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000043121241/2024-0244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成文日期 2024-08-30 失效日期
有效性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43044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保护、开发济宁市古村落标志性建筑》

发布日期:2024-08-30 浏览次数: 字体:[ ]

徐迎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保护、开发济宁市古村落标志性建筑》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对于您提出的建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进行了认真研究,结合我局职能和工作分工,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济宁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工作部署,以“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为目标,积极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新模式,不断延续传统村落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市累计获评传统村落40个,其中中国传统村落14个,山东省传统村落26个,逐渐形成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新格局。2024年,嘉祥县成功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全省仅2个县入选。

一、聚力“保护修缮+人居环境提升”,构建传统村落保护新格局

坚持保护为先,以中国传统村落为重点,以护住乡土为目标,在广泛走访吸收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全部编制了保护发展规划,明确保护内容、核心区域、工作目标和任务,突出了村庄特色与资源,全部完成了挂牌保护。

修缮传统建筑,留住传统村落历史印记,累计实施传统民居保护利用试点79处,投入资金800多万元。邹城市上九山村将古村院落加以保护修缮和功能性改造,再现老酒坊、磨坊等传统民俗场景,使古老建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嘉祥县通过对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的修缮,形成鲁西南平原地区石屋风貌建筑保护集中连片区域,凸显独有的石屋建筑风貌特征,实现了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相融合。

提升人居环境,统筹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镇村面貌改造提升等工作,实施完成无害卫生厕所、集中供水改造,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有效提升了村落的生产环境和村民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传统村落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聚力“工匠培训+技能竞赛”,探寻古建人才培育新路径

建立培育机制,与济宁学院、曲阜市职业中专等院校开设古建专业课程,开展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培育具有较高技艺水平的古建匠师30余人,组建古建队伍10余支,打造了体现建筑文化传承的“曲阜古建”品牌,成为了拉动就业、实现惠民目标的特色产业。

促进比学赶超,依托曲阜古建行业“匠师、人才资源库”,每年开展“鲁班杯”古建技能大赛等有传承意义的竞赛和文化交流活动,根据古建文化和鲁班文化研发了部分研学课程,促进文化匠艺永续传承。

优秀典型带动,推荐古建大师王树宝、石雕大师杜运伟入选国家七部委公布的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有效弘扬工匠精神,带动传统建筑技艺传承保护,为传统村落保护、古建修复、传统民居修缮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聚力“非遗文化+乡村旅游”,让村落历史文化焕发新活力

挖潜历史文化资源,讲好传统村落故事,保护传承好历史民俗,让文化财富融入时代与生活。曲阜市夫子洞村文化底蕴深厚,结合儒家典籍和民间传说,形成了广为流传的民间文学“孔子诞生传说”;金乡县葛山村建设民俗博物馆,展现村庄的历史故事、风土民情,凸显村庄特色,讲述好羊山集战役、“三尺谦让”等历史文化故事。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镇村人气活力,泗水县桃源村以传统剪纸、雕刻核木工艺品、手工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现“乡艺”;邹城市上九山村挖掘提炼非遗文化柳编、手工刺绣等民俗工艺形成文创产品,促进群众增收。

举办特色节庆活动,充分发挥旅游为民、旅游富民带动作用,在传统村落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及“回乡过大年”活动,春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取得良好效果。在嘉祥县武翟山村先后举办四届山东梆子名家名段演唱会暨戏剧票友联谊会、微山县独山村举办独山庙会,充分展现了地方戏曲、登山踏青望湖的乡村魅力,增强了民俗旅游品牌知名度。

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以“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为目标,强化传统村落保护体系建设,坚持“村民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助力”,激发村民自治活力,营造传统村落保护氛围,深入挖掘传统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等历史文化内涵,让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成为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让中华千年农耕文明彰显新时代的魅力和风采。

以上答复,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真诚希望您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给予更多的关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