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学期工作总结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刚刚过去的2023年,意义非凡,影响深远!在这关键一年,汶上一中励精图治、爬坡奋进,不断提炼经验、淬炼底色,实现了创新突破、持续发展。学校先后荣获“济宁市高中教育先进学校”“济宁市普通高中首批特色学校(科学)”“济宁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先进集体”“济宁市教育系统群众满意度先进学校”“济宁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在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美好高中的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上学期工作回顾及总结
回顾上学期,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和县教体局有力指导下,学校借力首师大教育集团,全方位对标对表县“‘强教兴县’五年赶超行动”规划方案,紧紧围绕“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美好高中”这一发展目标,全力做好了各项工作,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一路走来,我们的教育教学登上了新高度,踏上了新征程。每一项成绩和收获都蕴含着辛勤和汗水,每一份努力和付出都值得我们尊重和铭记!
一、党建工作扎实推进
抓好党建工作,有利于明确发展方向。过去的一年,汶上一中认真贯彻落实局党委关于党建工作的具体部署,牢固树立“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工作思路,坚持抓党建促教学、抓党员促教师、抓党风促师风。五个党支部通过竞相开展活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汇聚教书育人强大动能,全力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互融互促、共同提升,引领老师们争做新时代的好教师,成为知识上的传授者、学习上的引领者、道德行为上的示范者、文化修养上的熏染者。
二、教育教学成绩突出
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将有力助推学校可持续发展。汶上一中为回馈全县人民对教育发展的热切期盼,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抓牢教师队伍建设,攻坚克难,担当进取,坚定不移促进质量提升,不折不扣抓落实,凝心聚力求提高。
2023年高考,学校本科上线人数“量”上稳中有升,“质”上节节攀升,孙烨清同学考取清华大学,我校保持了“清北”持续突破的态势。李一鸣同学考取中国人民大学,晋浩轩同学考取上海交通大学,郭敏婕同学考取西安交通大学,李仲坤同学考取同济大学,另有一大批同学被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985、211、双一流名校录取。
在年前全是期末统考中,高三年级5人、高二年级3人、高一年级6人位列全市前一百名。
三、队伍建设成效卓著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学校高质量有特色发展的关键。学校深入推进“新五环节”生态课堂建设,教育教研氛围浓厚,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各学科组严格执行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以“青蓝工程”为载体,开展集体教研、课型探讨、听评课、师徒结对等教研活动。学校先后开展了系列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像新入职教师“亮相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均取得了较好成效。本学期共有24老师获“县级优质课”,12位老师获“市级优质课”;5位同志被评为“教书育人楷模”;12位教师荣获济宁市教学能手;9位同志获得“济宁市优秀监考员”荣誉称号,2位同志获得“优秀共青团员干部”荣誉称号。
为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效应,汶上一中借力与首师教育集团,开展高考备考培训、学科通识培训、青年教师培训和单元核心课展示。在集团组织的54课次核心课活动中,共20人获奖,其中10人获得一等奖,10人获得二等奖。为助力教师成长,集团从北京为青年教师选派导师,紧紧盯住核心组、核心教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新教师这条主线,培育骨干队伍,引领全体发展。学校通过举办“新秀杯”教学基本功大赛、师生同考、外出培训等各类教研活动,吸收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湛、指导有方、教学有法,能适应育才发展要求的学习型、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荣誉和成绩的取得,源于我们对队伍建设的积极引领,源于老师们的勤于思考、认真反思,更源于老师们对教育教研的积极参与、自觉践行。
四、素质教育硕果累累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全面育人的理念,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动力。三个年级主动作为,丰富以人为本育人内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礼敬国旗、高唱国歌开始,培养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最美情怀;创建学生文明监督岗,整治骑乘电动车不戴头盔现象,培养规则意识,增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促进行为规范养成,撬动学生最美成长;利用关键节点,开展感恩教育、国旗下讲话、经典诵读、研学旅行等德育活动;有序安排体育竞赛、文艺会演、书画展览、演讲比赛、作文大赛、英语大赛、辩论大赛等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创新作文大赛、中学生数理化综合实践活动、高中生创新能力大赛以及数理化生奥林匹克竞赛等国内高层次竞赛,通过积极参加竞赛活动,学校共有100余名同学收获高层次奖项,为同学们参加强基计划、高校专项、综合评价等专项招生,并进入985、211、双一流名校奠定基础。
五、学科建设扎实稳健
近年来,学校突出特色学科建设,带动特色学校建设稳步推进。学校聘请生物学科专家具体指导创建工作,新建三个高标准生物实验室,开辟了汶上一中百草园种植实践基地,举办生物实验技能操作比赛,开发系统的生物校本教材,一系列扎实的工作,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增添了活力,为申报山东省特色高中夯实了基础;前期,我们又积极参加申报了语文、地理两个学科的市级学科基地,充分展示了一中人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的勇气和智慧。
六、和谐校园稳步构建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前勤后勤的通力协作。上学期,学校多措并举打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成效显著。各后勤处室围绕学校重点工作,服务大局,服务教学,贴近实际,尽职尽责,为我们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了保障,赢得了大家的满意。学校通过召开专题会议、举行防震疏散演练、防火安全演练,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了师生防火安全意识及疏散逃生应变能力。工作中,我们把风险防控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责任化,把上级要求的12个大项、40个小项的安全工作落实到具体人,采取每月一报的方式,真正把这一工作落到实处。东西校区定期统一进行“安全隐患拉网式大排査”,及时建立台账,形成隐患清单,能整改的立即进行整改,长时间无条件彻底整改的,明确专人盯防和具体防控措施,力保校园安全万无一失。
过往为序章,未来皆可盼。在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决不能忽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譬如,课堂教学观念陈旧,满堂灌,没生机,没效率;课前准备不充分,甚至只凭经验,不做积极准备;学科团队建设停留在表面,还没有实质性的开展。形式主义的东西依然表现在日常工作中,如生态课堂的建设,走形式,走过场;工作中存在着重部署,轻落实,少过程、缺监督的现象,总是雷声大雨点稀;少数班级纪律松散,放羊式管理,不懂得与学生沟通,遇事大而化之,班风不正,学风不浓,放任自流,让人痛心,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深刻反思,认真研判,下决心加以解决。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制定实施了“强教兴县”五年赶超行动规划,解决了一批制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党的好政策和当前良好的发展环境,激扬锐气,迎难而上,以敢打必胜的信念点燃扛鼎夺旗、追求极致的激情,众志成城推动学校实现内涵发展、优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