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县:“水基因+人工智能”助力水环境监管精细化

发布日期:2024-09-23 09:52 信息来源:梁山县大数据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为全面提升黄河流域、南四湖流域、东平湖流域水环境监管能力,梁山县利用大数据手段,打造“一河两湖”水环境精细化监管项目,依托水基因溯源和人工智能技术,为诊断溯源水质问题、精准管控水质污染提供有力支撑。

“监测+监控”,强化水质保障硬件支撑

“一河两湖”水环境精细化监管项目通过利用现有水质自动监测数据、高精度卫星遥感数据和补充高密度“水基因”水质溯源监测数据进行自动监测、实时分析、精准预测、智能预警、溯源追痕手段,建成了以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智能水质监测系统和智能水质指纹预警溯源系统为基础水环境的环境感知网络,形成精细化管理体系,并结合气象、水文、下泄等数据分析超标原因,定位污染源头,为梁山县水污染精细化管理和联防联控提供技术支撑。

“人防+技防”,提高水环境监管能力

“一河两湖”水环境精细化监管项目采取“智能远程巡护+各级河长管护”模式,实现“人防+技防”双结合,确保河湖及周边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一是实行日常河长巡河制度,统筹相关责任单位加大对辖区重点流域的水质保障协同共管力度,扎实开展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提升及水环境问题专项整治;二是采集全县涉水企业各生产环节进出口水样,通过水基因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点位水基因图谱并与水基因库对比筛选出污染源,实现超标河段的实时监测和溯源,推动水环境监管向“人防+技防”转变,全面提高县域水环境监管能力。

    

“线上+线下”,开创水质精细化监管局面

采用固定+移动设备监测数据服务,利用水基因技术、卫星遥感、气象监测和大数据融合分析,对全流域水环境进行综合性评估。结合断面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建立水污染报警机制,为现场调查提供污染报警指导,通过线上线下配合,及时监测、发现和响应污染问题。并建立了基于软件平台的任务派发、问题反馈机制,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实行联防联控,促进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协同推进治污工作,提高了污染事件解决效率,实现线上线下、部门协同联动、齐抓共管,在水环境监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