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00004312490W/2024-0342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成文日期 2024-06-28 失效日期
有效性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50号建议的答复《关于优化我市公益性岗位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4-06-28 浏览次数: 字体:[ ]

盛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我市公益性岗位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市各级人社部门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标准推进我市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大力帮扶城乡困难人员就业,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整体情况

全省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实施以来,我市积极行动,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全年,我市城乡公益性岗位在岗人员10.59万人,圆满完成省定任务目标。全年在省级会议作典型发言2次,相关经验做法多次被人社部、省人社厅发文推广。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构建“4+N”城乡公岗开发模式。坚持需求导向开发岗位,紧紧围绕国家、省、市乡村振兴等发展战略,将创设公益岗与服务发展大局充分结合,根据基层需要科学设立,精准开发公益性岗位,确保设岗确有需要、切合实际。实施公益岗+文旅巡护,创设文旅协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管理、文保单位巡查看护等公益性岗位252个;实施公益岗+基层宣传,与宣传部联合开发基层宣传助理员公益性岗位312个;实施公益岗+基层民宗,与民族宗教事务部门联合开发基层民族宗教事务类公益性岗位1063个;实施公益岗+社会救助,聚焦优化“一老一小”社会救助服务,与民政部门联合创设民政服务公益性岗位2000个;实施公益岗+拥军优属,与退役军人服务部门联合创设“拥军优属”公益性岗位274个。创新创设的荒山治理、护林绿化、九大专员等公益性岗位的有关经验做法得到时任省委书记李干杰、副省长王心富批示肯定;在全省率先组建“拥军优属”公益岗队伍,相关做法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二)建立五个制度,压实工作责任。一是建立“班子成员包保县(市、区)”制度,由市就业人才中心班子成员包保县(市、区)、县市区中心包保乡镇(街道)的制度,市、县对所包辖区一包到底,强化督导各项就业工作;二是建立“满意度调查”制度,每个月抽取20%的人员进行电话回访,解答问题,防止舆情发生;三是建立“定期明察暗访”制度,市、县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每月对人员到岗到位、资金落实、管理服务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是建立“资金监管”制度,市县两级人社、财政部门通过资金监管系统严把各县(市、区)资金拨付渠道,确保乡镇(街道)于每月10日前将村(社区)公益性岗位上岗出勤情况上报县级人社部门,县级人社部门向财政部门申请资金后,于每月20日前足额发放待遇;五是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建立市级对县(市、区)、县市区对乡镇(街道)的定期通报制度,对县市区、乡镇(街道)公益性岗位工作开展情况、人员“双实名制”管理、服务、到岗、培训、资金拨付等情况定期通报,对每一项工作都纳入监管范围。

(三)坚持需求导向,强化岗前培训。联合市财政局研究出台了《关于做好城乡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岗前培训工作的通知》(济人社字〔2022〕27号),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协调联动,确定培训内容和补贴标准,加快培训工作实施。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坚持以岗位需要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精心编制培训课程表,科学设置通用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课程,综合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形式进行培训。例如,微山县坚持需求导向,确定老、弱、残、贫、困、渔“六大类”安置对象,面向退养渔湖民、残疾人等重点群体专项岗位,开展“微湖向导”景区管护等技能培训。培训采取集中授课、互动研讨、现场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参训人员,进行了城乡公益性岗位政策解读、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维权保障、环境保护、安全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常识、卫生防疫常识培训,特别是针对旅游景区常识和微山岛旅游景区知识等内容进行重点培训。泗水县编印下发人手一册“培训口袋书”,便于安置对象随时翻阅学习,熟悉掌握自身岗位职责,选取泗水县华村镇作为示范点,重点打造形成城乡公益性岗位培训样板。该项工作先后在省、市媒体宣传报道。

(四)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岗位待遇。严格执行待遇标准,不打折扣、不搞变通,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一是规范落实补贴待遇。根据省市文件明确规定,岗位待遇由乡镇(街道)按月发放。各县(市、区)不折不扣执行政府补贴政策,进一步规范、明确岗位补贴资金的审核、发放流程和时间节点安排。二是切实抓好资金管理。各县(市、区)时刻绷紧弦,认真执行资金管理制度,坚持专款专用,严防挤占、截留和挪用,有效避免了发生虚报冒领、“吃空饷”等现象。三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和补贴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各县(市、区)严格标准,健全程序,及时向社会公开方案编制、岗位开发、资金下达等环节,让这项温暖工程在阳光下运行,全过程接受群众监督和社会评议。强化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保障,坚持“保补贴、保运转、保民生”,岗位补贴原则上发放至在岗人员个人银行账户,确保补贴发放可查询、可追溯、可监督。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抓好城乡公益性岗位各项政策落实,精准做好岗位开发,兜底安置困难群众就业,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一是加强牵头协调。市人社局将持续发挥好牵头部门作用,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群团组织、社会机构的支持,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二是强化政策 解读。对2024年新印发出台的《济宁市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质效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政策进行全面深入解读,推进落实落地。三是做好质效提升。严把公益性岗位进入和退出两大关口,切实提升公益性岗位社会效益,有效保障城乡公益性岗位的规范正常运转,高质量推进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6月28

 

联系单位:济宁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537-234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