理解为主,高年级的教学内容则上升为家乡的席编文化传承、工艺历史积淀为主了。各个学段教学内容相互渗透、螺旋上升。

课程开设以每周社团活动为主,各年级段间周上一次课,系统学习曲阜花席编织的历史文化和工艺技法。

3. 吉祥花糕课程

花糕是我国一种具有特色的民间面食艺术形式之一,与本地区民风民俗有着密切的联系。花糕的糕与“高”同音,而且一层比一层高,寓意日子红红火火,甜甜蜜蜜,生活步步高,花糕越高越吉利。本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中国面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悠久历史,对面食的特点和制作方法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帮助同学们积极参与实践探究活动,动手体验花糕制作,用多种方式记录和分享有关面食的新发现,与同伴合作探寻面食制作的工艺技巧,大胆尝试创新性的制作花样面食。课程每学期设置14至16课时,间周一次,每次两个课时。带领孩子们分别从面塑历史文化、脉络传承、工艺技法、创新拓展等方面了解家乡民间饮食风俗。

(三)劳动实践基地

1. 种植课程

(1)小麦种植

各班在靠近北墙统一划定的区域内集中种植小麦,让学生体会小麦从播种到收获所经历的漫长生长季,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

(2)蔬菜种植

不允许整个实践基地全部种植小麦,非小麦种植区必须种植蔬菜,种类至少在两种以上。班主任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查阅资料研究农时,确定种植作物,制定种植计划

2.作物维护课程

班主任带领学生观察作物生长过程及状态,做好观察记录,提高学生观察力。指导学生自主管理经营,划分经营小组,做好浇水、施肥等日常管理维护与集中劳动实践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合理安排劳动实践时间,对学生的劳动出勤、劳动纪律、劳动态度、劳动安全和劳动技能等情况进行考察和评估。

3.收获课程

小麦由学校在麦收时节统一进行收割,通过麦收课程让学生掌握镰刀使用方法,学会打捆、晾晒、脱粒等基本技能。

其余蔬菜收获由各班根据成熟情况自行安排:通过蔬菜销售体会劳动价值;通过成果分享,回家进行烹饪,延长劳动链等。

(四)社会实践课程

1. 环保小卫士

曲阜东方学校1-9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与。每周一个班参与,时间自行确定。有学校德育部学校统筹发动,每周一在曲阜东方学校班主任群里,班级自愿申报,德育部根据报名情况,确定每周参与的班级。申报班级有组织地针对校内和校外绿化带和翰林路上的卫生死角,开展环保志愿活动。

2. 劳动初体验

根据各自时间及条件,每学期由家长协助安排进行一次社会实践。可走进社区,做一名社区服务志愿者;可以去敬老院当义工;可以帮助交警协助指挥交通;可深入父母工作岗位,进行职业体验,体会劳动的价值与艰辛。

(五)节日活动课程

1. 传统文化节日

依托传统文化节日及各类特殊节日,组织学生开展相关节日劳作,深入挖掘节日背后的意义,打造劳动节日实践平台,寓劳动教育于活动,在获得劳动体验,增强动手能力的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

劳动项目

要求

春节

春联、窗花我来贴

在不同传统节日,通过亲子合作方式搜集、查找传统节日相关知识,明确相关劳动步骤和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学习劳动技能,在劳动中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节日中学会劳动,在劳动中感悟民俗。

元宵节

美味元宵我来做

创意灯笼我来做

清明节

青团制作

端午节

巧手裹粽

中秋节

精美月饼

重阳节

重阳敬老我能行

冬至

冬至饺子我来包

腊八

盘中翡翠腊八蒜

 

 

2. 其它节日活动

(1)学雷锋

(2)植树节

(3)劳动节

四、劳动评价:

学校劳动教育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评价主体包括家长评价、学校评价、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四部分,根据不同评价主体在不同课程的参与性差别,评价权重各有不同。

(一)评价量表

课程

性质

课程

名称

具体课程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学校评价

生生互评

劳动

参与

劳动技能

劳动

参与

劳动

技能

劳动

参与

劳动

技能

劳动参与

劳动技能

              必修课程

常规劳动课程

班级内务课程

☆☆

☆☆



☆☆☆

☆☆☆

☆☆

☆☆

餐宿课程

☆☆

☆☆



☆☆☆

☆☆☆

☆☆

☆☆

家务课程

☆☆

☆☆

☆☆☆

☆☆☆





劳动实践基地

种植课程

☆☆

☆☆

☆☆

☆☆

☆☆☆

☆☆☆

☆☆

☆☆

作物维护课程

☆☆

☆☆

☆☆

☆☆

☆☆☆

☆☆☆

☆☆

☆☆

收获课程

☆☆

☆☆

☆☆

☆☆

☆☆☆

☆☆☆

☆☆

☆☆

社会实践课程

环保小卫士

☆☆

☆☆



☆☆☆

 

☆☆☆

 

☆☆

☆☆

社会志愿者

☆☆

☆☆

☆☆☆

☆☆☆

☆☆☆

☆☆☆



               节日活动课程

          传统节日课程

春节:春联窗花我来贴

☆☆

☆☆

☆☆☆

☆☆☆

☆☆☆

☆☆☆



元宵节::美味元宵创意灯笼

☆☆

☆☆

☆☆☆

☆☆☆

☆☆☆

☆☆☆


清明节:青团寄情

☆☆

☆☆

☆☆☆

☆☆☆

☆☆☆

☆☆☆


端午节:巧手裹粽、创意香囊

☆☆

☆☆

☆☆☆

☆☆☆

☆☆☆

☆☆☆


中秋节:月饼DIY

☆☆

☆☆

☆☆☆

☆☆☆

☆☆☆

☆☆☆


重阳节:爱老敬老

☆☆

☆☆

☆☆☆

☆☆☆

☆☆☆

☆☆☆


冬至:妙手饺子

☆☆

☆☆

☆☆☆

☆☆☆

☆☆☆

☆☆☆


腊八节:盘中翡翠腊八蒜

☆☆

☆☆

☆☆☆

☆☆☆

☆☆☆

☆☆☆


其它节日

学雷锋:助人为乐,日行一善

☆☆

☆☆

☆☆☆

☆☆☆

☆☆☆

☆☆☆


植树节:护绿使者

☆☆

☆☆

☆☆☆

☆☆☆

☆☆☆

☆☆☆


劳动节:红领巾爱劳动

☆☆

☆☆

☆☆☆

☆☆☆

☆☆☆

☆☆☆


选修课程

特色社团课程

剪纸课程

☆☆

☆☆



☆☆☆

☆☆☆


编课程

☆☆

☆☆



☆☆☆

☆☆☆


吉祥花糕课程

☆☆

☆☆



☆☆☆

☆☆☆


注:每一个项目,根据完成情况打星:劳动参与根据参加课程态度、积极性分别打1至3颗星;劳动技能根据掌握情况打1至3颗星,基本掌握打1星,熟练掌握打2星,展示分享打3星。

(二)评选“劳动之星”

课程组织实施者负责考核打星,学生通过参与获得不同星级评价,根据积攒的星星数量,颁发劳动之星奖章。

集满190(含)颗以上获得“慧心”劳动之星奖章;170(含)颗-190颗获得“巧手”劳动之星奖章;150(含)颗-170颗获得“勤学”劳动之星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