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本月传统节气和养生保健、重点关注疾病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斗指丙,太阳黄经达75°,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芒种”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芒种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农历书说:“斗指丙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意思是讲,芒种节气适合种植有芒的谷类作物;其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过此即失效。民谚“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
起居养生
中国人自古注重养生,讲究的就是“与时俱进”,到了芒种,因为昼长夜短,要晚睡早起,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因此中午小憩一会儿缓解疲劳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注意增减衣物。俗话说:“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芒种时节,气温还会有变冷的时候,因此还要注意保暖,以免受凉。芒种期间,天气炎热,降雨量多,高温潮湿。为了修养身心,人们的饮食宜以清淡为主。
在芒种节气里要注意增强体质,避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如中暑、腮腺炎、水痘等。芒种的养生重点要在精神调养上,应该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不要恼怒忧郁,气机得以宣畅、通泄。
六月进入初夏,随着气温升高和雨水增多,各类细菌、病毒、蚊虫等生长繁殖加快,增加了多种传染病发生的风险。需重点关注手足口病、食源性疾病、百日咳等,同时六月也是考试季,学校、考生家庭更应注意疾病防范,做好人员防护,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规律作息。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每年5-9月是手足口病发病高峰。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密切接触患者及被污染物品造成传播。
防病建议:
1.做好个人卫生,尤其是手卫生。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用清水或洗手液洗手。家长要加强监督孩子做好手卫生。
2.保持物品和环境卫生。经常清洁和消毒孩子常接触的物品,勤晒衣被,居室经常通风。
3.避免交叉感染。流行季节避免带孩子去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游乐场等,教育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不与他人共用水杯、毛巾等个人物品。
4.接种疫苗。建议6月龄到5岁的儿童接种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该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发病、重症和死亡。
特别提醒:
物品消毒可选择中效或高效含氯(溴)消毒剂,75%酒精对肠道病毒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