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00004311076F/2024-0416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教育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成文日期 2024-06-30 失效日期
有效性

市教育局对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36号建议《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30 浏览次数: 字体:[ ]

骆玉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济宁市坚持把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作为重大民生工程,聚焦解决“优质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够均衡”等问题,坚持以城带乡,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济宁市作为全省唯一地市成功获批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曲阜市、邹城市入选山东省首批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大力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新实施“双百工程”。三批遴选200所乡镇“百强中学”“百强小学”,通过开展教研活动、校长培训,着力提高乡镇驻地学校教育质量,辐射带动乡村教育水平整体提升。深入实施“强镇筑基”行动,我市20个乡镇入选省级教育强镇筑基试点,数量并列全省第一。深入开展“强校扩优”。实行名校建分校、强校带弱校,组建教育集团67个、教育联盟121个、结对帮扶227对,推动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结对共建、捆绑评价。大力推进乡村教育振兴。曲阜市、邹城市入选山东省首批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数量并列全省第一。

(二)全面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大力实施“薄改工程”。建立项目包保工作机制,实行挂图作战,开工率、竣工率始终保持全省前列,推进“薄改工程”经验做法作为全省唯一案例报教育部。加快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提前超额完成20所中小学幼儿园扩容工程,提升改造9103口教室照明条件,建设1076个学校心理辅导室。持续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建设乡镇驻地学校录播室231个、覆盖率91.7%,邹城、汶上成功入选第二批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单位。

(三)持续加强乡村校长、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配备力度。科学优化教师学科结构,2023年完成教师招聘3986人,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1321人、配备达标率100%。继续实施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完成省属公费师范生选岗安置504人。深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完善交流轮岗保障与激励机制,推动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薄弱学校流动,今年完成校长教师交流轮岗4000余人。大力实施“三名”工程。加强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示范引领,58名中小学教师校长入选齐鲁“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人数居全省前列并适当向乡村教师倾斜。

(四)不断提升乡村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研共同提升。全面落实教研员定点包保乡村学校、城区名师建设乡村工作室和城乡一体化教研三项制度,开展“新课程开放周活动”、常规教学视导、“同课异构、送教助研”等系列活动,推动教育水平不断提档升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面覆盖,我市作为全省唯一地市获批成立山东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导中心,曲阜市舞雩坛小学和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的学生在央视《开学第一课》中精彩亮相。在全省第二届中小学生海洋知识竞赛中,我市初中、小学代表队分获团体冠亚军。

下步重点工作:

(一)不断扩增优质教育资源。科学优化扩充教育资源总量。各县市区结合人口分布、地理条件、交通条件、城镇化进程和生源人口流动等情况,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科学制定本县市区义务教育资源整合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强校扩优”活动。实施集团化办学,鼓励优质学校采用托管、挂牌、办分校等模式,实行“一长多校”等管理办法,吸纳发展中学校组建教育集团,全市培育100个教育集团,全面提升城市集团化办学水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

(二)巩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新任教师补充管理机制。实施“优才计划”,通过社会公开招聘、校园招聘等方式,扩大名校毕业生、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获奖者等教育人才引入窗口。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重点加强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发挥优秀教师、校长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每年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人数不低于4000人。强化教师工资待遇保障。继续落实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着力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待遇,形成“学校越边远、条件越艰苦、从教时间越长、教师待遇越高”的格局。

(三)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培育核心素养。每年培育推广20个优秀教育教学模式、100个精品课堂教学案例,适当向乡村学校倾斜,彰显“孔孟之乡•济宁好课”特色品牌。优化教学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健全完善教学管理规程,推进教学管理目标化、精细化,切实将立德树人要求、学科教学改革导向贯穿到课堂教学全过程。强化教研支撑,赋能质量提升。推广城乡教研联盟、区域联片教研、学校教研共同体,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健全教研员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帮扶制度。组织教研员到农村学校持续开展教学指导,定期组织“强镇筑基、送教助研”活动,助力“双百工程”建设。

(四)合力助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强化统筹推进机制。指导各县市区根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状况,对照创建标准要求,科学制定本县市区创建方案,明确创建进度、推进措施、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切实减轻学校负担。严禁中小学校和教师参与各类迎检迎评,切实减轻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事务性工作任务,让学校和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去。加快推进工作进展。组织对各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进行督导评估,确保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对创建工作滞后、不作为、督导反馈问题整改不力以及弄虚作假的县市区,按照《教育督导问责办法》进行通报、约谈和问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再次感谢您们对济宁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们的关注,为我们的工作提供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