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兖矿第一中学基本信息
邹城市兖矿第一中学基本信息 | |
办学性质 | 公办 |
主管部门 | 邹城市教育和体育局 |
办学地点 | 邹城市凫山街道凫山南路966号 |
联系方式 | 0537-5383875 |
办学时间 | 1971年5月 |
学校简介 | 1.办学规模 在校学生3334 名,分高一年级、高二年级和高三年级,现有66个教学班。 2.办学条件 学校教学设施设备齐全,邹城市人民政府先后投入资金建设了学生宿舍楼、食堂、塑胶操场。改造和修缮了实验楼、图书楼、艺术楼、教学楼和体育馆。配备了电教、语音、微机、阅览、实验、音美、舞蹈等各种专用功能教室;新建了3口理化生DIS数字实验室,11口理化生常规实验室,4口探究实验室,2口通用实验室,历史、地理实验室各1口。图书馆藏书达15万多册。教师资料室和学生阅览室常备报纸杂志200多种。图书借阅实行半开架式管理,实现了采编、加工、流通、统计、公共检索查询的计算机管理,提高了图书流通率。电子阅览室设在多媒体微机室,为学生提供了电子图书阅览的平台。 3.办学特色 学校高点定位,精准发力,明确了“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学生的成功人生铺路”的办学目标,提出了“面向全体,注重创新,挖掘潜能,张扬个性”的培养要求,确定了符合学校特点的“三风一训”:校训为“求真、励志、笃学、达才”;校风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教风为“忠诚、严谨、奉献、育人”;学风为“主动、活泼、进取、成才”。 学校强化党建引领,庚续教育初心,开创办学新局。常态化开展 党员教育培训活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为办好学校、做好教育,提供思想动力,激发教育活力。 学校以“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办学宗旨,始终坚守为了学生、为国育才的初心。为此,学校注重抓管理、强内涵、提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倡导全体教职工要努力做到崇尚文明、弘扬正气、敢于争先、团结合作、乐于奉献,鼓励全体教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主动发展,提升自我。为此,学校不断创设平台,提供契机,提高教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4.师资水平 学校现有教职工254人,其中高级教师82人,中级教师96人。具有专科学历的2人,本科学历的200人,研究生学历的29人。省级优质课比赛获奖者3 人,省级基本功比赛获奖者1人,省级教学能手1人;济宁市名校长1人,济宁市名师1人,济宁市特级教师2人, 济宁市优秀教师3人,济宁市优秀班主任3人,济宁市师德模范1人,济宁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16人、二等奖获得者6人,济宁市教学能手8人,济宁市基本功比赛获奖者6人;邹城市各类教学业务比赛获奖者100余人。素质一流、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为学校持续高质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5.荣誉奖励 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学校历任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师生员工,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奋发图强,奠定了学校兴旺发展的良好基础。 在学校50余年的奋斗发展历程中,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学校两次被省煤管局命名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1988年5月,被评为“山东省教育改革先进集体”; 1995年6月,被评为“全国煤炭系统标准化中小学”; 1997年11月,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 2000年8月,被评为“省级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单位”; 2000年8月,档案室被评为“省级档案管理室”; 2002年2月,被评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 2007年8月,被评为“省级绿色学校”; 2009年、2010年,连续被评为“邹城市精神文明单位”、“邹城市教育先进单位”; 2010年,被评为“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写字教学培训基地”; 2011年,被评为“济宁市学校安全管理先进单位”、“济宁市教学示范学校”,“全国创新教育实验学校”; 2011年7月,被评为“全国青少年创新教育实验学校”; 2011年10月,被评为“济宁市实验室工作先进单位”; 2011年11月,被评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2011年12月,被评为“济宁市教育工会工作先进集体”; 2011年12月,被评为“济宁市后勤管理示范化学校”; 2012年10月,被评为“济宁市空军招飞工作先进单位”; 2012年12月,被评为“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 2013年11月,荣获全国第三届“和谐杯”初高中“我的模式我的课”高效教学模式博览会团体金牌; 2014年4月,被评为“济宁市数字化校园”; 2014年9月,被评为“济宁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进步学校”; 2014年9月,被评为“济宁空军招飞工作先进单位”; 2014年12月,荣获邹城市第九届中小学生才艺大赛优秀组织奖; 2015年3月,被评为“邹城市红旗团委”; 2015年9月,被评为“济宁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进步学校”; 2015年9月,被评为“济宁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 2015年10月,被评为“济宁市空军招飞工作先进单位”; 2015年10月,被评为“全国N0C信息化教育实验学校” 2015年,被评为“济宁市示范性基层团组织”; 2016年1月,被评为“邹城市先进团委”; 2016年2月,被评为“邹城市文明单位”; 2016年3月,被评为“邹城市教育局先进妇代会”; 2016年9月,被评为“济宁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进步学校”; 2016年10月,荣获邹城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高中女子组第三名; 