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解读:济教字〔2024〕29号济宁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济宁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07-04 14:08 信息来源:济宁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4年7月,济宁市教育局、济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济宁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济宁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将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文件起草背景

2024年4月,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财政厅三部门印发了《山东省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教基字〔2024〕2号),致力于深化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部署了学前教育普惠保障、义务教育强校提质、普通高中内涵建设、特殊教育学生关爱等“五大行动”,擘画了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实施路径。

为推动扩优提质行动在我市落地落实,加快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资源总体不足、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我局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实施方案》。

二、起草过程

2024年5月,市教育局组织人员认真梳理了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和其他地市经验做法,对照省教育厅等3部门文件,结合我市工作实际,起草了《实施方案》初稿。今年6月,征求了14个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建议,面向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征求了意见,根据意见反馈情况,对相关内容作了适当调整,予以印发。

三、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共分为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组织实施3个部分,提出了实施学前教育普惠保障、义务教育强校提质、普通高中内涵建设、特殊教育学生关爱和综合改革提升等5大行动,制定了19项具体措施。

围绕学前教育普惠保障,提出了稳步提升“公办率”、加快建设“优质园”、推进镇村“一体化”、提升保教“科学性”等4项具体措施,部署了加大公办资源供给、实行幼儿教师全员持证上岗、加强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监管、加强优质园建设管理、促进幼小科学衔接等多项工作,全方位加快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围绕义务教育强校提质,提出了科学优化布局、深化强校扩优、推进强镇筑基、加快均衡创建等4项具体措施,部署推进中小学布局规划优化调整、寄宿制学校建设、乡村学校标准化建设系列工程、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或教学点、省市县强镇筑基试点乡镇全覆盖等多项工作,全链条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围绕普通高中内涵建设,提出了扩大公办资源供给、加快办学质量评价、推动特色多样发展、促进县中全面提升等4项具体措施,部署了推进公办普通高中学位扩容、推动普通高中质量评价、学科基地和特色高中建设、强化高中特色发展政策保障、加大县中支持发展等多项工作,全要素促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

围绕特殊教育学生关爱,提出了扩大特殊教育覆盖面、提升特教学校办学水平、提高特教服务质量等3项具体措施,推动实施特教学校、特教资源中心和孤独症儿童学校建设、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提高送教上门质量等工作,全环节推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

围绕综合改革提升,提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深化考试招生改革、提高协同育人水平等4项具体措施,深入推动“大思政课”体系建设,强化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科学教育,实施有组织教科研、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稳步推进中考改革,全领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组织实施

1. 政府统筹与督导

将扩优提质行动纳入市县政府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建立定期通报机制,确保责任落实。

2. 投入保障

优化教育经费结构,推动支出重点从“硬件投入”转向“软件优化”,每3—5年核定学费标准,保障生均经费足额到位。

3. 师资建设  

实施“三名工程”(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深化“县管校聘”改革,促进师资均衡配置。  

配齐体育、美育等短缺学科教师,推动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

4. 数字化与安全保障

完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常态化排查消防、校车、防欺凌等隐患。

济教字〔2024〕29号济宁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济宁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