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兖州区东御桥小学2023-2024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完成情况
一、全面更新教学理念,扎实推进课程实施。
课程标准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保证。我校组织老师积极参与2022版课标培训,开展自主研读、教研组研讨、主题培训会、课例学习等学习新课程标准系列活动。用课程标准理念统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落实“五育并举”。
二、加强高效课堂的建设。
学校制定了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实施方案及安排。结合市、区优质课的选拔,组织教师利用公开课、观摩课、听课、评课以及讨论等多种方式来提高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为我校高效课堂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严格执行教学法规,开足开好各种课程。
我校开足开好各种课程,学科课程安排合理。继续开展课后延时服务,聚焦学生完成作业、教师答疑、体育锻炼、特色课程等安排,进一步推进了“双减”工作,提高了服务质量,学生和家长满意度高。
四、加大了检查、监督、巡查力度。
加强了对教师教案、学生作业的检查力度和课堂教学、学生行为的监督力度。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制定了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如《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校常规管理考核细则》、《学校业务检查制度》、《学校教育教学奖惩方案》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健全了集备制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等。细则的制定和建立,使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五、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中心点,规范学习行为。
学校力推小组合作学习落实落地,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根据学业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别性格、语言表达等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小组合作学习以学习单为依托,教学主线清晰,秉承“简单问题自学解决,组内小合作解决重点问题,班级大合作解决难点问题”的原则,避免学生合作探究时跑“偏”,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六、研制“学习单”,实现“学习前置”,促进学习效率提升。
学习单设置有“学习目标、课前先学、课中导学、课后延伸”等自学流程,使学生预习有目标、有方向,有具体内容。这是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强调学、走向学,倡导学习中心课堂。
七、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名师名校。
为落实我校《“5+1多维”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结合学习单,进行了培训、课例解读、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预约听课等活动,既是对教学模式的一次实际操作检验,又为后续教学模式的的实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同时利用“中心备课组”,发挥名师及骨干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引领作用,制定详细的学习、研究计划,通过先学、先研,集思广益,再引领、带动其他教师共同进步,达到“教”以共进,“研”以致远的效果。
八、立足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学水平。
开展了“预约听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公开课”“同课异构”“试卷讲评课”等活动,同学科老师参与听评、研讨,分析优缺点,激发教师不断完善自我课堂。采取年级组推荐方式,组织教研组赛课活动,提高整体教研水平。开展“青蓝工程 师徒结对”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