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度教学研究活动方案
根据当前新的高中课程理念,结合我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我校本年度将围绕“基于1258教学基本模式,探索更高效的课堂教学”这一主题,旨在改变当下课堂尚未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少师生平等的构建;尚未把学生的“学”作为课堂的中心,教学内容的确立基本由教师预设决定,忽视学生学情;课堂尚缺师生间思维的深入推进;课堂环节相对单一、静态,较多体现知识单向性传输的特点。形成对课堂评价标准的新定位、课堂新的基本特征的把握、师生在课堂中角色改变的新思考和实践,真正探索出适合激励我校学生高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教学模式和策略。
(一)教研要求
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提升课堂平直与立体课堂教学转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
(二)实施步骤
1.主题确定阶段(2023.9-2023.10)
各教研组长组织全组教师围绕校级教研主题认真提炼学科教研主题,明确研究内容,按照学校要求制定好教研组计划。
2.全面启动阶段(2023.10-2024.4)
学校筛选、确定各教研组教研主题后,按照各教研组学年教研计划全面启动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与常规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常规校级研讨课、课例、案例研讨为载体,按照既定计划进行研究。
3.总结提高阶段(2024.4-2024.6)
各教研组要对本学年的教研活动进行阶段性书面总结、学生成果展示,教学管理处将组织主题式的教研阶段汇报,让各个教研组展示本组本学年教研活动的成效与成果。教研组最终形成本学年教研活动研究报告,教师个人最终形成课例、案例、科研论文以供交流与推广。
(三)具体安排
1.每月初教研组长根据各学科教研计划围绕教研主题对教研组布置当月任务,并填写学科教研活动记录表,上报教务处。
2.每月教学管理处根据各教研组上报的活动计划表,做好相关保障工作如:课务安排、会议室安排、专家邀请、拍摄录像等,确保教研工作顺利开展。
(五)教研细则
1.以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为目标,每学年必须组织专题性的校级研讨课1节/月,组织组内教师观摩学习,并结合教研主题开展教研活动。提倡教学的示范性和公开研究课的专题性,并及时进行总结,形成课例、案例、科研论文以供交流与推广。
2.教研组长每学年对组内教师听课不少于1节/人,及时反馈并进行指导。加强对备课组长的指导,处理好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关系,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了解和掌握每个备课组的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帮助和指导。
3.学校教学管理处积极参与各学科教研活动,部门每学期听课总数不少于24节,参与教研活动总数不少于12次。
4.从本组的实际出发确定教研主题,注意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每次教研活动要做到定目标、定措施、定时间、定人,提前上备学校,学校确认并公示。
5. 教研组活动1次/月(备课组2次/月),由教研组长主持,有指定校级领导参与。组员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由教研组长负责考勤。
6.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服从教研组长安排,积极配合教研活动,主动承担教研活动相关任务。
(六)奖惩办法
1.积极围绕学校教研主题开展教研活动形成特色并及时进行总结,形成课例、案例、科研论文以供交流与推广的教研组给予适当奖励及优秀教研组相应加分。
2.积极配合教研工作并承担教研任务的备课组给予适当奖励及优秀教研组相应加分。
3.积极配合教研工作并承担教研任务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及年度评优相应加分。
4.对不愿承担教研活动工作的备课组及个人给予延后评优与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