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750852907J/2024-0332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城市管理局 | 组配分类 | 政府工作报告落实 |
成文日期 | 2024-07-09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济宁市城市管理局落实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二季度工作落实情况
(备注:A代表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B代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重点工作;C代表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AB、AC、BC代表其中二者均涉及事项;ABC代表三者均涉及事项。)
序号 | 任务来源 | 工作事项 | 进展情况 | 困难问题 | 进展状态 | 牵头单位 |
55 | BC | 今年全市党政机关新采购公务用车一律为新能源汽车,率先提升主城区环卫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比例。 | 制定《全市环卫车辆新能源替代工作五年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推进措施,发挥市级带头作用,制定《市属及各区环卫车辆新能源替代工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城区环卫系统共计划更新或新增环卫新能源车辆93辆,并将环卫新能源车辆更新替代工作纳入市发改委“电化行动 低碳济宁”“济宁市绿色低碳三年行动”重点工作大盘子,统一督导调度。截至目前,山东公用环卫集团新购置18吨新能源机扫车2辆;兖州区新购置18吨道路保洁机扫车2辆、轻型餐厨垃圾收集车1辆。 | 无 | 正常推进 | 市机关事务中心 市城市管理局 |
87 | BC | 加快都市区一体融合。以《都市区发展规划及行动计划》为引领,实体化运作都市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持续优化“大城建”运行机制,实现“统一标准、统一调度、统一安排、统一管理”,推进交通、公共服务、产业、要素保障等一体化发展,全力争取济宁都市区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 | 制定督导检查都市区内各县(市、区)城市管理工作计划,组建督导专班,拟于3-4月对一季度都市区内各县(市、区)市容市貌、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管养、环境卫生等情况开展督导检查。 | 无 | 正常推进 | 都市区一体化建设指挥部 市城市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91 | ABC | 着力提升城市内涵品质。持续推进29个片区更新,改造老旧小区214个,加快公交站亭智能化提升。加快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 (1)市直管道路已完成站亭安装89处,其中洸河路28处,火炬路11处,济安桥路22处,车站西路9处,运河路9处,红星路10处;已完成基础浇筑待安装3处,完成基础开挖11处,站亭已拆除基础待开挖47处。 (2)任城区已完成站亭安装23处,其中任城大道17处,济水大道4处,杏林路2处;已完成基础浇筑待安装11处,完成基础开挖6处,站亭已拆除基础待开挖21处。 (3)高新区已完成站亭安装23处,其中崇文大道6处,孟子大道6处,联华路7处,海川路2处,德源路2处。 (4)太白湖新区已完成运河路站亭安装6处,正在进行渔皇路站亭拆除。 | 无 | 正常推进 | 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市城市管理局 |
92 | ABC | 推动洸河路、高新大道等骨干道路花境塑造,新改建“口袋公园”101处,提升高速路口、立交道口形象品质。 | (1)制定济宁市园林绿化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各相关部门书面意见会签,召开工作座谈会,对方案进行完善,制定月度计划,进行口袋公园和骨干道路花境塑造项目建设选址、前期手续办理等开工前准备工作,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进场施工。目前全市口袋公园已有31处开工建设。 (2)围绕“花开满城”行动,制定计划,拟采取跨线桥美化、立体绿化等措施,调整优化植物配置,提升门户景观、十字路口等重要节点形象品质。已完成火炬路跨线桥和凯赛大桥花箱安装。 | 无 | 正常推进 | 市城市管理局 市交通运输局 |
94 | ABC | 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持续开展城市积水点整治,完成车站东路、红星东路等5条道路雨水管网改造,加快城市燃气管网更新,因地制宜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 (1)完善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垃圾分类管理政府规章修订工作,已完成《济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立项调研论证和草案初稿的起草工作;编制完成《济宁市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规划》初稿;制定《济宁市生活垃圾分类攻坚行动计划(2024-2025年)》,已完成市司法局合法性审查,拟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2)狠抓住建部督导检查反馈意见整改。制定《住建部督导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措施、时限和责任单位,确保逐一整改到位;印发《济宁市关于住建部督导检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将整改落实情况书面向住建部汇报;做好住建部垃圾分类评估系统填报,召开“住建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填报交流会”,进一步规范提升信息填报工作质量。 (3)1月,组织开展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投放设施的规范标识整改工作,指导督促各行业、各居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标识更换,截至目前,主城区规范整改1万余处垃圾分类收集点。3月,组织开展全市公共机构等场所生活垃圾分类自查自纠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成立专班和检查队伍,对全市教育、商务、文旅、医疗、公共机构、公共场所等垃圾分类设施、标识标志和制度体系建立等工作,开展垃圾分类专项督导检查和自查自纠整改提升,并根据工作落实情况形成《关于全市公共机构等场所生活垃圾分类自查自纠工作的报告》。 (4)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力度。