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00004311076F/2024-0419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教育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成文日期 2024-06-30 失效日期
有效性

市教育局对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76号建议《关于持续改善中小学硬件设施,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30 浏览次数: 字体:[ ]

杜淑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改善中小学硬件设施,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各级党委、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日益提升。

一、扩增资源,打造优质教育基石

严格执行城镇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管理有关规定,科学规划建设配套教育设施,连续多年将中小学建设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持续不断扩增教育资源。2023年投入使用新改扩建中小学28所,增加中小学学位4万个,有力保障了入学高峰学位需求。深化开展“强校扩优”行动,以集团化、联盟化、结对帮扶等方式,实行名校建分校、强校带弱校,推动城区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结对共建、捆绑评价。目前,全市中小学共组建教育集团67个,教育联盟121个,结对帮扶227对,强校扩优覆盖中小学学校773所,覆盖率达60.25%。

二、精准施策,促进均衡优质发展

聚焦乡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短板,持续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优化改善办学条件系列工程,全市计划投资42.81亿元,规划乡村学校校园校舍类和设备购置类项目共计2486个,预计到2025年底,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条件标准,2027年底前所有学校达到省定Ⅱ类办学标准,乡镇中心幼儿园也将全部达到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

三、多措并举,强化教育投入

一是积极对上沟通,研究中央、省级资金投向和分配因素,认真谋划项目,获取更多上级财政资金支持,缓解地方财政压力,2024年争取中央“薄改提升”资金6623万元,省级办学条件改善资金10197万元,资金量均居全省前三位。二是加快资金预算执行。建立调度通报机制,联合市财政局每月调度生均公用经费、专项资金等教育经费预算执行进度,定期由市教育督导委员会向各县市区政府进行通报,督促加快教育经费预算执行,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以争创双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验收为抓手,督促县市区积极落实教育投入政策,努力加大教育投入,持续改善办学条件。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并积极采纳您的意见建议,以创建优质均衡县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为目标,积极争取,继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稳步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实施优化改善办学条件的系列工程,全面推动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再次感谢您们对济宁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们的关注,为我们的工作提供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