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兴东小学考试管理制度
济宁市兴东小学考试管理制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教育评价改革和“双减”工作部署要求,严格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现就学校考试管理规定如下。
一、考试管理基本目标
1. 建立严格的考试管理机制和科学的考试管理办法,规范考试的组织主体,明确考试的范围及考试结果,探索“轻负高效”高质量发展之路。
2.发挥考试的诊断发现、改进矫正、激励导向功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生命体验,帮助学生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信,主动发展。
3.引领学校、教师、家庭、社会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关注学生兴趣、态度、习惯,促进学生“快乐成长、全面发展”。
二、考试的基本原则
1.基础性原则。根据教育内容和目标,遵循学科特点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对应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素养,选择基础性技能性的内容和问题进行测量与评价,准确反映教与学的过程和现状,为改进教学服务,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
2.发展性原则。考试要树立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评价的观念,要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学生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并积极主动地发展。
三、考试的组织实施
学校组织统一考试,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三至五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教务处负责安排考场、安排好是时间、监考和阅卷等考务工作;协调大队部做好考试期间纪律、安全、卫生等工作;协调后勤做好考试服务工作。
(一)一二年级“乐考”
1.“乐考”目标要求
“乐考”通过形式活泼、富有童趣的测评活动实施,既“考”知识、更“考”能力,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力量、学习的乐趣。要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和问题的开放性,着眼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实践体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或合作探究。
2.“乐考”组织评价
(1)严格依标测评。测评要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坚持教学评一致性,严格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制定测评目标。同一测评目标可以设计多个平行任务供学生自主选择,力求做到共性考查和个性展示相结合。可给学生提供多次测评机会,让所有学生在活动中都能获得成功体验。
(2)测评活动应紧密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资源,创设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测评场景,采用师对生评价、学生互评等形式组织,可以邀请家长及志愿者参与。实行现场评价、即时反馈,测评结果以等级、通关、荣誉激励等方式呈现,不得使用分数呈现。
(3)融入日常教学。鼓励各地将“乐考”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在作业设计、随堂检测中普遍运用,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乐考”促“乐教”“乐学”。
(二)三至五年书面检测
教务处负责试卷的命题、印制、保管、分发工作;组织年级和学科教师做好监考、阅卷、成绩统计、试卷的分析讲评、补偿等工作。及时召开学情和教学质量分析会,对学科教学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
1.考试试题命题
(1)试卷命制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课改精神;要有利于指导教学,有利于指导学习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试卷命制必须认真、细致、严谨。试题要符合考试科目的进度,题目设置合理科学,情境化和生活化,难度适当,容量适中;不得出现政治性、知识性、科学性错误。
(3)命题教师由教务处安排。命题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命题任务,并严格校对。无误后将试卷及参考答案、评分标准交教导处审批印制,并做好试卷保密工作。
2.考试的阅卷
(1)学校组织的考试,由教导处统一安排阅卷。阅卷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阅卷前,备课组长组织教师通研答案,做好阅卷分工,实行流水作业;合分时教师要在试卷封面签名,复查人员要认真检查合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订正。
(2)试卷批阅要有规范的批阅符号,得分、减分须使学生明白。要用红色笔批阅试卷。
(3)教师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卷任务,不得拖延时间,不准在监考期间改卷。未经允许,不得把试卷拆封。
3.试卷分析讲评
成绩统计完毕无误后,教师把试卷发给学生。任课教师要组织好试卷的分析和讲评。讲评前,任课教师做好成绩分析,对学生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认真讲解,并根据实际,做好补偿训练。
四、实施措施规范
1.学校三至五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鼓励采用纸笔闭卷考试、实验操作、听力测试、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安排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学科进行书面检测,其他学学科安排阶段性技能检测和过程性考核评价,要重视过程诊断反馈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2.三至五年级考试实行等级评价,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不将考试结果在各类家长群传播。不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
3.教师要运用考试结果精准分析学情教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帮扶辅导,科学研判教学工作的重点难点,切实改进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校要加强对考试结果的整体分析,对教学质量作出科学判断,针对性地加强教师教学指导和培训。
学校积极进行探索试验,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相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