2016年11月,被评为“邹城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2017年4月,荣获济宁市第三届“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体育道德竞赛奖; 2017年4月,荣获济宁市第三届“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女子组第八名; 2017年9月,被评为“济宁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进步学校”; 2017年11月,荣获济宁市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会高中踢毽子第三名; 2017年12月,荣获邹城市第一届“新华杯”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优秀组织奖; 2018年4月,被评为“国学经典教育联盟校”; 2018年4月,被评为“山东省学校文化建设示范学校”; 2018年4月,荣获济宁市第四届“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体育道德竞赛奖; 2018年9月,被评为“济宁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进步学校”; 2018年10月,荣获邹城市第三届“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男子组第二名; 2018年10月,荣获邹城市第三届“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高中女子组第二名; 2018年12月,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 2019年1月,被评为“邹城市模范职工之家”; 2019年5月,荣获“邹城市教体系统气排球比赛女子组第四名”; 2019年5月,荣获“邹城市教体系统气排球比赛男子组第七名”; 2019年3月,被评为“邹城市家长学校示范单位”; 2019年8月,被评为“济宁市中小学党建工作示范校”; 2019年9月,被评为“济宁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2019年10月,荣获“邹城市教体系统第二届气排球比赛女子组第二名”; 2020年9月,荣获“邹城市教体系统第二届气排球比赛男子组第三名”; 2020年9月,被评为“济宁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 2021年9月,被评为“邹城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2021年9月,被评为“济宁市高中艺体教学工作先进学校”; 2021年12月,被评为“济宁市文明校园”; 2022年3月,被评为“山东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 2022年9月,被评为“邹城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2022年10月,被评为“济宁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 2022年12月,被评为“邹城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 2023年5月,被评为邹城市“2022年度事业单位服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先进单位”; 2023年8月,被评为“济宁市教育系统群众满意先进学校”; 2023年9月,被评为“济宁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 2023年11月,荣获邹城市第五届“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男子组第二名; 2023年11月,荣获邹城市第五届“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高中女子组第一名; 2023年11月,荣获邹城市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气排球比赛曁第三届教体系统教职工气排球比赛男子组第一名; 2023年11月,获得邹城市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气排球比赛曁第三届教体系统教职工气排球比赛女子组第二名; 2024年1月,被评为“济宁市校园食品安全先进集体”; 2024年2月,被评为“济宁市学校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2024年3月,被评为邹城市教体局“2023年度巾帼文明岗”; 2024年3月,获得邹城市第十二届中小学生才艺大赛合唱比赛高中组三等奖”; 2024年4月,被评为2023年度事业单位服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优秀等次; 2024年9月,被评为“济宁市教育工作表现突出集体”; 2024年11月,荣获邹城市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气排球比赛曁第四届教体系统教职工气排球比赛男子组第一名; 2024年11月,获得邹城市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气排球比赛曁第四届教体系统教职工气排球比赛女子组第三名; 6. 历史沿革 上世纪70年代初,伴随着兖州矿区的大规模开发,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建设者,汇聚到邹城这片热土。为解决广大职工子女就近入学的要求,当时的兖州煤炭建设生产指挥部的领导,决定在邹城西关,办一所从小学到高中的职工子弟学校。 自建校以来,孔孟之乡的灵秀山水和文化积淀,兖矿集团的管理理念和创新意识,孕育了这所学校,滋润着她健康成长,培养了她的意志和魂魄。 特别是移交地方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兖矿一中发展,作出了“做好做强兖矿一中”的重要决策,政府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对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升级改造,调整充实了学校领导班子,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促进保障学校的科学发展,学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学校领导班子坚持“思想统一、工作同轨、目标同向、行动同频”,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工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工作。 自2003年起,学校倡导实施了精细化管理, 在教学管理中,实施以年级部为主体的扁平化管理体制,使管理重心下移。