正在研究起草《2024年济宁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实施方案》;3月23-24日,组织各县(市、区)开展“有害垃圾集中收集日”活动,提升群众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意识;4月19日,召开主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议,组织主城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桶边督导”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单位、志愿者(党员)垃圾分类工作制度。 (5)3月3日,宫市长召开专题会议,听取防汛项目建设计划汇报,安排项目建设有关要求。3月10日-11日,宫市长再次专题听取防汛排涝项目建设计划及设计方案汇报。3月15日,召开全市2024年城市防汛工作部署会议,安排部署2024年主城区防汛排涝项目建设及城市防汛备汛工作。3月21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城市防汛排涝项目建设的通知》。4月6日,王品副局长现场督导主城区2024年防汛排涝项目建设。4月22日,宫市长召开专题会议,听取防汛项目进展汇报。 目前,车站东路雨水管网改造4月24日开标;4月19日与设计单位对接,开展多图联审;高新区红星东路雨水管网改造项目已完成方案设计,完成党工委会议材料准备,近期提交会议研究;任城大道雨水管道工程完成4处工作井底板、口墙浇筑,完成晨阳庄园北工作井围挡搭设;金宇西路雨水管网连接工程南北侧开挖路段管道铺设完成,正在进行砂石回填,北侧过济水大道顶管施工已完成45米;建设路雨水管网改造工程完成管线方案调整和管线探测。 | 无 | 正常推进 |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市城市管理局 |
97 | ABC | 坚持“用脚步丈量城市”,完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推动城市管理更加精细、运行更有效率。推进智慧城市、韧性城市建设,系统治理交通拥堵、停车难等“城市病”,筹办园林博览会,完善城市公园和绿道体系,新创建一批国家园林城市,让城市更加宜居、更有温度、更具魅力。 | (1)持续推动城管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走深走实。对网格划分、巡查机制、人员情况、督考方式适当优化调整,实行网格人员定期下沉一线,到包保路段徒步巡查,发现上传处置地面垃圾、乱贴乱画、乱堆乱放、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等问题,提升街面市容市貌。修改完善网格化管理督查办法,组织开展市区互查,筹备召开第一季度网格化管理点评会议。 (2)针对市容顽疾动态性强、易反弹的特点,常态化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近期市城市管理局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开展节会期间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通知》,2月2日召开了全市城管执法领域春节期间市容环境整治工作部署会议。3月7日,召开围挡整治提升工作推进会议,对继续做好主城区围挡监管、持续提升围挡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水平进行安排部署。近期,紧密结合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路线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实行“一线工作法”,抽调专人组成工作专班,成立6个现场督导组和5个专项督导组,对5个相关县市区和直管区域每天摸排,强化问题排查、督导、调度、整改工作,着力打造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市容环境。 (3)制定全市2024年度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改造计划、老城区园林绿化建设和改造计划、绿道建设和改造计划、城市绿地开放共享计划,建立各项工作台账,有开工条件的陆续开工。指导微山县积极申报国家级园林城市,对申报资料收集、观摩点准备进行技术指导。 | 无 | 正常推进 | 市公安局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市城市管理局 市大数据中心 |
210 | ABC | 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消防救援等各项工作。 | 根据省防指《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制定了2024年全市城市防汛工作清单,明确从重要文件通知、重要会议以及防汛应急预案修编、防汛人员配备、防汛物资准备、风险点排查整治、防汛信息化建设、防汛演练、防汛宣传、防汛检查、督导调度11个方面的工作,每项工作均明确了具体标准要求、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及责任人。3月23日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城市防汛准备工作的通知》。3月29日上午,组织召开全市气象知识培训视频会议,邀请市气象台台长张泽铭讲解气象基础知识、气候变化及防汛服务平台应用等知识,市城防指各成员单位300余人参加会议。4月21日印发《关于开展全市城市防汛检查工作的通知》,4月22日印发《济宁市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调整指挥部组成人员的通知》。 | 无 | 正常推进 | 市应急局 市城市管理局市城乡水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市消防救援支队 |
214 | ABC | 毫不放松抓好平安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更大力度推进“多网融合”,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 | (1)调整优化城管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路长、网格长、网格员工作职责,继续组织城管系统网格人员下沉一线,到包保路段徒步巡查,抓好市容市貌问题排查、处置、上传,发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科技化、智能化作用,落实立案、派遣、处置、结案闭环工作机制,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督导检查,督促网格包保人员压实责任、履职尽责,持续提升街面市容环境面貌。 (2)强化信访案件线索排查,把信访工作由访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来,将信访案件消化在“苗头”阶段;推进信访案件协办机制,压实首办责任,确保初信初访案件及时办结。 (3)提高投诉案件特别是政务热线重点督办件办理水平,推动案件限时办结,确保100%的案件处结率,提高案件办结质量,提升案件办理群众满意度。 | 无 | 正常推进 | 市委政法委 市公安局 市司法局 市城市管理局 市信访局 市社会治理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