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007381606177/2024-0239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成文日期 2024-07-07 失效日期
有效性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对市人大十八届三次会议第007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大力支持创建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示范县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4-07-07 浏览次数: 字体:[ ]

徐晓晓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支持创建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示范县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是加强政府引导,夯实单产提升的基础。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小麦“一喷三防”、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工作落实到实处,持续精准发力,促进粮食单产提升。市县也将粮食发展纳入2024年市重点考核内容,市里拿出专项资金,加大对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进行支持,确保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成效。

二是坚持因地施策,增强单产提升的潜力。为确保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在我市落地见效,在我市的汶上县、兖州区被确定为小麦单产提升整建制整建制推进县、汶上县被确定为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实施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示范带动了全市粮食单产提升。同时,部分县市区开展了粮食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整合资金、技术力量,统一耕、种、防、收,推进标准化生产,促进了粮食单产提升。

三是坚持科技兴农,加快单产提升的步伐。推广新技术。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六统一六精准”已被农业农村部列入主推技术手册,该模式在我市可复制推广,今年全市推广了核心技术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200余万亩。我市玉米大豆等品种选择方面因地制宜,重点推广了齐黄34、菏豆33、郓豆1号、山宁29等等品种,玉米主要选用株型紧凑、耐密抗倒的登海605、登海710、MY73、鑫瑞25等高产品种。

四是坚持规模经营,扩大单产提升的效益。完善扶持政策,积极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重点扶植规模大、服务能力强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整合各类市场要素,大力发展了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全县农业生产性服务市场不断完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支持各类服务组织聚合种肥药、机械、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开展全托管、半托管、菜单式服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效解决小农户干不了、干不好、或干了不划算的问题。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24日


建议原文:

关于大力支持创建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示范县的建议

徐晓晓 等 10 名


作为传统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国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县,汶上县主动扛牢产粮大县责任,践行农业“八字宪法”,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确保66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产能稳定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吨半粮县”建设,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 在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示范带动下,全面推广了“六统一、六精准”技术指导服务“汶上模式”,实现了粮食生产节本增产,粮食单产、总产均大幅提升,2023年,全县小麦种植74.1万亩,平均亩产484.6公斤,较去年提高5.02公斤;玉米种植62.5万亩、平均亩产535公斤以上,较去年提高30公斤;大豆种植面积16.45万亩、平均亩产213公斤以上,较去年提高8公斤以上。2023年9月,迎接了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暨秋冬种工作部署会现场观摩。汶上农业技术集成提升玉米单产典型经验做法也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重点报道。为更好地支持汶上县创建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示范县,特建议如下:

建 议:

一是坚持政府引导,夯实单产提升的基础。成立高标准农田建设、小麦“一喷三防”、农资保障、病虫害防治、农业社会化服务等5条工作专线,持续精准发力,促进粮食单产提升。将粮食发展纳入2024年市重点工作计划,市里出台支持政策,拿出补贴资金,加大对汶上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支持力度,确保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成效。

二是坚持因地施策,增强单产提升的潜力。为确保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在我市落地见效,在汶上县整建制开展全国玉米单产提升行动,其他区县、功能区结合本区域粮食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玉米高产示范创建。示范区实施粮食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整合资金、技术力量,统一耕、种、防、收,推进标准化生产,促进粮油单产提升。

三是坚持科技兴农,加快单产提升的步伐。推广新技术。推广“六统一六精准”汶上技术指导服务模式,(即统一深耕整地、精准培肥地力,统一优选品种、精准规范机播,统一测土施肥、精准肥水调控,统一防灾减灾、精准化控壮株,统一绿色防控、精准防治病虫,统一机械收获、精准减损增收)。选用适配品种。大豆主要选用耐荫抗倒、高产优质的齐黄34、菏豆33等品种,玉米主要选用株型紧凑、耐密抗倒的登海605、鑫瑞25等高产品种。

四是坚持规模经营,扩大单产提升的效益。完善扶持政策,积极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重点扶植规模大、服务能力强的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整合各类市场要素,大力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全县农业生产性服务市场不断完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支持各类服务组织聚合种肥药、机械、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开展全托管、半托管、菜单式服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效解决小农户干不了、干不好、或干了不划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