坚持把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作为教学的着力点,推行教案、学案、题案“三案一体”的导、学案制度。探索建立起“学案导学、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学校领导实行包科制度和备课组长负责制的集体备课制度。注重利用远程培训、网上教研、校本研究、参观学习等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 2008年以来,学校先后有10项市省级以上教研课题结题。先后有52名教师在市级以上优质课评比和教学能手比赛中获奖。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原则,不断创新德育教学机制和内容,坚持把文明养成当作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长期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学生”创建活动,坚持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定期组织“祖国在我心中”“与法制同行”“感恩母亲”“遵章守纪安全行”等为中心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团委、政教处、年级部经常组织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德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学校组织开展的《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研究》的教研课题在省级课题比赛中获奖。 学校以“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学生的成功人生铺路”为办学目标,以“面向全体,注重创新,挖掘潜能,张扬个性”为教学思路,全力打造“教书育人承包责任制”管理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2011年9月,学校申报了省教研室课题《高级中学教师教书育人承包责任制实践探究》,2012年5月被山东省教学研究室立项为2012年度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学校同期组织展开了课题的研究工作。 学校开展《高级中学教师教书育人承包责任制实践探究》这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研究解决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学习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整改措施加以整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此,学校建立学校行政人员、教研人员、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通力合作的教书育人新模式,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我们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存在的问题,遵循高中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坚持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原则,推进课题研究,形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教育管理经验成果。 经过近3年(2011-2014)的扎实实践,2014年2月我们上报了结题材料,于2014年9月顺利结题并荣获山东省教学研究优秀成果贰等奖。 为巩固课题教研的成果,深化教师教书育人承包责任制,学校制定了《深化教书育人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着力推进教书育人承包责任制实施。 要求各任课教师在学校日常教学管理中,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并把学情调研情况和日常辅导情况详细记录在案,被承包的学生也要把承包教师辅导的情况做详细记录,目的就是让学生解决在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落实“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和教师“一岗双责”。 2016年济宁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的意见》(济教字〔2016〕119号)后,学校班子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多次开会研究,建章立制全力推进。 学校2017年4月制定下发了《邹城市兖矿第一中学创建“教书育人承包制”特色学校实施意见》。本意见以深入实施“教书育人承包制”为抓手,以“学习辅导、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为着力点全力创建特色学校。创新教育理念,细化管理措施,丰富办学内涵,打造办学特色。 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建立了工作小组。各工作组负责组织实施,研究制定了创建具体工作措施并很抓落实。班主任及时建立和调整承包区,把需要帮助的每名学生承包给帮教教师,年级部每月对班级承包责任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督导,各承包教师勇于担当,各尽所能,积极工作,创建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2021年8月,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新一届领导班子朝气蓬勃、团结务实,精细管理,狠抓制度建设和师风师德建设。同时锐意进取,守正创新,以永不懈怠的精神打开学校建设的新局面。 2022年8月,学校重新调整中层人员,提拔和调整各科室中层领导50多人,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学校的领导组织架构。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夯实了组织基础。 2023年6月,学校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本科上线人数595人,本科录取人数比2022年增加80多人,均达到学校历史最好水平。 下一步,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组织领导,积极完善措施,打造学校品牌,推动学校进一步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