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任城区 > 济宁市霍家街小学 > 教育教学 > 教研信息

济宁市霍家街小学 2023—2024学年度教学研究活动

发布日期:2024-07-30 11:43 信息来源:任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教科研是兴校、强校之本。本学期,我校教科室根据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开展工作,坚持立足课堂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以教科研带动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更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打造一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优质教师队伍;探索实施高品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继续强化服务意识,深化新课程改革,有效开展各类(特色)教科研活动,全面提升学校教研品位。现将本学期教科室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多元培训,为教师充电赋能

    1.持续学习,更新观念

本学期,教科室进一步拓宽教科研服务渠道,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为教师充电赋能再起航创造机会,在督促教师完成公需课、师德培训、暑期研修培训的基础上,遵循“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8月底,教科室4个课题组分别安排了8名教师参加2023年“济宁市级课题开题培训会”活动,老师们相约金乡,享受学术盛宴,倾听中感悟,观摩中成长;9-12月份,我校先后组织50余人次的科研团队教师,参加了“任城区课题研讨培训会”;1月份,教科室主任李文玲老师赴泰安参加了“山东省基础教育改革项目培训会”。多元化的培训,让我校教科研教师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更新了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学素养。

 2.认真自学,与时俱进

教科室除组织老师们认真及时通过集中学习的方式完成理论提升,还通过教研群及时分享日常学习资料,关注教研教学发展和变化,使各课题组的教师及时了解教育的相关情况,真正做到在理论上超前、在素质上提高,在教学中收获,做到与时俱进。

二、开展课题研究,提升“新活力”内涵发展

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需要有课题引领,教师的内涵丰厚来源于教师积极进行教科研的热情。本学期教科室在区教研中心的引领下,认真做好省市区各级课题的日常管理工作,开展课题研究。

今年是我校课题结题的丰收年,有4位老师主持市、区级规划和个人课题,顺利结题。今年我校徐小凤老师市级规划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顺利结题,并在一月份的时候,参加了首届任城区教育科研成果奖评比。白亭亭、杨芳、苏红老师主持的区级课题也完成结题答辩工作,递交结题材料,顺利结题。在结题的过程中,教科室协助主持人做了大量细致的结题成果梳理工作,进行成果汇编、研究报告撰写等,为老师们课题研究,专业发展尽一份力。

青年教师宋诚诚老师致力于小学生阅读素养模型的构建和测评研究,12月份,教科室协同宋老师一起打磨、完成申报工作,目前该课题已通过市教科院审核,正在申报山东省青年课题。

2023年10月,教科室分别组织了济宁市、任城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开题论证会,蔡芳芳、陈继霞、江兵、席德龙四位主持人老师讲自己的主持的市规划课题,做开题论证;郭建、刘丽丽、李斌三位老师讲主持的区规划课题做开题报告;七个课题分别通过了专家组的现场论证,顺利开题。

2023年11月份,教科室组织参加了济宁市、任城区2022年度立项课题的中期交流会。孙志军、申海兰、刘颖、王鹏四位老师主持的市级规划课题,参加的了区级中期交流,刘颖老师代表我校做中期汇报;对唐士敬、狄亚博、王彩霞、李泉宁老师做了区课题中期材料的观摩,指导完成了中期报告的撰写工作。

 抓好课题常规研讨,促教师专业成长

本学期,教科室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我们通过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标,认识到要提高我们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的总体能力,提高我校的语文成绩,就必须认真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教学科研和教改。

在课题研讨活动中,我们要求每位课题实验教师每个学期至少上一节课题实验课。同课题组的教师认真听课、评课,相互学习,交流,不避讳缺点。这样几轮下来,使每位老师都明白自己上课的优点、缺点,就能更好地提高课题研讨质量。

在课题具体的研讨活动中,我们坚持从细处着手,提前准备,力争每次研讨都能落到实处,都能真正服务于教学。具体来说,就是在每次研讨前一星期,教科室就公布教研议题,让所有课题组的教师都知道我们要做什么,然后他们可以针对议题,提前准备好发言稿。等到课题研讨活动时,无发言稿的组员不得参加教研,而且还要求把相关内容通过图片、电子档的形式提前发到课题实验教师群。这样提前预设,提前准备之后,再来进行的课题研讨,就有针对性得多,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效率,让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一时间通过研讨的方式得到了解决。

教科室服务于老师专业成长,真心希望学校的老师们人人有课题,每每都获奖,个个是骨干。整个学期,我们不断寻找论文评选、课题申报、文章发表等机会,搭建专业比赛,校内展示等平台;敦促老师参加各级专业培训,收取材料;订阅专业杂志和书籍,提升专业;整理教师专业发展目标,送报骨干教师评选材料,骨干教师年底考核。骨干教师绩效统计等……总之,这些工作繁杂而琐碎,付出多成效不明显,但是教科室保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好督促,激励与服务工作。

、创意交互,活动引领新航向

1.青蓝携手—— 互助互学共成长

    根据《霍家街小学三名人员·青蓝工程培养方案》及“青蓝”结对协议,本学期,33对师徒间继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帮扶活动:师徒互听课、上课指导、论文撰写指导、作业设计指导等,真正实现了互助互学,共同成长。期末,教科室依据《学青蓝工程考核办法》对“青蓝”人员实行了专项考核真正拉开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共进”,打造强专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新局面。

2.畅享阅读——让书香浸润师心

    本学期继续深入开展“书香小,浸润师心”教师读书活动,鼓励教师广泛阅读,提高人文、教育、学科等素养。倡导所有课题实验教师本学期至少阅读本教育专著或教育期刊,写读书笔记,老师们以书为友,效果甚好。丰富多彩、立体多维的读书活动,浸润了师心、陶冶了思想、提升了自我,努力造就了“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扎实专业知识、良好教学方法、较强科研能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五、团结协作,教研枝头结硕果

匠心耕耘,收获硕果。本学期,我校红色文化炫彩科技”特色课程,顺利展示,多位教师在各项教学比赛中佳音频传,喜讯连连!本学期,教科室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努力扩大学校影响力和美誉度,打造学校“新活力”发展名片。在新一年里,教科室将继续努力为学校和老师服务,赓续前行,奋楫争先,翻开活力新篇章,为学校高品质发展贡献力量。

 

时光清浅,岁月如歌,唯有研语的芳华,沉香流年。教科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长久的酝酿,只为”科研之花”最美的绽放。半年来,教科室在区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霍小全体同仁的努力下,教科研工作有了可喜的变化,呈现出“三新”态势——新发展、新突破、新高度!“独行快,众行远”,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集体的研讨和分享。让我们且思且行,且行且思,在教学研究道路上聚沙成塔,继续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