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00004312490W/2024-0343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成文日期 2024-06-21 失效日期
有效性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10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多措并举促进我市高质量就业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4-06-21 浏览次数: 字体:[ ]

丁忠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多措并举促进我市高质量就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济宁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稳就业摆在惠民生、促增长、保稳定的战略高度,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有效应对各种压力挑战,保持全市就业局势持续稳定,为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市先后获评“全省促进就业先进地区”“全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先进地区”。

今年,全市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交织并存,就业形势复杂、任务繁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超前谋划,将就业重点工作列入全市八大民生工程、重点民生实事,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市稳定和扩大就业工作会议上多次作出具体部署安排,促进就业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主要措施包括:

一是实施助企发展稳岗扩岗行动。突出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充分发挥就业和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将市直部门单位履行稳就业职责情况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体系,明确了市直有关部门单位、高校、国有企业就业工作重点任务,市县联动、部门协同挖掘就业岗位。调整优化阶段性稳就业政策,延续实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稳岗返还、儒岗贷稳岗扩岗专项贷款等惠企政策,支持企业减负降本、稳岗扩岗。

二是实施促进重点群体就业行动。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启航扬帆计划,强化校内校外一体联动、就业人才政策协同,加密济燕归巢看家乡等就业服务活动频次,落实“1311”实名跟踪服务制度,联系服务率保持100%,稳定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0%以上。深入挖掘县域服务业、电商、设施农业等就业岗位,积极培育特色劳务品牌,集成式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改革和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提升行动。健全完善失业登记、技能培训、生活保障等联动机制,加强失业人员“12333”常态帮扶、城乡公益性托底安置,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84万人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三是实施大众创业量质双升行动。深化创业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构建用地支持、补贴落实、融资对接、税费减免、成果转化等政策支持体系,扶持创业1.1万人以上。深化创业贷款、创业补贴一站式服务,新建创贷之家服务驿站100家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亿元以上。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园区)、双创综合体等创孵平台载体建设,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的创业服务。扎实推进社区微业行动,探索建立创业街区生态圈,打造零工驿站等家门口就业工作品牌。

四是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提质行动。深化“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路径,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扩大企业“订单班”“冠名班”规模,实现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培育高技能人才。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兴业富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定期编制发布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打造“一县一品”“一人一技”县域职业技能培训品牌,年内开展“231”产业、养老托育行业、建筑业、港航物流等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2.4万人次以上。支持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劳务公司等开办培训机构、开展技能培训,拓展社会化培训渠道和规模。

五是实施公共就业服务织网行动。做强“职等你来”招聘服务品牌,构建“零工早市”“人才夜市”“岗位超市”“招聘集市”服务模式,建设线上线下贯通的综合性求职招聘服务平台,年内举办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等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活动700场以上,开展直播带岗活动100场以上。持续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三年倍增”计划,深化构建县乡村三级人力资源服务网络,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与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互促共融。紧盯重点行业企业、重点群体,加强失业风险监测预警,健全即时响应、联防联控的风险应对机制,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

下一步,我们将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加快完善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全力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就业工作的关注和探索,恳请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市人社事业特别是就业创业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我们一定会认真研究采纳,结合工作职能抓好落实。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6月21

 

联系单位: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联系电话:0537-2967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