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运河实验小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执行完成情况
一、常规工作稳落实
(一)常抓不懈,促进教学常规落实
本学期加强了教学常规过程性管理,对课程纲要、作业、教案等进行了细致的检查,每学期对常规材料进行4次月检查,对发现的亮点、存在的问题,不仅做了详细记录,更是对于青年教师,针对性地,一对一的进行了反馈。9月份区教学会议上,8个学科教研员对我校常规材料进行展示、表扬。
细化作业管理,根据相关规定,优化了作业管理方案及查验制度,学期初各年级上报1次作业报表,落实家庭作业的调控。
晨诵午写、常规课堂教学加强巡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全年共展示50余份优秀硬笔书法作品、40余份经典诵读视频。
着力强化家校沟通协作
通过班主任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居家学习生活的管理和辅导。
教研不停歇,智慧促成长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组织同教研组线上一起备课研究,20余次年级教研活动,随时教研,除了校本教研之外,我校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省、市、区各级各类培训20余次,完成学习心得百余篇,老师们会在校本教研中分享自己在各级平台中的感悟和收获,互学习共成长。
(三)务实检测考评,追求质量
1.根据实际情况,在每次复学后都进行质量检测,共进行5次质量分析。各学科教导处统筹进度,教研组研究教学策略,做到查缺补漏与新授两种教学形式的融合。
2.各学科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综合素养提升,语文习作、书法比赛,数学口算、解决问题比赛,1、2年级闯关园游会, 6门综合学科的技能大比拼。助力任课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了综合学科的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
(四)家校联合,共育英才
1.为增强家校沟通,优化教育策略、宣传教育政策提升满意度,全年进行7次家长会,2次集中家访,10多轮分散家访。每次会议由前由学校集中安排,提供会议大纲,确保会议时效性。
2.未解决放学无人看管、无法辅导学生问题,学校积极开展课后服务活动,采用作业辅导与活动课相结合的方式,对全校960余明学生,课后辅导200余节课。
二、聚焦课堂提质量
1.全年进行20余次骨干教师展示课、40余次青年教师跟踪课,70余次推门听课,听完课查阅备课、作业,并及时评课,强化对常态教学的监督与指导。
2.进行教研组长示范课活动。各教研组长以扎实的教学功底,有效的教学设计,娴熟的教学经验,为老师们展示了一堂堂高水平的示范课,为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达到了课“精”从磨砺出,教师“优”自课堂来。
3.组织优质课评选。本学年1名教师获得市级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王聪老师在全区思政述评、思政优课比赛中均获得特等奖。3名教师获得区级优质课一等奖,3名教师获得区优质课二等奖,参赛教师匠心打磨,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优的效果。
4.科研兴校,聚力课堂。本学年我校在研课题5个,三个市级课题,两个区级课题,均围绕教学中学生的各类困惑和难点展开深入探究和实践,在理论引导中提升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检验教学理念。
三、立足平台促发展
1.多方面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本学期组织3次集中专题培训,20余次学科,并及时让数学青年教师撰写心得体会,反思教学,把收获付诸于行动。
2.教学展示,显素养。刘燕老师、白瑞霞老师分别在全区数学、道法专题研讨会中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和经验交流;武囡囡、白瑞霞老师分别在全市思政专题研讨会中进行三次经验交流分享,展示我校教师风采。
3.平台宣讲,展身手。我校张彦军、朱艳艳两位兼职心理教师,录制了十余节心理疏导课程,其中两节被任城阳光心理微课堂推广转发。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老师能力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