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007381606177/2024-0239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成文日期 2024-07-07 失效日期
有效性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对市人大十八届三次会议第003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快推动乡村振兴“百区千村”助力特色山区乡镇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4-07-07 浏览次数: 字体:[ ]

尊敬的颜景芳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乡村振兴“百区千村”助力特色山区乡镇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济宁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百区千村”三年行动,立足深厚的农业资源和文化底蕴,开拓奋进,砥砺前行,全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特色山区乡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培育打造工作,通过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为特色山区乡镇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曲阜市特色山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发展情况

1.尼山圣水湖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立足文化优势,聚焦“文化‘两创’高地·三产融合样板”定位,大力实施优秀文化“三个融入”行动,着力打造文化“两创”先行区,探索出一条“文化引领、文旅融合、项目驱动”的乡村振兴的“曲阜路径”。2.石门山镇“康旅慢城”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示范片区现有4A级景区两处、2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片区所在石门山镇是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镇。示范片区按照“重点打造、穿点成线、连线成片”的思路,坚持以政府牵头引导、市场资本运作的模式,高标准打造康旅慢城项目,同时辅以智能化水产养殖、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和农田水利路网等建设项目,带动片区乡村旅游产业、现代休闲农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提升。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片区村庄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和文化建设,巩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成果。 3.吴村镇现代主题农庄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按照“十村”地理位置、产业特点、基础设施、发展前景、分类研判产业带,规划“三带一体发展网”。以龙尾庄村、簸箕掌、峪南村、玉龙村村串联打造“北部慢城文旅带”,以峪西村、高楼村串联打造“中部品牌示范带”,以吴村村、中心村、杨院村、车站村串联打造“南部农企科技带”。2023年,吴村现代主题农庄引领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建设项目共7个,总投资9765万元,所有项目都已完工。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乡村振兴指挥部办公室具体负责乡村振兴“百区千村”三年行动推进工作,统筹协调乡村振兴五个专班和市直有关部门,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工作扎实推进。市乡村振兴指挥部、市农业农村局帮助曲阜市成功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市,支持尼山镇成功创建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镇,支持鲁源新村、夫子洞村等5个村庄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获得省级奖补资金548万元。帮助鲁源新村成功创建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

(二)完善规划体系。坚持不策划不规划,先规划后建设,准确把握片区功能定位,做好片区规划、村庄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协调衔接,立足片区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编制实施县市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和乡镇、街道《示范片区建设实施规划》,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以高质量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织指导曲阜市修订完善了《曲阜尼山圣水湖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规划》,编制完成了《曲阜市尼山圣水湖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创建方案》。

(三)强化政策支持。2023年,制定下发《市直部门2023年乡村振兴政策清单》、《市直部门2023年支持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任务清单》,2024年,制定下发《2024年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清单》、《2024年市直部门乡村振兴责任清单》,明确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5个工作专班和市直部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责任,集成政策资源向片区集聚,全力支持市级示范片区建设。曲阜市尼山圣水湖示范片区成功创建第二批省级齐鲁样板示范区,获取省级奖补资金2000万元,市财政先后投入5186万元专项资金专门支持曲阜尼山圣水湖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狠抓乡村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实施农业龙头企业提振行动,用足用好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奖励办法,力争年内新增3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加强对上争取和项目建设,年内每个县至少落地1个过5亿元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新上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按揭农业项目20个以上,争取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政策项目落地。突出抓好农产品品牌打造,依托“济宁礼飨”,每个县市区打造1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形成“1+14”品牌矩阵。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推动创建旅游民宿集聚区1个、精品文旅名镇2个,打造乡约济宁好时光乡村旅游品牌。

(二)扎实推进“百区千村”建设。制定乡村振兴政策清单、任务清单,抓紧抓实国企结对、金融助力和第一书记帮扶片区工作,加强督导调度,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第二批96个市级片区建设任务。巩固提升第一批3个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创建成果,高质量高标准抓好曲阜尼山、兖州新兖2个第二批省级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和嘉祥梁宝寺、高新区王因2个第三批省级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加强片区管理和运营,深化改革和创新,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激发片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着力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按照强基础、提风貌、建和美3个等次,培育和美乡村500个,打造特色风貌村800个,建设环境整洁村1000个,彻底消除环境脏乱差村庄。深入实施农村基础设施网行动。新改建农村公路700公里,改造农村危旧桥梁9座;新增农村户厕改造800户,新改造农村危房750户;实施老旧管网、水表等村内供水设施改造220个村,实施农村供水维修养护项目77处;加快乡村“双千兆”网络建设,行政村5G网络通达率达到95%以上。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着力破解群众上学、托育、就医、养老等难题。

(四)完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系。持续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打好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收官战”,年内示范村总数达到40%以上;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年内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的行政村达到65%以上。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推广积分制、信用+、接诉即办和乡村物业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做实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深化乡村文明行动,争创一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一批民主法治示范村、平安乡村和文明村镇。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26日

建议原文:

关于加快推动乡村振兴“百区千村”助力特色山区乡镇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颜景芳 等 11 名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的殷切期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坚持全域全要素推进,以和美乡村和示范片区建设为抓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打造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3年5月23日,在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上,济宁市委林红玉书记作了典型发言,提出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百区千村”三年行动的工作思路。2023年5月26日,济宁市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正式确定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百区千村”三年行动。

近年来,全省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乡镇层面,尤其山区乡镇,由于特殊位置,乡村振兴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难点问题。曲阜市三面环山,山区乡镇较多,随着近年来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化发展,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山区乡镇各项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还存在明显的短板,急需进行改善提升。另一方面,曲阜市财力不足,凭借自身力量难以完成,上级开展的驻村帮扶工作又主要向省财政直管县倾斜,造成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动力不足。

