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004433559K/2024-0379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成文日期 | 2024-12-06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济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65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快推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建议》
郭东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民营企业发展的关心,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一)针对关于拓宽融资渠道,确保政策支持的建议。一是发挥企业应急转贷基金作用。对于技术创新能力强、产业转型发展引领作用突出、符合新旧动能转换方向的民营企业,利用转贷基金给予优先支持。上半年,全市应急转贷备案机构累计提供转贷资金191.6亿元,同比增长 59.5%。二是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会同市人行动态调整全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金融支持名单,积极组织金融机构开展对接。截至6月底,全市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198.1亿元、同比增长11.9%。联合市国资委建立“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见贷即保”机制。截至6月底,市担保集团已累计为我市“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5.2亿元、在保额1.5亿元。三是助力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联合市财政局、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建立企业上市培育服务机制,支持中小企业精准对接金融资源,实现分阶段提升发展。上半年,我市共有219家企业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入板,数量居全省第1位。四是持续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行动”。配合市人行深入挖掘处于成长期,有技术、有潜力、有市场、有前景但尚未获得银行贷款的民营和小微企业进行帮扶培植。上半年,全市培植民营和小微企业3642家、发放贷款42.2亿元。五是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会同市人行开展山东省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财政资金奖励申报工作,支持核心企业做大供应链金融业务规模,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共同成长。今年以来,帮助山东熠辉能源有限公司成功争取省级奖励资金220万元。
(二)针对关于加强自主创新,确保生产活力的建议。一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平台。推荐经典重工申报省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中稀天马制造业创新中心按期进入验收程序。组织认定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63家,争取22家企业成功入选2024年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数量居全省第3位。二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做好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申报、审核工作,325家企业已通过市级审核。研究起草《济宁市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方案》《济宁市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引导企业布局建设一批功能齐全、开放共享、特色鲜明的中试平台,推动制造业加速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三是组织实施有关技术创新重大专项。争取88家企业的125个项目入选2024年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第一批),数量居全省第3位;推荐23个项目参加2024年度“揭榜挂帅”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数量居全省第3位。
(三)针对关于重视人才培养,确保人尽其才的建议。一是加强企业人才培养。扎实做好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项目申报推荐工作,10人进入省级人才项目建议名单,数量创历史新高,成功争取省级资金1890万元。建设人才引领型企业,推荐辰欣药业入选2024年度山东省人才引领型企业试点公示名单,入选数量全省并列第4位,实现我市零的突破,争取省级资金100万元。二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上半年,组织我市中青年企业家“走出去”,赴青岛、厦门、重庆、杭州参加数字化转型与新型工业化、智能制造推动数字化转型等4期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企业家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人才意识。三是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建设校企合作平台,实训与培训相结合,营造良好实践环境。2个项目成功入选申报2024年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项目,争取省级资金50万元;推荐3家企业申报工信部产教融合培养工程硕博士典型案例。
下一步,我们将具体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联合市人行持续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金融支持名单,利用首贷培植、银企对接等方式帮助企业融资。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引导更多专精特新企业挂牌齐鲁股权交易中心专板。二是加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重点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强、研发投入大、创新业绩显著的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增强企业内生发展动力。科学规划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加大对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跟踪、分析和指导,争取培育企业尽早达成验收标准。三是着力培养高素质企业家队伍。针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企业、配套企业,开展国内外对标交流学习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企业家能力素质。实行青年企业家培养“导师制”,发挥优秀企业家传帮带和产业引领作用,打造一支现代化、国际化的青年企业家队伍。
再次感谢您对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济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