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济宁高新区 > 济宁海达行知学校 > 体育美育 > 美育评价

济宁海达行知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结果

发布日期:2024-06-06 11:49 信息来源:高新区党政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一、艺术课程

在艺术教育工作实践中,济宁海达行知中学始终秉承着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向,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落实核心素养,有力的促进了学校艺术教育及美育工作的落地。

(一)、创新落实国家课程

义务教育段,在全面落实国家教材的基础上,学习国内外先进艺术教学案例,并结合本校学生艺术学习现状与身心发展特点,细化分段,研发出了一整套配合国家教材使用的《学生音乐素质与能力》学习体系,学生能用音乐的思维去思考和创造,课堂特色鲜明,创造出了拥有本校特色的音乐课堂模式,真正实现了核心素养的落地。

在高中学段,根据新课标要求,落实核心素养,依据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全面实施个性化模块选课走班课堂。现今,已高效开设了竹笛演奏模块、歌唱模块、舞蹈模块、播音主持模块、音乐鉴赏模块、绘画模块、艺术作品鉴赏等模块。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和教师更好的教,研究完成了九种适合学生发展且规范的艺术模块文本,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升艺术理论知识与技能。

(二)、主动开发校本课程

我校每周集中半天时间实施个性化校本课程。运用大数据分析学生需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凸显趣味性和选择性,给予每一个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所有教师致力于课程研究,在三个学段分别开设了合唱、民族舞、话剧、 街舞、管弦乐团、民乐团、戏曲社团、飞跃轮滑、书法绘画、三宝陶坊、武术类、3D打印、形体礼仪类等 200 余个艺术类校本,在期中、期末进行高标准的展示活动,形成了高质量的校本课程读本,并出版了《七彩的音乐》一书。

除此之外,普适性校本课程为“每人一样乐器”演奏课程,在每周日下午为全体初中学生授课,并以选课走班的形式开展,且配有完整的课程体系。从“乐器演奏课程”项目书的开发到课程推介会、课程实施、乐器展演、课程总结等环节都伴随着机制与达标验收。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不仅提升了乐器演奏技能,还巩固了乐理基础知识。当学生通过持续学习有了一定的演奏基础时,适时的在初三年级进行课程结业汇报演出,从而拓宽了学生对多彩校本课程的体验与美育课程的参与度。

二、艺术活动

在“三位一体”艺术课程浸润下,济宁海达行知学校创新落实国家课程,奠定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通过校本、活动课程实施,学生人人会演奏乐器,并在艺术实践舞台上自信的展示自己。学校相继开展艺术节、科技节、体育美食节、读书节、元旦晚会等大型文艺汇演。主动邀请各级高雅艺术进校园,不定期举行校园及城市“快闪”,以及“走进社区”、“走进公益机构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学生艺术实践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心中有歌声,眼中有光芒。   

多元的艺术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艺术审美、表现能力、创造能力,还向社会各界展示了我校艺术教育成果及优秀学子风采。学校音乐社团多次获得“山东省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济宁市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全国合唱比赛一等奖”“国际合唱节金奖”等专业赛事的各级奖项。学生音乐素养全面提升,使得所有学生都能通过舞台接受艺术的陶冶,形成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

三、艺术教师

学校由山东271教育集团派出执行校长、管理团队和学科骨干团队,现有齐鲁名师、杏坛名师、市特级教师、县市级教学能手等骨干教师100余人。学校大力支持艺术教育工作的发展,配有艺术教师53名,教师专业广泛,涵盖声乐、器乐类(民族乐器、西洋乐器)、音乐理论类、书法、绘画、设计学类、油画、中国画,以及播音主持类、礼仪、空乘类等相关艺术专业教师,依据学生实际需求,进行专业授课教学。

四、条件保障

为充分保障艺术教育工作的实施,学校着力建设了现代化的实验室、计算机室、通用技术教室、室内网球场、排球场、跆拳道馆、体操馆、乒乓球场以及游泳馆、篮球馆等体育场馆,拥有舞蹈、琴房、书法、陶艺、茶艺等音体美功能教室200多个。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艺术实践场所的同时,配备了展示学生风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演艺中心等大小报告厅14个,为学生各项艺术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现代化的设施和优美的环境保障。

五、特色发展及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等

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推动美育功能的实现,满足学生差异性发展需求,搭建了学生生命成长舞台。学校领导、教师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需要,打通了班级、学科、师生界限,让自主选择、走班学习成为现实。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去思考,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思维、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能力,让艺术教育与学科教育相辅相成,进而养成更加健全的人格。

学校在开设多彩艺术课程的同时,重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评价。在学年初组织专业团队教师会商与研究,制定出学生艺术素质测评项目书。明确艺术素质测评标准与具体要求,并在艺术教学过程中紧盯目标任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学评的一致性,充分运用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高标准高质量组织学生艺术素质测评,覆盖面占总数的100%、测评结果优秀达30%、良好达40%、合格达100%,不合格为0%,旨在通过多元的测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课堂实施情况,为我校下一步制定艺术教育教学做完备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