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市属 > 济宁学院附属中学 > 规划统计 > 规划计划

济宁学院附属中学2023年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4-06-05 10:59 信息来源:济宁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学校教育信息工作牢固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以建设“智慧教育示范校”为目标,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在校园信息化建设和师生数字素养提升上下功夫,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年来,先后获得了济宁市第五届中小学创客节暨第六届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优秀组织单位、济宁市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优秀组织奖、济宁市网络素养教育基地、山东省网络素养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山东赛区优秀参赛学校等荣誉称号。现将一年来的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速硬件建设,信息化教学再上新台阶。

学校针对各校区信息化发展不均衡情况,本年度加大对老旧校区信息化改造提升力度。完成校本部、南校区、分校区部分一体机升级工作,共购置替换安装智慧黑板74台。为三校区实验室及各功能活动室共安装一体机30余台。完成完成南校区新初四两个微机室升级改造工作。为南校区新初四教师教学办公购置32台办公电脑。在做好校本部标准化考场监控的维护工作的同时,初步完善了南校区校园监控加装和老旧模拟监控维护工作,维持正常教学安全需求。完成了校本部校园广播和教室广播系统的升级改造。完成了校本部教学楼及办公楼网络升级改造施工,光纤直通教室深度助力智慧校园建设。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信息中心人员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做好学校网络设备、智慧黑板、一体机、广播、办公电脑、会场设备等教育信息化设施的运行维护工作,保障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本年度共录制报送视频课62节。其中,本部录制一师一优课、党课等各种参赛课共计27节课,红星录课共计25节,承担3次教学研讨活动,分校录课10节。

按照上级要求完成了学校软件正版化工作,各校区、各部门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全体教职工签定了软件正版化承诺书。完成了全年四个季度的教育信息化数据上报工作;组织学生开展信息素养提升活动、创客节活动、电脑绘画活动、信息学奥赛等各项比赛。组织教师参加了教育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中国梦-行动有我德育案例活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典型案例等各种比赛活动。完成了依法治校园、数字校园自查、网络安全校园自查、校园主体责任等各项检查材料整理归档工作,协助相关科室完成了中医药文化试点校申报、大单元教学评估、科学实验校等相关材料整理工作。

二、组织保障有序,各项活动精彩纷呈。

2023年2月组织学生参加信息学奥赛,其中总校区有11人参加,红星校区4人参加,其中4人通过初赛进入第二轮比赛。8月份组织学生参加了青少年信息学奥赛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校共有38位学生参加全国信息学奥赛第一轮比赛,统计信息学奥赛csp-j过线人数7人。

4月份,在济宁市2023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活动中,附中6人获奖,2人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

2023年4月组织教师参加2023年济宁市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本次比赛共设课件、微课、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三个项目,共提交了17件作品,经过评委评选,推荐陈贤贤等11位教师参加市级比赛,最终7位教师荣获市一等奖,3位教师荣获市二等奖,1位教师荣获市三等奖。

2023年5月完成山东省初中数学特级教师工作坊大单元教学研讨活动现场直播活动。

18.2023年5月组织张清栋、郑艳华、倪大军老师成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市级工作室和市级专家指导团队。

2023年6月组织开展济宁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总结评估工作。我校报送的《构建信息化教学新生态 打造智慧校园新天地》荣获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组织实施典型案例。同时,我校闫慧、田苗苗报送的教学案例也分别入选山东省信息化教学创新类典型案例。

2023年6月教师参加2023年山东省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校共有4位教师被推荐参加,其中2位荣获省二等奖,1位老师荣获省三等奖。

2023年7月组织王丹丹老师参加《“中国梦-行动有我”:2023年全市中小学德育视频课程和教育案例展评活动》,王丹丹老师的德育视频课程被评选为省级优秀作品并推荐到全国进行参评。

2023年8月学校被评为济宁市网络素养教育基地,同时被市网信办推荐评为山东省网络素养教育基地。

2023年9月组织学生参加济宁市第五届中小学创客节暨青少年机器人大赛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共有63名学生分别参加了 “运河文化主题设计”c++编程赛、 AI无人驾驶、“儒风济宁”数智创意设计3个项目比赛。10人获得市级一等奖,10人获得市级二等奖,11人获得市级三等奖。

2023年10月组织我校教师参加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优质课评选活动。推荐数学学科倪大军、语文学科刘娟两位老师参加市级比赛。

12月份举办了初一、初二年级学生电脑绘画作品大赛,共评出一等奖9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8人。

三、注重学习引领,提升师生数字素养。

8月份,组织信息、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共17位教师参加济宁市信息学奥赛教师培训活动。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助力学校教师数字素养和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我校于11月30日在总校区举办了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培训交流活动。11月30日举办了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培训活动,培训采用“现场+直播”形式进行,近三年入职教师及学科主任130余人现场参加培训。活动中,数学学科倪大军、英语学科于静文、化学学科王函、物理学科孙武四位教师结合自身学科融合数字化教学创新特点分别做了典型发言。本次培训是学校着力提升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的一次具体行动,此次培训的成功举办将赋能附中课堂教学再现新生态,助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高地。

3月份,以“关注国家安全,共筑中国力量”为主题,通过课堂网络、钉钉推送等方式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国家安全日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周”活动。2023 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9 月 11 日至 17 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行,9 月 12 日为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在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学校电子屏滚动播放安全标语,打造“网络安全宣传周”浓厚氛围;及时开展“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主题班会、主题活动,通过结合学生演讲、公开课方式,提高学生的网络信息甄别和网络安全防范能力;同时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钉钉等向全体师生进行了网络安全相关知识的宣传。通过以上活动,使全校师生增强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提升网络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做网络安全的宣传者和践行者,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贡献力量。本年度,学校被评为济宁市网络素养教育基地,同时被市网信办推荐评为山东省网络素养教育基地。

总之,一年来,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新的一年学校将进一步加大软硬件建设,继续依据教育部信息化“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加大推进智慧学习、智慧教学、智慧科研、智慧评价、智慧管理及智慧校园一体化发展,全面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一校四区智慧教育环境,为创造济宁市智慧教育示范校而继续努力奋斗。为建设“大而强,精而美”的附中,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扎扎实实把本职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