二、案据

实施“百区千村”创建,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批示要求的实际行动,是学深学透、用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落实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议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深入贯彻落实济宁市委、市政府“13588”思路布局,立足发展实际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助力特色山区乡镇高质量发展,曲阜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曲阜市位于鲁中南山区的边缘,东、东南、北三面环山,山区地形主要以山区、丘陵为主,主要涉及石门山、吴村、尼山、防山4个镇街、97个村,面积347.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8.79%。尼山是孔子诞生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拥有尼山孔庙和尼山圣境AAAA级景区2处;石门山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地质公园、省级原生态景区,森林覆盖率90%以上,被誉为“天然氧吧”;吴村九仙山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山东省内的道教名山,九仙山海拔460米,古称甄山,是济宁地区最高峰之一。

助力特色山区乡镇高质量发展,曲阜有扎实的创建基础。今年以来,曲阜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百区千村”三年行动,坚持系统谋划、以点促面、内外兼修,努力探索“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曲阜模式”。一是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调整由市委副书记任指挥长的乡村振兴指挥部,下设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大专班,由相关市领导担任组长,形成“1(指挥部)+5(工作专班)”的组织体系。二是明确建设布局。确定了“1154”乡村振兴思路,即:锚定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一个目标”,抢抓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一大机遇”,大力实施片区建设、稳粮保供、产业振兴、富民增收、和美乡村“五大行动”,聚力打造南部文化两创、北部文化国际慢城、西部湿地生态文明、东部党建引领共富联盟“四大片区”。三是稳步梯次推进。编制《曲阜市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三年行动方案》,将方案目标化、责任化、具体化,建立完善工作台账。2023—2025年计划创建示范片区22个左右,辐射带动村庄220个左右。

助力特色山区乡镇高质量发展,曲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2019年,尼山片区被列入全市“2322”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市财政列支5000万元启动尼山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尼山圣水湖片区创建为第二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石门山镇、吴村镇、尼山镇成功创建成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镇。石门山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草莓)示范镇、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首批山东省精品文旅小镇、石门山庄村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首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被评为“山东人游山东”最喜爱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之一。2022年吴村镇被评为“山东省农业产业强镇”,吴村镇山楂生态种植基地纳入2023年度山东省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创建名单,拥有“北山大枣”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林红玉书记提出“六个走在前作示范”的工作要求(在规划引领、打造片区特色、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带动群众致富、探索实施路径、强化责任落实上走在前作示范),面临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与挑战:一是生产技术水平制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二是产业项目投资不足,集体经济不活跃;三是山区耕地资源总量不足、水源分布不均,发展受限。

三、方案

建议市级层面对曲阜市山区乡镇给予乡村振兴政策打包支持试点,更大力度提升山区乡镇发展成效,让山区人民享受到发展红利。

一是更大力度发挥金融助力效能。建议市级深入探索金融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路子,由发改部门牵头,农业农村、金融等部门调研梳理山区乡镇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资金需求,农行、农发行、农商行、建行、交行、济宁银行等重点金融机构参与,建立银行金融机构联系包保山区乡镇工作机制,实施“金融扶持山区乡村振兴”集中行动,按乡镇项目资金需求,谋划资金授信额度和项目收益等,并由金融单位全程参与山区乡镇产业项目建设和运营收益,解决镇村资金不足问题。

二是更大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市级组建山区乡镇帮扶工作专班,重点对片区路网、乡村公服设施、农田水利设施开展点对点帮扶建设。针对石门山镇北部乡村振兴片区受制于环线道路不畅、道路过窄,难以落地大项目、好项目的问题,建立帮扶机制,整合项目资金,对制约发展的道路疏通拓宽、提升路域环境,乡村发展就能获得更大的机遇。吴村镇北部九仙山景区环山路道路狭窄、年久失修,游客车辆,尤其是旅游大巴车无法错车,游客体验感差。现景区急需进行道路拓宽改造升级,尤其是针对景区行驶主干道进行拓宽,并对年久失修损毁路面进行修整。着力完善尼山示范区公共基础设施,加快推动环湖路提升二期、新尼山中学、崇圣大道和尼山片区污水扩容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三是更大力度提升发展要素保障。长久以来,偏远山区乡镇以农业为主,为市级贡献了更多的耕地,而其本级建设用地不足、可建设空间非常狭小,对未来发展极为不利。建议给予山区乡镇更多的发展空间,在山区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中适当放宽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对重点村庄给予编制规划支持,预留镇村发展空间。同时建议自然资源部门对山区乡镇乡村振兴项目预留建设用地指标,更好完善产业项目落地条件。

四是更大力度发展产业项目。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村庄发展的重点难点所在。镇级受限于招商政策要素不足、掌握招商线索,难以对接到优质项目,导致目前仍缺少带动性好的重点产业项目。建议市级能够帮助山区乡镇积极引入一批国内知名的行业领军企业和专业运营团队,补齐山区乡镇现代农业产业链,填补旅游产业空白,全力支持尼山省级文化旅游度假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石门山、吴村、防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和文化国际慢城为载体,围绕重点村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接省内外大型国企及社会资本落户文旅产业配套项目和田园综合体项目,全力创建全省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五是更大力度宣传推介山区乡镇。山区乡镇风景秀美,有些更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但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受关注不高,以至于好风景、好环境、好特产无人问津。建议宣传部门、市广播电视台多开辟山区乡镇宣传推介节目,大力宣传镇村景区、古村落、特色农产品,不断吸引人流、资金流向山区涌入,让山区乡镇获得更好的宣传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