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实现工作重心转移,由学生管理工作重心向教学管理工作重心转移,由基础管理工作重心向高质量教育教学成绩工作重心转移。
二、工作目标
1、深化教学教研,走出去请进来,初步形成符合二中实际的有效教研和高效课堂范式,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2、细化教学评价,强化过程管理,实现高考成绩稳中有进,基础年级期末成绩突破提升,向社会初步展示二中实力。
3、加大二中品牌宣传力度,优化措施、积极跟进,确保中考招生质量逆势上扬,进一步彰显二中精品化办学思路。
4、积极协调、稳步推进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校园美化工程、校园文化工程,筑牢校园安全底线,提升环境育人功能。
5、贴近教师,贴近学生,贴近家长,倾听心声、解决难题,尊重、理解、欣赏,构建“有温度”的教育生态。
6、推动班级标准化建设,制定二中学生思想建设纲要,积极探索小组建设,形成较为成熟的二中德育工作体系,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目标。
三、工作措施
(一)行政党建
1、修订完善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绩效考核办法、职称评审办法,制定干部(处室、学部)考核评价办法,基于公平,降低内耗,突出效能。
2、进一步明确处室职能,减少工作交叉,综合性工作实施校级领导牵头机制,办公室、工会围绕“教师为什么教”赋能,教务、教研围绕“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赋能,德育、团委围绕“学生为什么学”赋能,信息中心、总务处做好教学及生活保障。理顺处室与处室,处室与学部之间的关系,提升管理团队工作效能。
3、加强党建工作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开展“三亮三比一争当”活动,传承红色基因,用我党优秀的历史文化武装广大师生,在二中建设思想高地和精神特区。
4、提升宣传工作质量,定期培训宣传队伍,修订奖励机制,创新宣传工作办法,立体生动地展现二中风采,真正做到“讲好二中故事,传播二中声音”。
5、培训是最好的管理,系统设计,统筹考虑,建立干部、教研骨干、班主任、教师、教辅后勤、学生干部定期或不定期培训机制,建立载体,创新形式,为教职员工、广大学生搭建成长成才平台。
6、修订完善教职工岗位聘任方案,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实现用人部门和教职工的双向选择,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选聘到合适的位置上,扬正气、树正风,传递正能量。
(二)教学教研
7、干部全面深入课堂,包保学科,形成常态机制,充分调研教情、学情,与师生共同研讨教材、课堂、作业,研讨高考方向、课程标准等。用一学期的时间,形成符合二中实际的有效教研思路,真正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用一学期的时间,初步形成符合二中实际的高效课堂模式,真正解决好“怎么教”的问题。
8、定期、不定期以问卷调查或学生座谈会的方式调研学情,在上学期开展“学习规范月”“自主学习月”“深度学习月”的基础上,探索推进“新我塑造月”“分类整理月”“质疑问难月”“高效课堂月”等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富有我校特色的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梯度推进方案。
9、教研部门要根据学校工作实际组建课题组,要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推进学校改革创新,要把行政力量、教研力量充分结合起来,创建“真课题”,推进“真创新”,形成“真成果”,逐步让“教学教研成为学校的第一生产力”,让“智慧的火花”在二中升腾起来。
10、以客观、公平、公正的方式,完善考试成绩评价办法和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力争客观准确地做好教师评价,让老师们劳有所得、劳而气顺。在阳光下推进评先树优、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等工作,凝聚共识,彰显正气,形成合力。
11、制定校级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能手评选方案,主动链接上级有关评比活动,拿出学校评价意见,为广大教师搭建展示业务风采、提升业务能力的平台。对于经学校推荐参评上级比赛的选手,教研部门要高度重视,要上升到事关学校荣誉的高度,要举全校之力,打响“人民战争”,确保二中教师获得最好成绩。
12、高三年级要做好二轮三轮复习规划,保证细化到周,力争细化到天,要把握好最后阶段的节奏,确保高考成绩稳中有进;高二年级在保证常规教学的基础上,仍然要在合适的节点上,根据学生实际进行选科调整指导和艺体分流指导,为实现本科总量最大化不放弃最后的努力;高一年级要加强语数外三科教学管理,为后续成绩提升奠定基础,要抓好另外六科学习指导,提升学考过关率,要做好六选三分科指导,按照总分最大化和教学效益最大化的原则逐步推进。
(三)学生德育
13、常规管理向细节要品质,要把常规管理中的细节抓实,要反复抓、抓反复。任何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常规管理中要不断提高标准和要求,以此来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思维品质。
14、抓好宿舍管理这一短板,从宿舍卫生到就寝纪律全面抓实,把宿舍卫生管理权让渡给宿舍管理员,学部要定期根据宿管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反馈,德育处依据反馈结果进行评价,与其收入情况进行挂钩。
15、制定班级标准化建设量化管理细则,提高班级标准化建设水准,整体提升班级建设和班级管理的品位,让班主任特别是零经验班主任找到班级建设之道。
16、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结合学生的心智特点、学段特点及国情校情,把传统文化课、德育课堂、每周一歌、班会课、升旗仪式、社会实践及其它主题活动进行统筹整合,制定二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纲要,通过加强德育工作的主题性、阶段性、梯度性,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17、德育处牵头制定本学期德育工作月主题,并制定三个年级班会周主题,各学部要发挥班主任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自愿认领的方式编制主题班会内容并进行分享。通过这种资源共享的方式,加强班会课的系统性、针对性、教育性,从而提高主题班会的有效性。
(四)工会后勤
18、工会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文体活动,愉悦教师身心,提升团队凝聚力;组织体质健康检测,逐步提升广大教职员工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倡导人人会一项体育锻炼技能或才艺并给予培训指导;组织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
19、加强消防安全建设,推动消防设施基础工程建设,分步骤改造用电线路,确保用电安全;按照一岗双责、人人负责的原则,构建安全管理网络,建立检查和反馈机制,提升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能力;分步骤改善校舍内外部环境,分批次更换学习桌;推动校园美化工程,整体设计,分部推进,提高环境育人能力;推动校园文化工程,系统设计校园文化内容,要体现学校的办学品位,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提高校园的文化育人功能。
20、加强学校财务、食堂财务和学校资产管理,建章立制、建立台账,形成有效监督和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后勤服务功能,提高为师生服务的能力;加强食堂管理和监管,提高师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