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汶上县 > 汶上县第五实验中学 > 学校概况 > 基本情况

汶上县第五实验中学基本信息

发布日期:2024-05-31 09:47 信息来源:汶上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汶上县第五实验中学基本信息

办学性质

公办学校

主管部门

汶上县教育和体育局

办学地点

汶上县银星路与市政路交汇处东150米

联系方式

0537-6507387

办公时间

8:00—12:00 14:00—18:00(夏季)13:30—17:30(冬季)(工作日)

学校简介

1. 办学规模及基本条件

学校位于汶上县城东南,东临县二环路,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学校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20710平方米,绿地率35.5%。教学区和运动区布局合理,学科专用教室、各功能室设施均达到省级标准,标准化运动场、体育馆、报告厅、图书阅览室等场地完全满足学生在校健康成长需要。大数据应用教学+智慧课堂工程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2.0应用建设,校园硬化、亮化、绿化、美化、智能化硬件建设为学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优质教育基础。

2.办学特色

规范制度建设,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学校立足实际,组织制定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教师综合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安全应急方案、疫情防控、功能室管理、后勤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保障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办学,推进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

重视文化建设,大力推动无声教化。学校一贯重视文化建设,通过手抄报、展板、雕塑、楼宇文化、国学讲堂、校本教材等多种载体,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经典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展示、创造性结合,潜移默化浸润身心,提升师生人文素质。

落实德育建设,全面营造育人氛围。学校充分激发“生师校家社”五大主体活力,大力实施1234德育工程建设即一颗红心——讲好红色故事教育课程,两球类运动项目——学校特色运动项目橄榄球、手球运动健康课程,三个空间三个时间段——基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空间和上学前、在校、放学后三个时间段的“4+2+1”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评价体系,四个德育主题活动节——雷锋节、读书节、艺体节、科技节。全方位、全过程、全环境育人,多元化塑造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健康新风貌,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加强师资建设,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通过“师德师风、教学常规、信息技术、听评研课”四项校本培训,助力青年教师专业化快速成长。学校创新性打造“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培训工程、集体备课、教学论坛、主题教研、教学反思”七大教学教研名片,积极构建教师教学教研共同体,全力打造“四有”“四个引路人”教师队伍。

深化课堂建设,稳步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 探索创设以学科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创新性实施“大数据精准教学+智慧课堂”工程,通过“教师-学生-移动终端”立体化和交互式教学过程,教师教而有“数”、研而有“据”,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全程个性化、自主学习,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3.师资水平

学校现有教职工183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济宁市杏坛名师1人,市特级教师2人、中都名师和市县级学科带头人20余人,市县级教学能手和优质课执教者40余人。

4. 荣誉奖励

学校荣获省绿色学校、省学校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市委优秀基层党组织、市文明校园、市智慧校园、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市义务教育群众满意度先进学校、县干事创业好班子等30余项省市县级荣誉。

5.历史沿革

学校成立于2017年8月,学校秉承“夯实学生发展根基,办人民满意教育”办学宗旨,恪守“厚德博学,知行致远”校训,坚持“以德立校、文化润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内涵发展之路,把校园打造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学园、乐园、花园、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