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学校 > 兖州区 > 济宁市兖州区实验高级中学 > 规划统计 > 规划计划

兖州实验高中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学期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4-09-02 10:27 信息来源:兖州区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我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提升办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品质卓越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以区委区政府教育“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为契机,以创建全国示范性高中为目标,以和美文化为引领,坚持创新教育发展新理念,2024-2025学年定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全面落实《兖州实验高中2024--2025学年“教育质量提升年”实施方案》,为“全国有影响,省内有名次,济宁争前列”教育名区目标而努力奋斗!

参照区教体局的高考指标以及我校今年的高考情况,新学年各年级的具体教学指标为:

高一年级进入兖州区前100名、500名、前1000名、前1500名的人数比入学时增加 26 %,高二年级进入兖州区前100名、500名、前1000名、前1500名的人数比上学期增加6%;高三年级抓好尖子生、边缘生、艺体特长生的教学与管理,使高分人数、本科人数、升入“双一流”大学的人数有大幅度的增加,实现本科上线突破900人大关。

三、工作措施

(一)以党建引领促进学校中心工作开展。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党建工作为统领。

2、加强支部班子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继续开展好“三亮三比三创”活动;过好政治生日,让党员有家的归属感;开展“党员公开课”“党员名师示范课”“共沐书香,争做书香党员”等活动,擦亮“为党育人,追求卓越”党建品牌。

3、规范党务工作,促进党务工作提质增效。落实好各支部的“三会一课制度”;加大对支部从事党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对照标准做好党建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对支部党建材料一月一收集检查,打分量化按规定程序;切实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

4、发挥群团组织的职能作用。工会、团委等群团组织,既要完成上级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维护师生利益,又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自身职能,广泛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和学校持久发展的群体活动,为学校发展献计出力。

5、继续加强青年党校建设。认真选拔优秀学生参加青年党校的培训,帮助学生形成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落实教学常规,推进各项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全面落实国家新课程建设方案。以基础课程为主,开全必修课,多开选修课,做好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使学校课程方案落实制度化、规范化。

2、做好学校教学常规工作,完善落实《兖州实验高中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兖州实验高中巡课制度》《兖州实验高中教学专项督导方案》等教学管理制度:开展好公开课、观摩课、教研沙龙、集体备课等活动,提升集体备课质量,落实教研组、备课组评价细则;抓好考试管理,完善考试评价制度。

3、以和美谐振课堂为抓手,以提升课堂效益为核心,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向课堂教学要质量的意识,全面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加强新课标、新高考研究。按照“我做高考题”“我说高考题”“我研高考题”的流程有序开展活动;高考阅卷教师结合改卷经历作专题报告,通过举例子让教师明确教的方向,学生懂得答的核心;加强对学生高考报考的指导,使更多的学生升入理想的大学。

5、成立强基部,选拔和培养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突出优生优培,做好学科研究,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拓展学生知识面与学科思维,解决学科高考压轴题能得分问题,破解学校名生培养困境。

6、加强校本课程研究,整合课程体系。对学校的社团开设、劳动课程、数学学科建模、航天课程等进行优化整合,做到系统化、专业化。制定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推动教师积极参加校本课程的研究。

7、以项目融合,推动五育并举,完善社团建设、劳动技术课程方案;加强体育教学,体育课和课间操要上出特色,上出气势;加强音美教学,艺术欣赏课要做实、做活,培养广大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兴趣。上好艺术专业课,提高艺术特长生的专业素养和水平,努力增加艺体特长生的本科录取人数。

8、以学科基地+航天+小语种+艺体”四个重点特色办学项目为重点,探索小语种教学途径,成立国际部,拓宽学生升学途径;集中优势资源,积极探索开展科技创新、人文素养方面的课外活动新方案,以特色引领推动学校快速发展。

(四)聚焦团队建设,提升教师核心素养。

新学期,学校将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学识渊博、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精湛、具有教育情怀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1、加强师德建设,规范从教行为,严禁教师从事第二职业和有偿家教,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

2、健全教职工学习制度,坚持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提高教师政治、业务素养;完善教师评价体系,考核重视过程化、透明化;倡导教职工多读专业书籍,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学以致用,建设书香校园。

3、开展新入职教师一级三类导师制青蓝工程活动,加强对入职近三年的青年教师业务培训,并持续跟踪指导。

4、 整合教师培训资源,加强师资培训,改进培训方式,注重学科教师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切实提高校本培训实效。

5、落实《济宁市兖州区教师培养“三兖” 三年行动计划》和《实验高中教师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持续推进“青年教师素养提升计划”“骨干教师素养提升计划”“名师名家素养提升计划”,培养名师、名班主任。

6、加强教辅队伍建设,提高教辅工作效能。提高教辅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履职意识,重视教辅人员的工作实绩,采取措施激发教辅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切实做到教辅工作完全服务于教育教学。

7、激发教师的内驱力,着重于提高教职工的归属感、幸福感、成就感,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团队的和谐健康发展。

(五)坚守教育本质,构建“立德树人,和美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

1、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四德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依据山东省教育厅等4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幼儿园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执行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方案,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学生管理精细化,规范化。重点突出不同年级的管理目标具体化。确立德育工作三年一体化建设目标,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和综合素质。

3、建立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完善班主任培训工作方案,开发班主任培训课程,提升班级育人阵地的认识,通过主题班会系列化、班级建设特色化发展途径,强化守牢班级、课堂、课程育人主阵地的意识。

4、继续开展“知校规、明礼仪、 遵规守纪做新‘三好’学生”、一月一主题德育教育实践活动,筹备组织开展首届“校园辩论赛”;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活动。

5、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心理辅导讲座,加强生命教育、挫折教育。至少开展1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筛查,发挥班级“心理健康委员”作用。强化心理咨询辅导,做好心理疾病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争取用三年的时间完成班主任全员心理咨询师培训。

6、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机制。加强以班主任为核心的任课教师、宿舍管理员、处室管理人员全员管理机制,形成“人人都是学生平安健康的守护者,人人都是学生发展的指导者,人人都是学生成长的服务者”的良好局面,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六)加强安全、后勤保障工作,进一步创建平安、文明、和谐校园

进一步优化精细化管理模式,要做到有标准、有动力、有提升、有品质。在原来严格、科学、高效的基础上,强化管理工作的细致化。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继续实行一岗双责、安全网格实名等管理制度;落实校园安全“首遇责任制”,形成安全工作“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坚持行政值班制度,规范安保人员执法行为,加强安保人员关键节点巡逻;健全消防、用电以及校舍等安全隐患定期排查机制;针对学生乘车安全问题实施全方位监管,继续开通城区定制公交专线、乡镇助学公交,积极创建平安校园。

2、完善财会制度和物业管理,严格购物程序,规范校产管理,做到校产登记及时,确保帐卡物相符。

3、加强食堂管理,完善学校餐厅自营的各项手续,坚持做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并按照新的运营模式加强管理,为师生提供更好的餐饮服务;注重环境美化和卫生保洁,确保垃圾清运及时。

4、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完善师生评优树先方案,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

5、做好学校新建工程的服务和监督工作,协助施工单位按时完成施工进度。

6、做好云电脑使用培训工作,积极做好钉钉平台的开发推广使用,提升教职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切实提高我校智慧校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