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007381606177/2024-024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成文日期 | 2024-08-20 | 失效日期 | |
有效性 |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430141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支持加快富硒产业发展的建议》
苏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加快富硒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市农业农村局积极联系对接了嘉祥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做好答复工作。同时,作为市级农业农村部门,将高度重视嘉祥县金屯镇富硒水稻、莲藕、鸭蛋、鹅蛋等特色产业发展,加强种植及养殖技术指导、培育壮大从事富硒产业的新型经营主体、宣传推广富硒农产品,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联合嘉祥县农业农村局答复如下:
一、我市嘉祥县富硒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023年,嘉祥县金屯镇将发展富硒产业作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的“重头戏”,成立了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富硒产业等5个专班,乡村振兴工作有序推进。金屯镇是中国优质粳米生产加工基地、农业部绿色香瓜种植基地,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宜居宜业生态城镇”“山东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等称号和荣誉,建有百亩特色玫瑰园区、万亩优质莲藕基地,打造了拾花社、晓君农场、金坷垃、嘉芮农业等优质农业品牌,也是嘉祥县唯一水稻种植区,素有“风吹稻菽千重浪、金屯亦是鱼米乡”的美誉。特别是在富硒产业发展方面实现重大突破。金屯镇2.28万亩天然富硒土地以山东唯二、济宁唯一荣登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批天然富硒土地榜单之列。同时,积极对接湖北省地质实验研究所、青岛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9类农产品达到国家富硒认证标准(富硒农产品检测仍在进行,估计后期会不断增加)。坚持龙头示范带动,深化与山东衍博农业合作,建成占地500余亩的山东嘉祥富硒产业开发基地。打造网络直播间2处,建成富硒产业展厅2000余平方米。近期,中农集团、中坤集团、硒神科技等大型公司到金屯镇考察富硒产业。与山东圣德城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金屯镇富硒产业发展长远规划初稿编制完成。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编制长远发展规划,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方向。富硒产业发展不是一朝一夕,更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富硒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拉动经济发展、致富增收的实践。金屯镇结合“金彩荷美”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将富硒产业发展纳入2023-2025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长期规划,明确富硒产业园、富硒产业示范带等重点建设任务,将富硒产业作为2024年、2025年产业振兴的重头戏,确定“富硒金谷”“硒旺金屯”产业振兴发展方向。
二是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解决乡村振兴资金难题。有投入才有收入,有投资才有回报。富硒产业需要资金投入。为解决富硒产业资金难题,金屯镇深挖镇内资源,发挥全国渔业示范基地、省级循环农业示范基地衍博农业优势,积极开展“农业龙头+富硒园区”合作模式,打造占地500余亩的富硒农业产业园区。积极吸引社会资金,与山东圣德城乡发展集团洽谈,已签订功能农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依托省派嘉祥工作队,积极申请上级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
三是擦亮富硒产业品牌,打造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加大富硒产业包装力度,积极推进富硒土地、富硒农产品认证工作,打响“硒旺金屯”产业品牌。金屯镇2.28万亩天然富硒地块以山东唯二、济宁唯一通过中国地质协会第三批天然富硒土地评审,达到国家认证富硒产品标准有9类,主要涉及水稻、莲藕、鸭蛋、鹅蛋等特色农产品。因地制宜实施2.28万亩富硒土地整建制流转,持续放大富硒聚集效应,打造富硒产业高地。
四是打造富硒产业新业态,推动三产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拾花社玫瑰、万亩荷塘等特色产业,5月、6月成功举办玫瑰节、荷花艺术节,接待游客30余万人,拉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发展壮大拾花社玫瑰基地,开展玫瑰产品深加工,产品通过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投资400余万元打造玫瑰小院,集餐饮服务、民俗文化、非遗展示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8月20日
提案原文:
关于支持加快富硒产业发展的建议
苏强
一、提案背景
硒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能,对生命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中国富硒农业发展蓝皮书》,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硒。我国硒资源储量丰富,但地理分布极不均匀,我国城乡居民硒摄入量普遍不足,是公认的缺硒大国。
受中国地质学会委托,山东地质学会为嘉祥县人民政府颁发国家天然富硒土地认定证书。嘉祥县此次获得认定的绿色富硒土地面积为22800亩,土壤硒平均含量为0.39mg/kg。这本认定证书的颁发,标志着嘉祥县天然富硒土地正式获得国家认定。根据调查,嘉祥县绿色富硒农用地11万亩、绿色富锌农用地61万亩、绿色富锗农用地面积49万亩,圈定绿色农产品种植区面积105万亩,无公害产地适宜区面积1.6万亩。从整个县域来看,金屯镇农用地富硒土地资源面积最大,含量最高,且重金属等有害元素含量极低,属于优质的绿色富硒土地资源。
二、目前情况
(一)产业初步形成,缺乏高层次,高标准的综合规划。目前,嘉祥县富硒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科学种养、施肥和管理,增加农产品中硒含量、整合行业、市场、企业、渠道和管理于一体的产业链。
(二)结构优势明显,缺乏品牌定位和宣传。嘉祥辖内富硒行业经营主体约160余户,年产值约1.68亿元,分布在富硒生产的上下游产业链,经营主要以线下为主。随着人们对富硒食品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嘉祥县富硒农产品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品牌效应,对富硒产业的品牌定位和宣传推广还不到位,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富硒品牌,不利于提升富硒产业的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三)应用场景多元,缺少产品深精加工和场景应用。随着富硒产业的不断发展,从上游的富硒土壤改良、种子种苗、到中游的种植、养殖、加工,再到下游的销售、品牌推广等环节,已实现了应用场景多元化。但是,富硒产品还缺乏深精加工,技术的改进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更多元化、高品质的富硒食品的开发和应用。
三、意见建议
(一)建立富硒产业专班。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全县统一的富硒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详细的产业目标和发展政策,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具体任务,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富硒产业发展体系,加强硒产品的科研开发和创新能力,提高硒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建立富硒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二)做好富硒品牌营销推广。积极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富硒产品品牌,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社会公众普及硒产品的知识和功效,增加人们对硒产品的认知和购买意愿。加大产品研究创新,推出多样化的硒产品品种,满足市场需求。
(三)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富硒产业的信贷资金支持。积极整合辖内富硒产业主体,及时召开政银企对接会,深入了解富硒产业链主体(包括不限于种植户、按揭农业、生产加工、小微商户等规模主体)发展规模和现状,定制特色金融服务满足产业融资需求。加大专项政策匹配,鼓励金融机构建立专项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向产业积极授信。
(四)加大富硒产品场景应用。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打造完整的硒产品产业链,提高硒产业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鼓励企业进行跨界合作,加大富硒产品市场应用,推进硒产品和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硒产品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力,补硒,补锌,抗癌,防衰老等优势,积极面向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等群体做好对应的宣传服务;积极开拓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线下商场零售市场,扩大产业销售渠道;面向学校、医院、餐饮等特色群体,深挖硒产品康养服务附件作用,扩大市场群体。加强与旅游产品的融合,开发富硒特色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