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7381606177/2024-0241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成文日期 | 2024-08-12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430093号提案的答复《推动工农边界结合 实现“低碳工业”与“富碳农业”双赢新局面》
杜汉双委员:
您提出的《推动工农边界结合 实现“低碳工业”与“富碳农业”双赢新局面》收悉,感谢您对全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关心!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市农业农村局对此高度重视,就相关情况进行了专题研究,认为目前该建议落实主要在于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收集和有效处理的成本。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冬季棚室内外温差大,大棚通风换气的时间短,棚室内二氧化碳常处于亏缺状态,而植物生长环境中二氧化碳低于一定浓度(二氧化碳补偿点)时,植物的光合速率就会低于呼吸速率,植物不但不能积累光合产物,而且还要消耗贮藏的营养物质,使植株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导致植株的抗病能力、抗逆性、产量等降低。所以在冬季设施蔬菜生产中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是加快蔬菜生长速度、提高蔬菜产量的有效方法。关于您提出的“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收集和有效处理后,靠自有压力输送至周边农田或蔬菜大棚,采用定期补给、滴灌等形式提高农作物种植空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建议,需要精确实施,原因如下:一是人工增施二氧化碳的最适浓度与蔬菜种类、品种和光照强度有关,不同类别作物不同的生长期都有不同的最适二氧化碳浓度范围,超出这个范围不但不会增产还将导致产量降低;另外将二氧化碳收集后靠自有压力输送,浓度难以控制,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不但影响作物的气孔开闭,使代谢发生紊乱,影响作物生长发育,而且也对人体有害。一般茄果类蔬菜和瓜果类蔬菜的二氧化碳最适浓度为1000-1500ppm,而其他蔬菜为600-800ppm,不同种植作物需要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二是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废气中还含有硫化物、氟化物、多环芳烃等其他有害物质,需要考虑收集提纯处理成本且还必须要保证气体质量。如果处理不彻底,有害物质会被农作物吸收,容易产生食品安全问题,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三是工业二氧化碳的运输成本过高,无论是通过管道运输还是其他方式运输,成本都远远高于目前施用二氧化碳的方式。目前,设施内二氧化碳施肥的主要方式包括:增施有机肥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稀硫酸和碳铵反应法,固体(液态)二氧化碳气肥释放法和二氧化碳吊袋法,施肥成本较低。
另外,您提到的可以将工业余热与农业生产再结合,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高温循环水供给农业生产设施,降温后再返回至工业系统,十分可行,且有成功案例。邹城的利马菌业和鲍店煤矿有机结合,一方面,为食用菌生产提供了所需热量,另一方面,有效降低了工业冷却塔耗水、耗电,实现了节能降耗,减少区域内水汽蒸发对环境的影响,开发了一条热能消纳新途径。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开展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稳妥推进富碳农业。
恳请您下步对推进我市农业生产等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建议,共同打造“低碳工业”与“富碳农业”,更好地实现区域经济全方位高质量绿色发展。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08月12日
提案原文:
推动工农边界结合 实现“低碳工业”与“富碳农业”双赢新局面
杜汉双
当前,世界正在加快推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进程,欧盟率先提出地区“碳中和”目标和气候中和目标。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和新的战略制高点,将二氧化碳减排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以碳排放总量控制为抓手,推动能源体系、技术体系乃至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转型。
一、背景意义
2021年10月,中国向联合国提交了最新的国家自主贡献(NDC)和长期排放控制战略,除了延续2015年提出的2030碳达峰目标,中国进一步强调了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主要举措:1、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等;2、鼓励节能降耗技术开发与应用;3、大力发展生物质利用,促进绿色消费,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目前所说的温室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其特性主要有分子量大,比空气重,流动性差,容易富集,因而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要明显高于农村地区,而农村地区由于作物生长需要对二氧化碳的需求更加明显。由此衍生出了工业二氧化碳减排及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富碳农业。
随着全国工业企业“退城入园”政策的不断落实,工业企业逐渐集中到了城镇结合地带,周边基本上都为农业用地,工业企业燃烧化石能源,是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而农作物的光和作用是最基本、最普遍的二氧化碳消纳源,研究发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400ppm(ppm为百万分之一)左右,而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二氧化碳浓度为800至1400ppm,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远远不能使农作物达到最佳生长状态,而温室大棚由于通风受阻,二氧化碳不能及时补给,导致光合作用效率低下,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不高。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二氧化碳、氮磷钾等元素共同作用,如果二氧化碳浓度不够,就像木桶效应一样,用再多的水、农药和化肥,也不能让农作物达到最佳生长效果。相反,如果二氧化碳浓度提高,水和农药化肥的利用率也会提高,用量会相应减少。对解决农残问题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二、主要措施
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收集和有效处理后,靠自有压力输送至周边农田或蔬菜大棚,采用定期补给、滴灌等形式提高农作物种植空间内二氧化碳浓度,促进光合作用、削弱呼吸作用,最终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有效固碳。按照测算,合理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部分农作物产量提升30%以上,经济作物年均增产2000元/亩以上,年可吸收二氧化碳约3t/亩(以100%计)。采用经环保净化后的工业烟气简单提浓后直接用于提升农业生产中的CO2浓度,将极大节约企业成本,提升碳捕集和利用的经济性。
另外,可以将工业余热与农业生产再结合,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高温循环水供给农业生产设施,降温后再返回至工业系统。一方面,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所需热量,另一方面,有效降低了工业冷却塔耗水、耗电,实现了节能降耗,减少区域内水汽蒸发对环境的影响,也开发了一条低品位热能消纳新途径。
我们恒信集团位于邹城太平镇工业园区,周边有大量的农田,因此,在园区周边发展“富碳农业”的技术开发与应用具有极大优势,更有助于实现园区的“近零排放”。
三、有关建议
建议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低碳工业”与“富碳农业”相结合,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的实现,在政策、资金和要素保障方面给与支持,驱动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在碳排放压力趋紧的“十五五”,发挥区位优势与产业优势,打造“低碳工业”与“富碳农业”,更好地实现区域经济全方位高质量绿色化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